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25章 探亲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25章 探亲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25章 探亲

英国的大陆均衡主义,说白了就是不停地在欧洲大陆制造矛盾,以达到英国的战略目的。

普法战争后,英国联合法国共同遏制德国,后来发现还是扛不住,于是又把俄罗斯也拉进来,组成协约国。

现在德国没了,英国想把大陆均衡主义玩下去,就得继续为欧洲寻找一个敌人。

如果找不到,那就制造一个。

从英国的角度出发,俄罗斯很适合成为欧洲“公敌”。

所以这不是俄罗斯是否爱好和平的问题,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俄罗斯的态度也明确。

经济危机背景下,以基础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利用重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俄罗斯确实是一枝独秀。

可导致欧洲动荡不安的根源从来都不是俄罗斯,而是英国。

俄罗斯不仅不是祸乱之源,而且还是维护秩序的欧洲宪兵。

加入自贸组织的德国,马上就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便利。

德国虽然在世界大战期间损失惨重,但由于战火并没有烧到德国本土,德国工业的底子还在,只要有资金和原料,恢复生产并不难。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政客为迎合国人需求,在巴黎商讨如何惩罚德国。

英、法、美的资本势力却都已蠢蠢欲动,备好现金和支票,准备去德国抄底。

这可真的是资本无国界。

英国和美国想抄底德国还可以解释。

法国人也想去抄底,完全不符合法国利益。

说是抄底,其实就是投资,赚不赚钱先不说,德国工业肯定因此受益。

德国一旦恢复实力,受威胁最严重的还是法国。

所以法国人的行为,除了利益熏心之外,很难用逻辑解释。

这也不奇怪,日俄战争期间,作为俄罗斯盟友的法国人还狂买日本债券呢。

连法国人都可以“尽弃前嫌”,作为德国女婿的乔治,更有理由去抄底。

和英、法、美相比,德国人也更希望和俄罗斯进行合作。

前面说过很多次,俄罗斯和德国的矛盾,百分之九十是因为奥匈帝国。

剩余百分之十,也不应该由狂妄自大的威廉二世,和优柔寡断的尼古拉分担。

而是应归咎为英国的挑拨。

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精英阶层也开始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德国不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那么世界大战或将是另一个结果。

结论对不对先不说。

最起码德国的精英阶层,对于英、法、美又有了新的认识。

11月25号,亚历山大以尤里耶夫财团副总裁身份访问德国,魏玛政府为亚历山大准备了国家元首级别的欢迎仪式,德国媒体亲切的将亚历山大的到访称为“探亲”。

亚历山大先在卡尔亲王的陪同下来到安妮的故乡拜祭安妮的亲人,随后在安妮自幼长大的庄园,和魏玛政府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见面。

在德国,亚历山大是客人。

但亚历山大同时还是这座庄园的主人。

从安妮这边算,亚历山大在德国也是亲王。

多重身份加持下,亚历山大和弗雷德里希会面的气氛就格外融洽。

弗雷德里希先请亚历山大转达对安妮的问候,随后代表魏玛政府,送给安妮一顶奥古斯塔皇后佩戴过的王冠。

奥古斯塔是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的女儿,嫁给德皇威廉一世。

亚历山大投桃报李,代表安妮通过基金会捐赠一百万卢布,指定用于救助德国儿童。

弗雷德里希很高兴,一百万卢布虽然不多,足以代表尤里耶夫家族的态度。

交换完“见面礼”,弗雷德里希进入正题,希望能得到尤里耶夫财团的帮助。

俄罗斯三大财团分别是尤里耶夫、尤苏波夫,以及多尔戈鲁科夫。

亚历山大不仅是尤里耶夫财团副总裁,同时还兼任多尔戈鲁科夫财团副总裁。

尤里耶夫财团总裁是安妮,多尔戈鲁科夫财团总裁是亚历山大的舅舅马里奥。

尤苏波夫财团的唯一继承人,是曾经和亚历山大一起杀死拉斯普廷的小菲利克斯。

这俩是刎颈之交。

弗雷德里希希望能得到尤里耶夫财团的贷款,用于恢复德国经济。

亚历山大同意加大合作力度,但不是以贷款这种方式,而是联合经营。

弗雷德里希给的条件还不错,年息10%,看似利润丰厚。

德国的赔款总额是1320亿金马克,折合9.6万吨黄金,把德国人全卖了都赔不起。

别听弗雷德里希说的好听,他是总统,不是皇帝,有任期的。

今年5月,就在《凡尔赛合约》签字之前,英国和法国联合提出,将英国和法国欠美国的贷款,和德国的赔款对冲,一笔勾销。

先不说美国人是否同意。

能提出这个要求,充分证明英国和法国所谓的契约精神,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可不是尬黑,史实。有些东西真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好。

