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33章 看不起谁呢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33章 看不起谁呢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33章 看不起谁呢

第733章 看不起谁呢

这几年灭亡的帝国太多了,和陆续灭亡的四大帝国相比,清帝国亡的悄无声息,毫无波澜。

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对军工的需求急剧下降,东大作为全球唯一还在增长的军工市场,备受各**工企业关注。

关东地区的工业基础还是有的,要人有人,要矿有矿,交通也相对发达,甚至连技术人员都不缺。

张雨亭很有野心,他从阿穆尔雇佣华裔毕业生回到关东地区工作,又从阿穆尔购买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装备有装甲战车的现代化军队。

这也是马里奥不希望关东地区独立发展工业的原因。

关东距离阿穆尔太近了,一个强大的地区势力,可能会对阿穆尔的利益造成影响。

乔治回电马里奥,别把注意力都放在眼前这点绳头小利上。

只卖武器弹药能赚几个钱,石油汽车乃至日常所需的各种工业品才是大头。

至于日本人提议的武器禁运,都不需要俄罗斯出面,英、法、美直接就给否了。

不仅俄罗斯,所有人都盯上了东大这块肥肉。

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武器装备,在这些武器装备全部卖完之前,武器禁运是不可能通过的。

乔治能看破日本人那点小心思,其他人也不傻,美国上世纪就喊出门户开放,目的是确保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占东大市场。

东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实是东大的屈辱。

可是和惨遭肢解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甚至德国相比,东大并不是最惨的。

伦敦会议召开的同时,哈定提议在华盛顿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

今年初,受经济危机影响,英、法、美、意相继公布新造舰方案,试图刺激经济恢复。

俄罗斯的造舰方案早就公布了,四艘万吨级军舰也已经于今年相继下水。

和事先公布的方案不同,俄罗斯造的不是战列舰,而是辅助舰艇。

乔治本想让小尼古拉去美国。

小尼古拉沉溺于上嘴脸不可自拔,完全不想去美国。

维特要主持国内工作离不开。

其他人也各司其职。

乔治看来看去,似乎只剩自己一个闲人。

11月2号,乔治携彼得、高尔察克、以及瓦西里等人,乘坐皇室游艇“北极星”号,在“玛利亚皇后”号战列舰,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的护送下抵达纽约。

这是乔治第一次来美国。

纽约州政府在纽约码头为乔治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包括移民美国的俄罗斯人在内,大约有6000人参加。

三天后,乔治在约瑟夫和小约翰的陪同下乘火车前往华盛顿。

伦敦会议期间,俄罗斯和德国的合作协议内容经媒体曝光,引发强烈反响。

英国人和法国人很生气,将俄罗斯和德国的经济协议称为来自协约国内部的背刺,直接导致俄罗斯和英、法正在进行的谈判破裂。

俄罗斯和英、法的盟约,已经于1919年和1920年陆续到期,三方正在就是否继续维持联盟进行谈判。

英法俄的谈判,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

英法俄联盟是为了对抗同盟国,现在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全部灭亡,协约国已经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乔治本人是希望和英法继续结盟的,这样就可以联合英法,对抗美国对欧洲的经济入侵。

英法也倾向于继续签约,但是在签约内容上分歧巨大。

基于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乔治希望将联盟从军事角度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利用联盟打开英法海外市场。

英国和法国都把海外殖民地市场当做禁脔,誓死不从。

三方相持不下,随着媒体将俄罗斯和德国的经济协议曝光,谈判遂彻底破裂。

小约翰登上乔治的专列,是想搭上俄罗斯的顺风车。

美国面临着和俄罗斯同样的困境。

随着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美国也希望打破英国和法国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让美国商品在“自由贸易”的引导下畅销全世界。

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德国,拥有同样的利益诉求。

巴黎和会中,威尔逊遭到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的疯狂排挤,彻底被边缘化,几乎在巴黎和会中一无所获。

小约翰以此为由,质疑巴黎和会的公正性。

美国虽然在世界大战初期左右逢源,但后期400万美军对于击败同盟国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约翰并不认为美国的首鼠两端是错误的,因为世界大战本身就不具备正义性。“国际秩序应该由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维护,这是当前国际秩序的基础;既然这样,现在是时候由我们来制定国际规则了。”

