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79章 尤里耶夫搭台,尤苏波夫唱戏

第679章 尤里耶夫搭台,尤苏波夫唱戏

第679章 尤里耶夫搭台,尤苏波夫唱戏

尼古拉当初之所以成立杜马,是为了应付当时俄罗斯日益高涨的皿煮呼声。

尼古拉在位期间,杜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到临时政府执政后也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临时政府被推翻,证明皿煮制度并不适合俄罗斯。

至少不适合现在的俄罗斯。

25号,曾因《悲惨的局势,疯狂的司机》,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的英雄如此苛刻》轰动圣彼得堡的前杜马议员瓦西里·马克拉科夫在《君士坦丁堡日报》发表文章:《野心家的名利场》。

这篇文章以回忆录方式,讲述了马克拉科夫在担任国家杜马议员期间,发生在国家杜马内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是关于已故国家杜马议长罗将柯,和北线俄军总司令小尼古拉交恶的故事。

1915年,俄军在前线和德军激战正酣,国家杜马以前俄军总参谋长苏霍姆利诺夫涉嫌贪腐为名,将北线俄军1916年度预算整整拖延了四个月,一直到第二年2月才通过。

小尼古拉找到罗将柯,希望国家杜马能尽快通过预算。

罗将柯以帝国财政困难为由,请小尼古拉耐心等待。

小尼古拉指责罗将柯尸位素餐,两人在罗将柯的办公室大吵一架,这件事最终是以沙皇私人出钱填补缺口而结束。

马克拉科夫作为前国家杜马议员,他的文章很有说服力,在君士坦丁堡引发广泛争议。

激进派和保皇党要求取消国家杜马,皿煮人士称马克拉科夫的文章是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击,中立人士建议对国家杜马议员的资格进行审核。

不管那一派,都认为乔治应该登基。

乔治手下,也有一群“御用文人”。

2号,《阿穆尔日报》前主编路易斯,在《巴尔干时报》发表文章:《空谈误国,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呼吁人们多做事,少键政。

维特也在《君士坦丁堡日报》发表文章:《当前我们最主要的工作》,直言不讳表达了对国家杜马的不满。

一时间,君士坦丁堡所有报社,全力向国家杜马开火。

想为国家杜马辩护的撰稿人,投向报社的文章却被退回,理由是不合时宜。

对国家杜马人人喊打的局面下,为国家杜马辩护,肯定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口水战,这是乔治不愿意看到的。

国家杜马的拥护者,前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埃德尔找维特,希望维特出面,改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

维特苦口婆心,劝埃德尔不要自找没趣。

“君士坦丁堡不是圣彼得堡,尤里耶夫大公也不是沙皇,你应该感到庆幸,尤里耶夫大公不是屠夫。”

“沙皇时代已经终结,尤里耶夫大公如果登基,俄罗斯将回到愚昧无知的封建时代,这将是俄罗斯的悲哀。”

埃德尔以正义自诩,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被认为是中立派的代表。

“我没有时间和你辩论,尤里耶夫大公不管是对是错,这都是全体俄罗斯人的选择。”

维特不吵架,看不惯俄罗斯,走啊,没谁拦着你。

“不不不,并不是全体,至少我这个俄罗斯人不同意。”

这几十年俄罗斯帝国对言论的宽容,让埃德尔有点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大学教授在俄罗斯帝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有过激言论,沙皇也通常一笑置之,并不会追究责任。

“俄罗斯有一亿人,你一个人不同意,并不能改变什么。”

维特也很无奈,不是你们天天嚷嚷着要少数服从多数的吗,做人不能这么双标。

维特这些年也算看透了,这帮皿煮人士的立场是在不停变化的,当他们是多数时,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当他们是少数时,就要尊重个体。

“你怎么知道只有我一个人不同意呢?”

