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35章 这种钱你都赚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35章 这种钱你都赚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35章 这种钱你都赚

和哈定、柯力芝这些台前的政客相比,洛克菲勒、摩根这些财团家族,才是美国真正的掌控者。

乔治这些年一直都在俄罗斯,对美国财团的了解不多。

好在有约瑟夫这个内应,乔治才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王,1901年摩根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成为美国钢铁大王。

梅隆家族是美国铝业大王,杜邦公司从19世纪开始,就是美国最大的火药生产商。

比较特殊的是罗斯柴尔德,他们并不是为投资德国而来,而是为贝尔福宣言。

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来庄园的,是贝尔福宣言的另一位主角,希伯来复国联盟负责人之一的L·W·罗斯柴尔德。

罗斯柴尔德希望能以投资,换取俄罗斯对贝尔福宣言的支持。

还真有。

由于不支持贝尔福宣言,被英国威胁的汉志王国,转头就加入自贸联盟,让罗斯柴尔德如鲠在喉。

时下的汉志,由于没有发现石油,国力弱小,国内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不值一提。

但由于俄罗斯的支持,汉志王国无惧英国威胁,这对贝尔福宣言能否落实有着重要意义。

乔治不重视贝尔福宣言的原因,和俄罗斯的希伯来自治州一样。

帝俄时代,希伯来人一直闹着要自治,由于历代沙皇的高压政策,一直没能如愿。

克伦斯基顺应民意成立希伯来自治州,希伯来人却因为位置偏僻不愿意前往,这下连那些同情希伯来人的俄罗斯人都没话说了。

贝尔福宣言也一样。

一直以来,希伯来人都想建国,能把一封英国政要的私人信件当做建国的立国之本,希伯来人只迫切可见一斑。

和希伯来自治州一样,绝大部分欧洲希伯来人对于巴勒斯坦并不满意,所以不愿意前往巴勒斯坦。

乔治所知的历史,是在小胡子上台,欧洲大规模排油后,希伯来人才不得不前往巴勒斯坦。

也就是从那时起,“贝尔福宣言”才被希伯来人奉为圣旨。

罗斯柴尔德在美国的声誉并不好,原因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罗斯柴尔德由于不看好美国,撤回了在美国的所有投资。

这一严重误判,导致罗斯柴尔德在美国的影响力严重受损,至今没能恢复元气。

“罗斯柴尔德一直很想重回美国,但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美国了。”

约瑟夫不大看得上希伯来人的所谓智慧。

从逻辑上说,罗斯柴尔德的选择似乎没问题,撤回投资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等战争结束后重回美国,到时候凭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实力,依然可以呼风唤雨。

美国人也不傻,一个见风使舵的家族式企业,即使实力再强,也不会得到美国的信任。

乔治看眼约瑟夫。

约瑟夫胸有成竹:“在美国的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已经是美国的一部分。”

这就对了。

很多人都明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真正到做事的时候,却忘得一干二净。

单**王头衔,多尔戈鲁科夫家族比洛克菲勒、摩根还要多一些。

多尔戈鲁科夫除了是汽车大王之外,还是电力大王,在通讯领域同样举足轻重。

罗斯柴尔德提出的条件,让乔治很不满意。

罗斯柴尔德希望以投资俄罗斯矿产资源,换取俄罗斯对贝尔福宣言的支持。

如果罗斯柴尔德要投资俄罗斯基础建设,乔治没准就同意了。

挖矿这种事还不是有手就行,随着工程机械越来越普及,矿产资源对于人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小,在乔治看来,罗斯柴尔德与其说是交换,不如说是以此进入俄罗斯资源领域。

怎么着,想从俄罗斯赚钱,还想获得乔治的感激?