小约翰野心勃勃,希望能和乔治达成共识。

丛林社会实力为王,英国和法国强横不可一世的时候,其他国家只能无奈接受英法的摆布,无力反抗。

俄罗斯的造舰计划是烟雾弹。

美国的造舰计划可是真的想将英国和法国重新拖入军备竞赛的泥沼。

这也是哈定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美国正在试图和欧洲争夺话语权。

小约翰的意思是,打破贸易壁垒,通过自由贸易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本事的吃肉,没本事的吃翔。

说实话,乔治很不喜欢小约翰的理所当然。

照小约翰的意思,俄罗斯也应该向美国开放巴尔干,以及俄罗斯市场。

俄罗斯先不说。

巴尔干是俄罗斯耗时数百年,付出数百万俄罗斯人的生命,从奥斯曼人手里硬生生抢过来的。

俄罗斯跟奥斯曼帝国血战的时候,美国人在忙着屠杀印第安人,忙着通过股市从欧洲圈钱,忙着以“门户开放”名义全世界打秋风。

因为当时的美国实力不济,没能力从欧洲传统列强嘴里强肉吃,才不得不门户开放。

当时的美国要是有现在这实力,美国就自古以来了。

如果将欧洲看成股票市场,英国和法国就是国家队,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是散户。

现在俄罗斯通过自贸组织将散户集中起来,成为新的国家队,这时候美国人跳进来,说咱们把国家队都解散了,各凭本事——

你不仅名字美,想的还美呢。

说到名字,清帝国最初对美国使用的称谓是“咪利坚”,后来逐渐演变成“米利坚”,1844年清帝国被迫和美国签订《望厦条约》,美国要求使用“亚美利驾大合众国”这一称谓,简称“美国”。

参考清帝国的习惯,美国应该是米国,英国是利国,法国是西国——

样样稀松的稀。

虽然不喜欢小约翰,对于小约翰的勇气,乔治还是要鼓励。

小约翰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美国资本,这片土地的真正的掌控者。

至于美国总统,那只是个被资本推举出来的吉祥物,人型图章。

人型图章却不自知,不去纽约迎接乔治也就罢了,乔治抵达华盛顿,在火车站迎接乔治的,是副总统约翰·卡尔文·柯力芝。

哈定竞选总统的时候,约瑟夫向哈定团队捐赠了50万美元,成为哈定团队的大金主。

今年初,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汽车行业的优惠政策,约瑟夫的投资得到数以百倍的回报。

柯力芝同样对德国经济有想法,希望能联手俄罗斯,帮助德国经济快速恢复。

当然了,柯力芝的理由并不是赔款,而是为了欧洲的和平稳定。

看看人家这格局,跟小约翰一比,高下立判。

乔治不想跟柯力芝谈德国,他来华盛顿是参加海军会议的,想谈德国问题请去伦敦。

华盛顿会议于11月12号开幕,哈定致开幕词,展示了他出色的演讲能力。

但除了演讲能力之外,哈定缺少能让人信服的能力。

在开幕式之后,哈定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会议现场,代表美国参加会议的是柯力芝和国务卿休斯。

会议开幕的第一天,美国人的野心就暴露无遗。

柯力芝要求各国停止建造主力舰,并拆毁一部分旧军舰,以主力舰总吨位为标准计算各国海军实力。

柯力芝提出的方案是,将美国和英国主力舰的总吨位限制在50万吨,对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发起强力挑战。

这个方案遭到英国代表巴尔福的强烈反对。

这个巴尔福就是“巴尔福宣言”的那个巴尔福,他现在的身份是帝国枢密院院长。

柯力芝的方案同样遭到彼得的强烈反对,因为柯力芝只给了俄罗斯30万吨。

这个标准直接是按照俄罗斯现有主力舰的规模确定的。

彼得要求得到和美国、英国同样规模的主力舰吨位,少一吨都不行。

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也不满意,因为柯力芝的方案并没有提及法国和意大利,这简直是对法国和意大利的羞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