埃德尔并不认为自己是孤立的。

“如果你能征集十万人的签名,尤里耶夫大公会给你一个说服他的机会。”

维特并不是不给埃德尔机会,这种事口说无凭,签名为证。

“十万人——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埃德尔失控大叫,这几乎不可能做到。

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愿意花钱,再多签名也可以弄到。

时下最流行的方式,是花钱在报纸上刊登,征求读者对于某件事的意见。

读者可以将内容剪下来,填上自己的建议,以到付方式邮寄给报社。

只不过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又耗费金钱就是了。

乔治没时间搭理这些所谓皿煮人士,他有更重要的工作。

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德国虽然还没有投降,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已经投降,两国谈判代表团都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乔治已经分别给伦敦、巴黎和华盛顿发电报,邀请各国代表来君士坦丁堡,商讨如何处理这两个战败国。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在第一个问题上就爆发了巨大争议。乔治希望各国代表来君士坦丁堡,这样俄罗斯有主场之利,会为俄罗斯争取更多利益。

法国人要求在巴黎进行谈判。

基于同样的理由,英国人也要求在伦敦进行谈判。

美国人倒是无所谓,因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华盛顿。

除了谈判之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样也开始重建,乔治要求在冬天到来之前,至少让人们都住进房屋,否则他们很难度过这个冬天。

除了重建之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还亟需物资支援,不管是粮食还是燃料都有巨大缺口。

农村地区同样需要救援,主要是种子和口粮,如果应对不当,今年冬天很多地区将爆发可怕的饥荒。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铁路遭到严重破坏,尤其圣彼得堡至莫斯科之间的铁路,几乎彻底损毁。

维特估计,仅修复俄罗斯的铁路系统,就至少需要15亿卢布。

金卢布,不是纸卢布。

小菲利克斯表示尤苏波夫家族愿意投资,但条件是尤苏波夫家族将获得20年的铁路经营权。

担任财政大臣的前西伯利亚银行行长费尔南德斯坚决不同意,宁愿付给尤苏波夫家族高额利息,也不愿意将铁路经营权交给尤苏波夫家族。

乔治拉小菲利克斯和费尔南德斯一起开会,商讨解决方案。

“铁路经营权绝对不能控制在私人手中,包括您在内,大公,您也应该将西伯利亚铁路的经营权上交。”

费尔南德斯深知铁路的重要性。

“交给交通部?那还不如请职业经理人呢!”

小菲利克斯不信任政府官员。

亚三时代,俄罗斯帝国逐渐将铁路收归国有。

亚三万万没想到,铁路国有化之后,并没有如亚三所想,对俄罗斯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而因为运输费用高居不下,效率还不如私人经营。

“西伯利亚铁路赤塔段一直是由西伯利亚铁路局负责,保证利润的同时,效率并没有降低。”

费尔南德斯并不认为官员的操守不如职业经理人。

官员的操守好不好,关键在管理。

同为俄罗斯人,阿穆尔地区的官员和俄欧地区的官员截然不同,不仅能力更出众,而且工作认真负责,个人操守非常好。

这主要是因为,阿穆尔地区的官员几乎都是自己培养的,要么优中选优,要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俄欧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即便官员,薪水其实并不高,福利待遇也谈不上多好,所以俄罗斯的官员,包括大公在内,都有经商的习惯。

大公的俸禄虽然高,可是花销也很大,不想办法赚钱,真的没办法养家糊口。

阿穆尔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不高,但是福利非常好,而且阿穆尔物价便宜,社会保障完善,违法成本非常高,这让有些人即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我承认阿穆尔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经济奇迹,但你能保证,阿穆尔的官员到了圣彼得堡之后,还能像在阿穆尔那样廉洁奉公吗?”

小菲利克斯提醒费尔南德斯,不要轻视圣彼得堡这个花花世界对于人们的诱惑力。

“殿下,您有多久没有去过符拉迪沃斯托克了?”

费尔南德斯提醒小菲利克斯,海参崴跟圣彼得堡相比丝毫不差,甚至还更胜一筹。

小菲利克斯还想说话,乔治叫停。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证铁路的效率,以及利润。”

费尔南德斯和小菲利克斯齐齐点头。

“如果由尤苏波夫家族负责运营,但是由西伯利亚银行派出财务人员,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乔治一分为二,各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事。

费尔南德斯沉吟良久,点头表示同意。

小菲利克斯万万没想到,乔治在这儿等着他呢。

将铁路交给尤苏波夫家族经营,税还是要交的。

西伯利亚铁路上交后,肯定是由交通部负责。

这样正好可以做个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你也别担心,战争结束后,高日军团会转为工程兵,到时候让他们去修铁路,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乔治从不坑自己人。

小菲利克斯大喜,这可太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