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38章 痴心妄想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38章 痴心妄想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38章 痴心妄想

即将成为埃及国王的福阿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埃及人,他自幼随父亲被放逐到意大利那不勒斯,甚至不会说阿拉伯语。

这就是英国选择福阿德担任埃及国王的原因。

福阿德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个妻子是他的堂妹希瓦基尔·埃芬迪公主,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早年夭折。

1919年5月24日,福阿德和比他小26岁的娜兹莉结婚,次年2月11月,他们的儿子法鲁克出生。

福阿德是个有理想的人,他在1908年创办了开罗大学,是开罗大学的首任校长。

在和英国的独立谈判中,福阿德重点提及苏伊士运河,积极为埃及争取权利。

英国无视福阿德的请求,继续维持现状。

福阿德无能为力,不得不接受现实。

只凭埃及的实力,确实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2月28号,福阿德正式成为埃及苏丹。

3月15号,福阿德改苏丹为国王,正式登基。

埃及虽然独立,军事和外交依然受英国控制,运河区在埃及依然是国中之国,亚历山大港依然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驻地。

3月16号,埃及驻国联代表纳赛尔正式在国联全体大会上提出,要求英国立即从埃及撤军,将运河区移交给埃及管理。

爱德华·格雷再次重申,依照运河公司和埃及政府签订的合同,运河公司享有的管理权,应持续到1957年。

纳赛尔随即提出,要求运河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和埃及政府共享运河产生的利润。

爱德华·格雷立即切换到装死状态,并于次日因病返回伦敦。

老子不干了,你们爱咋滴咋滴吧。

小尼古拉用行动给与埃及人支持,提出派遣国联部队前往埃及,接手苏伊士运河的管理。

英国反对,法国和意大利弃权,提议不通过。

3月17号,满载3万吨石油的“苏伊士”号油轮,在通过运河时搁浅。

这下可急坏了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运河公司股东。

“苏伊士”号的吨位太大了,它往运河里面一坐,别说轮船,连条鱼都游不过去。

运河每天仅产生的过路费就高达百万法郎,不仅运河公司的股东们着急,整个欧洲的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运河公司要求“苏伊士”号所属的地中海运输公司赶紧想办法把船弄走,并就停航期间给运河公司造成的损失,每天赔偿运河公司100万法郎。

这下地中海运输公司不干了。

“苏伊士”号在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前,经运河公司检查,确认可以通过,才驶入运河。

“苏伊士”号在通过期间严格按照领航员的导航行驶,没有任何违规行为,所以搁浅甚至不是地中海运输公司的责任,而是运河公司的责任。

运河公司派人调查,发现确实如地中海运输公司所说。

再继续调查,发现当时对“苏伊士”号进行检查的工作人员已经消失。

运河公司遂一口咬定,消失的工作人员是被灭口。

地中海公司反咬,称“苏伊士”号搁浅,是运河公司的阴谋。

运河公司倒也不怕地中海公司不赔钱,扣船就是了。

但随后,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估。

地中海运输公司在法国注册,老板是美国人,船是租用俄罗斯的,油是英波石油公司的,船长和水手都是意大利人。

小小一艘船,居然将国联四个常任理事国,和全世界工业最强大的国家全部牵扯进来。

运河公司一头雾水,我就想依靠运河安安稳稳收个过路费,这是得罪了哪路大神?

为避免遭受经济损失,“苏伊士”号的船东多尔戈鲁科夫船运公司警告运河公司和地中海公司,你们想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对多尔戈鲁科夫船运公司造成的损失必须赔偿。

不赔钱也好办,“苏伊士”号上还有三万吨石油呢,谁都别想弄走。

从3月17号到3月25号,整整一个星期,运河公司和地中海公司一直在打嘴炮,“苏伊士”号纹丝不动。

3月26号,小尼古拉在国联再次向英国开炮,称英国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问题,俄罗斯可以出手,帮忙把船炸掉。

克里孟梭和意大利驻国联代表也要求英国尽快解决问题。

英国驻国联副使亚当·沃顿表示,我们老大不在,等我们老大回来再说。

运河阻塞,受损失最大的不是运河公司股东,而是俄罗斯和地中海周边国家。

英国这一次是真正引发众怒。

亚当·沃顿也无奈。

运河阻塞,同样对英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自“苏伊士”号搁浅后,英国政府也积极奔走,为了把“苏伊士”号弄走想尽一切办法。