英国人从不重视契约精神,美国的自由贸易只是玩笑,法国的皿煮只存在于所谓精英阶层,德国人也从不严谨,只是服从性比较好。

德国“严谨”的意思是,如果机器说明书上写着开机的时候要先给机器磕9个头,那就一个都不能少。

亚历山大不知道德国人的底线在哪儿。

乔治是知道的。

另一个时空通过道威斯计划,德国从英法美得到的贷款及投资共计326亿马克,同期德国只支付了110亿赔款,随后因为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宣布财政破产,停止支付赔款。

二战结束后,德国在二战赔款的基础上,继续履行一战赔款,这笔钱一直到2010年才还清。

二战赔款还到2015年。

这就是国家信用的意义所在。

“俄罗斯为重建发行了上百亿卢布债券,大部分是由国内财团和银行承担,没能力向德国提供直接贷款。”

亚历山大拒绝的同时,又给弗雷德里希留下希望。

不给钱,那就只能以货易货。

俄罗斯可以向德国提供包括食物在内的工业原料,德国可以以工业产品抵债。

弗雷德里希眉头紧皱。

这意思是拿德国当加工厂,只能赚一些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还是被俄罗斯人赚走。

“我们在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新建了两座汽车工厂,如果本茨先生有兴趣,我们可以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交流。”

亚历山大继续下饵。

阿穆尔汽车集团对德国的汽车技术没兴趣,但是对德国的汽车市场很有兴趣。

“本茨先生会主动联系您的。”

弗雷德里希不管是肉还是翔,先捡到篮子里再说。

先别恶心,化肥大规模出现之前,手慢一点,翔都捡不到热乎的。

弗雷德里希公务繁忙,给亚历山大的时间有限。

真正的谈判是在亚历山大和卡尔亲王之间进行。

德国和俄罗斯一样,帝国虽然无了,真正掌控国家的,依然是之前那些人,情况没有任何变化。

卡尔亲王希望尤里耶夫财团对德意志银行注资,通过德意志银行推动德国经济复兴。

和弗雷德里希不同,卡尔亲王直接给股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企业使用了很多来自德国的专利技术,并没有支付给德国企业专利费用。

德国企业对俄罗斯企业同样有侵权行为。

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企业和俄罗斯企业分别向对方索赔,互有胜负,得到的赔偿都差不多。

看似一通瞎折腾,一分钱都没赚着,白白便宜了律师。

实际上却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意义深远。

世界上有些个国家,肆意侵犯知识产权,看似利润丰厚。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只能模仿,完全没有创新的土壤,有创新能力的人自然会选择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家。

卡尔亲王直接给股份,即便未来俄罗斯和德国再次开战,不管谁输谁赢,属于尤里耶夫财团的利润,德意志银行也会在战后支付。

基于同样的理由,德国财团对俄罗斯的投资,利润也可以得到保障。

这就是社会变革不够彻底的后果。

“怎么说?”

亚历山大直白。

“尤里耶夫财团如果注资1亿金马克,可以得到德意志银行1%的股份。”

卡尔亲王开出的条件,相比弗雷德里希并不优厚。

“德意志银行值100亿金马克?”

亚历山大不认可这个估值。

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意志银行或许值这个价,现在肯定不值。

“或许你认为不值,但是这笔投资所产生的利润,肯定会让大公满意。”

卡尔亲王对德国经济有信心,也知道尤里耶夫财团是谁说了算。

“你觉得我父亲还会在乎投资产生的利润吗?”

亚历山大直接挑明,想得到尤里耶夫财团的注资,只靠利润肯定不行。

“你的条件?”

卡尔亲王不急,这种级别的投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决定的。

卡尔亲王在了解到尤里耶夫财团的条件后,也要和德意志银行的股东们沟通后,才会进行第二轮谈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