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91章 冤有头,债有主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691章 冤有头,债有主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691章 冤有头,债有主

第691章 冤有头,债有主

仅俄欧地区,1917年原钢产量595万吨,去年直接萎缩到只剩40万吨。

除阿穆尔之外,乔治在东印度还有数家钢铁厂,这部分是不需要上缴的。

也不是上缴,而是联营。

改革之后,私人占股比例不超过30%,溢出部分,国家会对私人进行补偿。

如果重建的成本超出残余价值,私人想拥有股份,同样需要补交差额。

这样一来,尤里耶夫家族的钢铁厂,和尤苏波夫家族的钢铁厂,境遇就截然不同。

阿穆尔远离战场,钢铁厂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联营的话,俄罗斯就要对尤里耶夫家族进行补偿。

尤苏波夫家族的钢铁厂受损严重,重建费用由俄罗斯政府和尤苏波夫家族共同出资。

不想出钱的话,那钢铁厂就和尤苏波夫家族没有关系了。

尤苏波娃对方案没意见,对结果不满,因为工业部派出的评估小组,对尤苏波夫钢铁厂的估值过低。

评估小组是菲利克斯派出的。

菲利克斯和小菲利克斯爷俩齐上阵,一起做尤苏波娃的思想工作。

每一轮社会动荡,都是新一轮财富分配,会诞生新的既得利益阶层。

尤苏波夫家族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再想重回权力中心,难如登天。

尤苏波娃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不甘。

“东印度现在是尤里耶夫大公国,乔治当然有资格这样做——”

尤苏波娃现在都不知道,乔治的窟到底有几个。

都说狡兔三窟,乔治拥有的可不止三个。

阿穆尔是乔治的老巢,乔治潜心经营多年,工业部就算接手阿穆尔的钢铁厂,还是得靠以前的管理层,才能保证钢铁厂的顺利运营。

这几年乔治已经在东印度,又组建了一套工业体系,东印度不仅有钢铁厂,连造船厂都有,产销一条龙。

除了东印度之外,保加利亚王国也是尤里耶夫家族的后花园。

这都还没算高丽和日本呢。

“齐娜,我们需要自我救赎。”

菲利克斯一语中的。

尤里耶夫家族拥有的财富,早就超过了尤苏波夫家族,可是俄罗斯媒体现在还是咬着尤苏波夫家族不放,认死了尤苏波夫家族就是俄罗斯第一家族。

这不是恭维,是捧杀。

帝国最显赫的几个家族,罗曼诺夫彻底凋零,只剩下小尼古拉、德米特里在撑场子。

苏沃洛夫家族只在军中发展,瓦西里是乔治妹夫,地位依然坚挺。

尤里耶夫家族虽然人丁稀少,实力庞大到令人畏惧。

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和尤里耶夫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尤苏波夫家族将被边缘化。

最终被淘汰。

“我们已经承担了铁路重建,这难道还不够?”

尤苏波娃认为尤苏波夫付出的已经够多了。

“不够,远远不够——”

菲利克斯老谋深算。

“如果我们只是想延续,那确实是足够了;但如果我们想继续留在帝国权力中心,我们要做更多。”

“沙皇都没了,哪还有什么帝国!”

尤苏波娃无能狂怒。

菲利克斯无语摊手,乔治不当沙皇,他能有什么办法。

乔治要是成为沙皇,那这些都是乔治的责任。

乔治不当沙皇,所有人都要自食其力。

菲利克斯忙着重建重工业的时候,乔治在为俄罗斯的工业进行规划。

帝俄时代,俄欧地区的工业中心有两个,一个是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的乌拉尔地区,一个是圣彼得堡周边。

乔治决定将圣彼得堡的重工业,向乌拉尔地区迁移。

圣彼得堡则以轻工业为主,满足俄罗斯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乔治没忘记红俄覆灭的原因。

红俄覆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俄罗斯头重脚轻,过于重视重工业,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

和国家大事相比,衣食住行和所有俄罗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满足了俄罗斯人的需要,他们才会将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和俄欧地区相比,阿穆尔的轻工业很发达,既有供有钱人消费的高档服饰,也有满足普通人日常需求的廉价商品。

同样一把牌,在乔治手里和在尼古拉手里,出牌的顺序完全不一样。

尼古拉热衷宏大叙事,忽视民生,最终被愤怒的俄罗斯人推翻。乔治连巴黎和会都不参加,对所谓国际事务没有丝毫兴趣,只想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俄罗斯拥有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完全不需要对外掠夺,就能充分满足俄罗斯人的需求。

