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83章 一地鸡毛的和平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683章 一地鸡毛的和平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683章 一地鸡毛的和平

鲁登道夫并不是真的想辞职,而是想利用辞职要挟威廉二世。

法尔肯海因下台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对组合成为德军的大脑,又因为兴登堡把更多精力用在柏林,所以德军的作战,实际上是由鲁登道夫指挥的。

因为鲁登道夫的坚持,《布列斯特条约》的条款才如此苛刻,威廉二世“贪婪”的恶名,有一部分原因应归咎于鲁登道夫。

鲁登道夫大权独揽后,每当他的意见和威廉二世发生冲突,他就以辞职威胁,逼迫威廉二世让步,以至于威廉二世曾抱怨:如果德国人以为我是他们的最高统帅,那他们就大错特错。

鲁登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支持和平,这是撒谎。

就在鲁登道夫辞职前一天,正准备参加选举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德国发出照会,要求威廉二世退位。

威尔逊的原文是:如果和美国进行谈判的仍然是战争发起者和帝王独裁者,谈判将以德国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就在同一天,鲁登道夫下达了一份命令,要求德军继续作战,抵抗到底。

这个命令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连兴登堡都认为,这个命令是不合时宜的。

于是鲁登道夫又被迫撤销命令。

这对自尊心极强的鲁登道夫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耻辱。

于是才有了鲁登道夫的辞职。

当鲁登道夫辞职的消息通过电台传遍全国后,听众们欢呼庆祝,尤其是前线德军,他们终于摆脱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指挥官。

鲁登道夫指挥的战役,除了逼迫俄罗斯临时政府签订《布列斯特合约》的进攻之外,没有一次达到战略目的,即便在战役发起之初占据一定优势,随后也会在协约国的反击中节节败退。

鲁登道夫的一系列进攻,给德军造成的损失达到230万。

从德国人的反馈中,鲁登道夫感受到德国人对他的反感,于是鲁登道夫化装逃离德国,去了瑞典。

鲁登道夫逃走了,可属于威廉二世的麻烦还没有结束。

此时的德国,已经是穷途末路。

奥匈帝国投降了,奥斯曼帝国也退出战争,德国国内的反抗势力开始冒头,几乎所有省会都宣布不再接受威廉二世的统治,慕尼黑干脆宣布成立共和国,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人还在前线指挥作战,他的王国却无了。

11月1号,德国国会要求威廉二世退位。

威廉二世拒绝退位,来到前线大本营,准备带领军队回德国平叛。

接替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部长(相当于副总参谋长)的格罗纳将军给前线的39位将军发电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回国平叛。

23位将军明确说不。

15位将军没有明确表态。

只有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愿意回国平叛。

格罗纳没有把结果第一时间告诉威廉二世,而是告诉了兴登堡。

兴登堡提醒威廉二世,形势已经不可逆转。

威廉二世遂流亡荷兰。

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和威廉二世是远房亲戚,他们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

德军在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入侵荷兰,这是威廉明娜女王愿意保护威廉二世的主要原因。

这么看的话,威廉二世还是比尼古拉聪明一些的。

瓦西里占领莫斯科之后,将莫斯科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尼古拉。

关于尼古拉的下落又有了新线索,瓦西里综合俘虏的口供,得到的答案是,尼古拉一家人可能已于叶卡捷琳堡某地被处决。

乔治知道这个消息后,破天荒去司令部的小教堂内坐了一下午。

下班时间,乔治正常回家,和安妮一起用餐。

亚历山德拉不在家。

安妮找乔治告状,说是今天司令部医院和参谋处有联谊,亚历山德拉又和她那一帮“兄弟”鬼混去了。

大概一个星期前,亚历山大在圣彼得堡看芭蕾舞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年轻女演员,那天之后,他们每天都共进晚餐。

叶卡捷琳娜太溺爱孩子,伊丽莎白找安妮告状,说婆婆的婆婆让孩子们吃太多甜食,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发育,亚历山大庄园的孩子个个都是小胖墩。

家里的猫生了一窝小猫,一共3只,只活了1只,因为这只小猫,狗和猫每天都打架。

安妮在餐桌上说个不停,家长里短的虽然有点絮絮叨叨,乔治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转天乔治上班,也是一大堆家务事。