又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案例。

既然态度如此不诚恳,自然不会获得乔治的回应。

先把罗斯柴尔德打发走,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以小约翰和小摩根为首的家族财团,希望参与到德国的重建计划中。

伦敦会议还在讨论赔款额,没有进入重建阶段。

美国资本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已经迫不及待。

从纽约前往华盛顿的路上,小约翰就已经对乔治挑明,美国在国际秩序上,和俄罗斯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的遭遇,让这些资本市场的新贵们怒火中烧,小约翰和小摩根要狠狠教训那些欧洲资本市场的老钱,这和乔治不谋而合。

乔治没有将俄罗斯帝国的灭亡,归咎于英国和法国的背刺,帝国灭亡是俄罗斯自作自受。

乔治永远无法原谅的,是英国拒绝接纳尼古拉。

乔治很难想象尼古拉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内心该有多绝望。

每每想到尼古拉,乔治就很想化身小胡子横扫欧洲——

错了,错了,不是横扫欧洲,而是匡扶正义,替天行道。作为一只躲藏在君士坦丁堡的老狐狸(来自英国的形容),乔治肯定不会亲自下场,冲锋在第一线。

对凡尔赛体系怀恨在心的德国是最佳载体。

俄罗斯自身也要重建,对于援助德国复苏,说实话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小约翰和小摩根为首的美国家族财团,愿意承担恢复德国经济所需的资金。

“三国协约不会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小摩根的态度最坚决,如果乔治不同意美国资本的介入,美国资本会效仿俄罗斯,单独和德国达成协议。

乔治一时恍然。

不对啊,在乔治了解的历史中,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德国,从来没有形成类似三国协约之类的组织。

“我们不会结盟,但在基于广泛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团结一致,俄罗斯为德国保留军事实力,美利坚负责重建德国经济——”

小约翰的坦诚,让乔治似乎发现了真相。

历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作为未来两级,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这段历史,肯定是美国和俄罗斯说了算。

所以德国为什么从一战后的油尽灯枯,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具备横扫欧洲的实力,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约瑟夫心潮澎湃,在乔治耳边低语。

菲利克斯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

乔治直到菲利克斯的意思。

如果俄罗斯不同意和美国联手,美国就会转而寻求和英法联手,共同对付俄罗斯。

美国的立场就是这么模糊——

也不对,美国的立场一直都是很坚定的:美国优先。

乔治的立场也很坚定,那就是俄罗斯优先。

“我们先来讨论下苏伊士运河的问题吧——”

乔治需要小摩根和小约翰的投名状。

英国之所以能控制全球贸易,马六甲、苏伊士、直布罗陀这些关键节点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乔治也不是要控制苏伊士运河。

只要将苏伊士运河和英国剥离,英国对地中海的影响力最少降一半。

最妙的是,将苏伊士运河和英国剥离,不仅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而且会得到所有地中海国家的一致同意。

“你出计划,我们出钱。”

小摩根分工明确,各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美国人最擅长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向全世界输出。

乔治虽然不承认,俄罗斯擅长颠覆的形象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从东印度到保加利亚王国,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翔也是翔。

乔治需要小摩根和小约翰们的投名状。

美国人也要看看乔治是不是真的战无不胜。

既然达成初步协议,庆功酒总要喝一杯。

于是约瑟夫就让人送来葡萄汁。

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制造、售卖以及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非法。

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违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这就是约瑟夫举办招待会,不举行晚宴的原因。

美国是清教徒组成的国家,酒精在清教的规则内是不被允许的。

禁酒令出台的直接原因是,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所以禁酒成为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

让人所料不及的是,禁酒令开始实施后,家庭暴力并没有明显减少,反倒是因为走私,滋生出更多社会问题,美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受到影响,民主党也因禁酒令产生严重分歧。

约瑟夫庄园的葡萄汁,是一种酒精含量低于0.5%的饮料,这种饮料完全合法,但是在说明书上注明了一些注意事项,如果操作不当,这种饮料就会变异成葡萄酒。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葡萄汁饮料,居然是乔治在法国的葡萄酒庄园生产的。

“哇,乔治,你连这种钱都赚!”

菲利克斯大开眼界,难怪尤里耶夫家族崛起的速度这么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