想吃得好没问题,西伯利亚的牛羊肉和黑海、波罗的海的水产品,应有尽有。

想穿漂亮衣服同样没问题,你可以质疑俄罗斯人的人品,绝对可以相信俄罗斯人的审美。

汽车摩托车是阿穆尔的强项,世界大战期间,阿穆尔生产了150万辆汽车,绝大部分供俄军使用。

乔治接下来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民用汽车上,高档汽车继续生产,中低档汽车也要开始发力,乔治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俄罗斯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

这个目标太宏大,先让每一个俄罗斯家庭都能买得起摩托车吧,这个比较现实。

维特找乔治,希望正式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至君士坦丁堡。

乔治不同意。

君士坦丁堡虽然好,距离地中海太近,最理想的首都位置,是在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不像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那么冷,交通非常便利。

在拥有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后,黑海已经几乎成为俄罗斯的内湖,安全上有充分的保障。

最关键的是,克里米亚几乎没有受战争影响,连帝俄时代沙皇和俄罗斯贵族建造的那些宫殿别墅也完整的保留下来,用作各级官邸最合适不过。

维特对乔治的决定没有任何抵抗力,乔治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在维特向全球设计师发出邀请的同时,巴黎和会终于进入正式议题。

十人团的规模还是太大,克里孟梭决定将十人团缩减为八人团。

这一次被牺牲的是意大利。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很生气,他除了要求奥匈帝国返还被占领的领土之外,还希望得到位于亚得里亚海克瓦内尔湾畔的阜姆港,作为向巴尔干扩张的基点。

阜姆港是克罗地亚的一部分,波利斯虎视眈眈,小尼古拉自然不可能同意意大利人的要求。

奥兰多很生气,效仿克里孟梭和威尔逊退出巴黎和会,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

克里孟梭和威尔逊敢退出是有底气,知道离了他们,和会就和不成。

你意大利王国几斤几两心里没点数吗?

奥兰多原以为,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会抬着八抬大轿把他请回来。

没想到过几天巴黎报纸突然刊登了匈牙利王国将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巴尔干联盟,任由巴尔干联盟处理的消息。

奥兰多都懵了,这么大的事,就没人跟我说一声吗?

于是奥兰多又灰溜溜的回到会场。

这一次奥兰多老老实实,让举手就举手,让敲锤就敲锤,全程陪跑。

匈牙利王国不仅同意将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罗马尼亚,还同意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交给巴尔干联盟,并允许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独立。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立即宣布加入保加利亚王国,成为保加利亚王国的一部分。

匈牙利王国的命运没人关注。

德国才是焦点。

克里孟梭重提萨尔,遭到劳合·乔治和威尔逊的强烈反对。

劳合·乔治出于未来和平考虑,不建议过分削弱德国。

威尔逊则直言不讳:“从未听说过萨尔问题。”

克里孟梭很生气,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破口大骂,称威尔逊是亲德分子。

于是第二天法国报纸纷纷开始声讨威尔逊。

威尔逊很无奈。

美国通过世界大战在法国积累的那点好感,已经被威尔逊消耗的一干二净。

威尔逊让他的私人代表豪斯上校找克里孟梭,称美国会重新考虑在莱茵河东岸,以及萨尔问题上的立场。

克里孟梭很高兴。

于是第二天的法国报纸,又开始对威尔逊进行吹捧,将威尔逊吹成欧洲民主的奠基人。

威尔逊更懵。

你们法国人的立场,是这么灵活的么!

亚历山大这一趟不仅眼界大开,感觉自己简直开了天眼。

帝俄时代,俄罗斯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非常弱,圣彼得堡的皿煮人士,居然可以在报纸上对俄罗斯帝国的政策指指点点,甚至敢把俄罗斯皇后污蔑为德国间谍,而不受到任何惩罚。

看看欧洲最皿煮的法国是怎么做的,让你骂你就得骂,让你吹你就得吹,说好的皿煮自由呢。

“法国和英国的皿煮,是属于统治阶层内部的皿煮,和平民阶层没有丝毫关系。”

小尼古拉早已看透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虚伪。

英国人和法国人用皿煮忽悠俄罗斯人,导致沙皇被推翻,帝国灭亡。

小尼古拉肚里憋着火,这个仇迟早要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