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51章 逢英必反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51章 逢英必反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51章 逢英必反

1923年的当下,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还没有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接连遭受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折磨的欧洲人身心皆疲,很多人的信仰愈发虔诚,教堂成为他们心灵的庇护所。

这时候一个“异教徒”突然声称要炸掉上帝的坟墓,虽然这事儿不太可能,依然激起了人们的愤怒。

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总部位于伦敦切尔西区国王路,《泰晤士报》曝光威廉不当言行的第二天,上百名基督教徒聚集在运河公司总部门前,挥舞着手中的十字架,整齐的呼喊口号,要求“异教徒”滚出伦敦。

接到报警的伦敦警察抵达现场,发现现场有记者正在进行采访,教徒也并没有冲击运河公司,于是警察并没有驱散人群,只是留在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激化。

第二天几乎伦敦所有报纸都对威廉的不当言行进行报道,评论家也下场,公开对运河公司的贪婪行为进行指责。

法老的坟墓,那可是全人类的遗产。

运河公司为了一己私利,居然不惜炸掉坟墓也要推进工程,这将是全人类的损失。

到了第三天,法国和俄罗斯的报社也纷纷跟进。

法国报社还算克制,仅仅针对威廉的言论,没有进行扩大化。

俄罗斯报纸就肆无忌惮,《君士坦丁堡日报》不仅报道了运河公司的行为,而且详细讲述了希伯来人的历史。

很多俄罗斯人正是通过《君士坦丁堡日报》的报道,才知道出卖耶稣的犹大是希伯来人。

也正是通过这篇报道,才知道为什么希伯来人上千年来一直在流浪。

总结希伯来人的历史,只能用自作自受来形容。

如果说《君士坦丁堡日报》的报道,只是还原了希伯来人的真面目,《柏林日报》的跟进报道则是彻底引爆了德国。

就像德军稀里糊涂输掉一战一样,普通德国人并不知道柏林的面包价格为什么突破天际,也不知道希伯来富商为什么宁愿把过期食品销毁,也不折价卖给穷人。

现在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7月19号,乔治终于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啤酒馆的报道。

《君士坦丁堡日报》对于啤酒馆的报道并不详细,只有豆腐块大小的一个新闻,称柏林警方粉碎了一次不成功的暴动,事件一共造成19人死亡,小胡子的名字甚至都没有见报。

1923年的当下,这一类的新闻简直太多了,每天都会发生,根本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威廉的不当言行则不同。

距离威廉要炸掉上帝的坟墓已经过去了足足一个月,就连英国王储的风流韵事都没能抢走威廉的风头。

受威廉影响,运河公司的股票接连下跌,债券的发行工作也进行的很不顺利,以五折价格出售都无人问津。

7月25号,运河拓展工程因资金耗尽再次停工。

媒体对威廉的反常关注,以及运河公司的异常,终于引发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警惕。

威廉的话虽然过分,明显是无心之语,更多是情绪发泄,并不是针对谁。

罗斯柴尔德本来寄希望于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会忘记这件事。

但没想到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聚集在运河公司门前抗议的人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还是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重压之下,威廉再次犯错。

7月29号,一辆失控的轿车冲入人群,造成4人死亡,12人受伤。

肇事司机被捕后,承认是受威廉指使。30号,威廉被伦敦警察从运河公司总部带走。

运河公司屡发意外的同时,埃及政府对于运河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

如果说将收回运河写入宪法只是福阿德的试探,那么在得到小尼古拉的支持后,埃及终于看到了收复运河的可能性。

今年六月,愤怒的埃及民众再次涌入运河区,要求英军撤离。

英军这一次接受了教训,没有开枪。

这不仅没有抵消埃及人的愤怒,反而暴露了英军的虚弱本质。

8月2号,纳赛尔再次要求英军撤离,将苏伊士运河移交给埃及政府管理。

自从去年4月之后,每一次全体大会,埃及都会要求英军撤军。

贝尔福对纳赛尔的要求置之不理,其他国家的代表们也没有当回事儿。

这一次纳赛尔的嗓门格外大,因为他得到了小尼古拉和克里孟梭的支持。

小尼古拉一向是逢英必反,代表们都已经习惯了。

一贯和英国人穿一条裤子的法国人也开始支持埃及人,这让很多人第一时间感受到了不寻常。

“既然英国无意霸占苏伊士运河,在运河区驻军还有什么意义呢?”

克里孟梭对英国人的厌恶达到极点。

苏伊士运河关闭后,法国和亚洲殖民地之间的商船往来因绕行非洲,成本直接提高一倍。

“拓展工程进展缓慢,如果伦敦不愿意承担费用,不妨将机会让给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来自意大利的安东尼奥亲王添油加醋,意大利同样因运河关闭损失惨重。

“运河工程进展缓慢,责任并不在伦敦,而是另有其人。”

贝尔福怒视小尼古拉。

小尼古拉乐得没心没肺。

运河刚关闭的时候,人们都以为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俄罗斯。

现在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惊讶地发现,俄罗斯的利益不仅没有受损,而且因地中海周边国家加大了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反倒因此受益。

但如果据此就认为是俄罗斯从中作梗,那明显也缺乏证据。

“确实,英国政府肯定没责任,英军在埃及的驻军也不是为了保护英国利益,而是英国某些家族的利益——啧啧,真可怜——”

小尼古拉的惺惺作态令人作呕。

“俄罗斯难道就不是,你又有资格嘲笑谁?”

贝尔福一着不慎,落入小尼古拉的陷阱。

“用你们的话说,俄罗斯是野蛮的国度,我们都是野蛮人,你们是文明人,文明人怎么能和野蛮人一样呢!”

小尼古拉让贝尔福崩溃,就不该搭理这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