英国一家建筑公司提出,只要把“苏伊士”号装载的石油弄走,“苏伊士”号就可以依靠自身浮力脱困。

这个方案遭到多尔戈鲁科夫和英波石油公司的反对。

多尔戈鲁科夫将弥补损失的希望,寄托于“苏伊士”号上的石油。

不拼命不行。

英波石油公司遇袭后,收入一落千丈,至今没有恢复生产,“苏伊士”号上装载的石油,是达西斯最后的希望,如果不能把石油卖出去,英波石油公司将破产倒闭。

为保护“苏伊士”号上的石油,达西斯连油井都顾不上了,派亨利中校率领雇佣兵进驻“苏伊士”号,不允许任何人登船。

多尔戈鲁科夫航运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同样派遣一队哥萨克进驻“苏伊士”号。

地中海公司为保护自身利益,雇佣一队法国外籍军团同样驻扎在“苏伊士”号旁边。

意大利人最怂,“苏伊士”号刚搁浅,船长和水手就一哄而散,主打一个自由散漫。

三支军队都在“苏伊士”号旁边,将“苏伊士”号围了个水泄不通,连运河公司请来的专家都无法靠近“苏伊士”号。

4月17号,距离“苏伊士”号搁浅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迹象。

“苏伊士”号刚搁浅的时候,各方如果都适当让步,把石油抽出来,“苏伊士”号的确有脱困的可能。

现在随着时间推移,运河阻塞给各方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解决问题的成本越来越高,《泰晤士报》将“苏伊士”号形容为阻塞世界心脏跳动的血管瘤。

4月19号,英波石油公司因经营困难宣布破产倒闭,股票价值狂跌,无人问津。

现在英波石油公司就是个烂摊子,谁都不敢接手,一旦接受除了要面对无穷无尽的马匪,还要面对英波石油公司留下的一屁股债务。

英波石油公司破产倒闭的同时,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价格同样开始动摇。

“苏伊士”号刚搁浅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心态都是看热闹,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只是搁浅而已,把船想办法弄走不就行了?

随着时间推移,运河危机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愈演愈烈,英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以及美国政府纷纷下场。

最先出手的是英国政府。

4月20号,英国政府向苏伊士运河公司发出最后通牒,如果苏伊士运河公司还无法将“苏伊士”号弄走,英国政府将采取强硬手段。

运河公司的股票价格应声上涨。

21号,君士坦丁堡和华盛顿分别发出声明,解决运河危机,不得损害相关企业的利益。

受命处理运河危机的麦克马洪一筹莫展。

要解决运河危机,就要把“苏伊士”号弄走。

想弄走“苏伊士”号,先要把船上的石油抽出来。

想抽油,先要获得多尔戈鲁科夫家族,以及英波石油公司的同意。

等等,英波石油公司不是倒闭了吗?

英波石油公司是倒了,但是公司股东还没死,他们还指望着“苏伊士”号上的石油弥补损失呢。

巧合的是,运河公司的股东,和英波石油公司的股东都是同一拨人。

都不需要麦克马洪出手,运河公司的股东和英波石油公司的股东自己就能打起来。

这波人都是英国上院贵族。

25号,麦克马洪提出一个方案,先把“苏伊士”号弄出来,然后再讨论如何弥补各方损失。

多尔戈鲁科夫航运公司提出,由多尔戈鲁科夫负责把船上的石油抽出来。

运河公司和英波石油公司强烈反对,你把油弄走了,我们的损失谁来弥补?

马里奥两手一摊,你们的损失是地中海公司造成的,冤有头债有主。

麦克马洪去找地中海公司,地中海公司却已经关门大吉。

维特对美国人的表现不太满意。

乔治无所谓。

作为投名状的一部分,俄罗斯和美国将在事后,根据双方所做的贡献分配收益。

美国人既然出力少,那么未来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美国人就无法插手,最多和法国人一样拿分红。

当然了,想像法国人那样拿一半,纯属痴心妄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