尼古拉退位后,临时政府宣布罗曼诺夫家族有罪,于是大公们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财产全部被没收。

聪明点的大公,在尼古拉退位后直接逃离圣彼得堡。

现在是人还活着,钱没了。

除乔治和小尼古拉之外,只有4位大公还活着,其余大公要么证实已死亡,要么下落不明。

现在还下落不明的,基本可以判定已死亡。大公们希望尽快将属于他们的财产还给他们,那些战乱中损失的财物,能追回就追回,如果无法追回,希望能得到一些补偿。

维特询问乔治,应该如何处理。

乔治让维特把这些事全部移交给古契科夫去处理。

和维特相比,古契科夫干脆利落,明白无误的告诉那些大公,俄罗斯现在是共和国,他们的头衔和地位无法保留。

出于同情,君士坦丁堡会继续为大公支付生活费,但也仅限他们这一代,他们的后代将不再拥有任何特权。

亚历山大和乔治的关系,要追溯到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此前长期居住在巴黎,除重大节庆日,从不回俄罗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亚历山大才逃过一劫。

即便这样,俄罗斯帝国还为亚历山大支付俸禄,的确是仁至义尽。

对于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乔治没有丝毫感情。

即便他们在战争爆发后,和保罗一样回到俄罗斯,做出为帝国效力的姿态,乔治也不会不管不问。

保罗和其他三位大公,在圣彼得堡收复前夕,在彼得保罗要塞被处决。

幸运的是,保罗的儿子,曾参与杀死拉斯普廷的德米特里大公,因为被发配到高加索军区,反倒躲过一劫。

德米特里现在在莫斯科,为他的父亲报仇。

这是德米特里的唯一要求。

德米特里和他的姐姐玛利亚·帕夫洛芙娜女大公,战争爆发后都列入军籍,在俄军服役,玛利亚在后方医院工作。

对于这样的大公,乔治肯定不会不管不问。

“尊贵的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请原谅,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这样称呼您,您要明白一个事实,即便尤里耶夫大公登基,他也不姓罗曼诺夫。”

古契科夫满脸笑容。

亚历山大遍体生寒。

这意思是你要是再不识趣,明天就会成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浮尸。

尼古拉的死讯传出后,已经有多位贵族成员,因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跳河自尽,为帝国和沙皇殉葬。

他们每一个人都因为忠勇可嘉,受到君士坦丁堡政府的表彰。

一个冷知识,1917年,俄罗斯帝国因为战争财政极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帝国为贵族阶层支付的俸禄,却高达1.7亿卢布。

同在1917年,正在前线作战的俄军,所有费用加起来,也只有1.8亿卢布。

这里只算俄军生活方面的支出,武器装备方面的消耗并没有计算在内。

这就是俄罗斯人必须推翻贵族阶层的原因。

亚历山大接受了这个事实,默默离开君士坦丁堡。

11月3号,德国基尔港8万水兵起义,这支威廉二世重金打造的世界第二舰队,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以这种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德国水兵的待遇,在所有德军中是最好的。

西线德军已经开始饿肚子的时候,基尔港水兵还可以吃到肉。

水兵起义的原因是因为德国政府财政枯竭,要减少肉类的供应量。

11月8号,由马迪亚兹·厄斯博格率领的代表团抵达协约国总部所在地法国贡比涅,向协约国投降。

福熙要求德军在3天之内全部撤回德国,并交出莱茵河西岸的所有领土,同时还要交出5000门大炮,3000门迫击炮,3万挺机枪,以及2000架飞机。

厄斯博格希望协约国立即解除对德国沿海的封锁,让德国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福熙不同意,德国人一天不在投降书上签字,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就将持续。

厄斯博格无奈,在11月11号早晨签字,停战协议于上午11点生效。

厄斯博格回到柏林后,被一名极端分子刺杀。

德国投降的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整个君士坦丁堡都沸腾了,人们涌上街头欢呼庆祝,酒吧内所有含酒精饮料全部脱销。

这一天宪兵疯狂出动,至少抓了1000名因为醉酒闹事的官兵。

亚历山德拉也差点被抓,因为她在酒吧内当众亲吻了一名君士坦丁堡医院的护士。

这名护士是女的,而且长得很漂亮,身材火辣。

乔治只能庆幸,至少亚历山德拉的审美在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