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63章 爱谁谁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63章 爱谁谁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9 22:48:31

第763章 爱谁谁

第763章 爱谁谁

所有人都知道,尤里耶夫大公国的利益受损,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管。

但管到程度,谁都不能确定。

如果——

历史没有如果。

拳头没有打出去的时候才最具威慑力。

所以没有表态的俄罗斯才是最危险的。

俄罗斯确实不缺铁矿石。

但是10亿吨含铁量在60%以上的铁矿石,对于俄罗斯同样充满诱惑力。

更何况那不是10亿吨,而是超过500亿吨。

俄罗斯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在英国国会通过《钢铁法案》之后,俄罗斯直接将常备军从60万增加到70万。

新增10万常备军,对于一个面积超过235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1.8亿人的国家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件。

以俄罗斯的体量来说,常备军应该至少维持在150万人左右,才符合俄罗斯的国情。

现在的俄罗斯,和帝俄时代的俄罗斯相比有着质的提升。

世界大战爆发时,俄罗斯帝国有465万支步枪,9500挺机枪,8085门火炮,900辆装甲战车,以及600余架各式飞机。

1924年的当下,俄罗斯的步枪数量是400万支左右,机枪的数量增加到大约2.9万挺,火炮数量1.2万门,装甲战车2500辆,各式飞机1500架。

步枪的数量虽然减少,但是相当一部分步枪已经从栓动步枪提升为半自动步枪;重炮(100毫米口径以上)数量从260门,增加到2100门;装甲战车的平均吨位从15吨增加到20吨;轰炸机的载弹量从800千克增加到2.5吨,航程也从600公里增加到1500公里。

这样的俄罗斯,是令人生畏的。

俄罗斯新增的10万常备军,一半是海军陆战队,一半是快速反应部队。

所谓快速反应部队,是指能在极短时间范围内迅速部署的战斗部队。

世界大战前,衡量各国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动员速度,各大参战国中,德国的动员速度是最快的,军队从80万扩充到382万只用了4个月。

与之相对的是,基钦纳的百万陆军计划,直到世界大战结束都没有完成。

乔治对于快速反应部队的要求标准是:快速反应部队从克里米亚出发,能够在30天内抵达东印度。

听起来一个月貌似很漫长。

但是从克里米亚到东印度,如果不通过苏伊士运河,途中至少需要29天。

这意思就是从命令下达到部队出发,只有24小时。

俄罗斯的扩军计划,引发英国和法国的强烈担忧,张伯伦在国联指责俄罗斯蓄意挑起军备竞赛。

小尼古拉风轻云淡:如果英国将皇家海军的规模缩减到1万人,俄罗斯就将陆军的规模削减到10万人。

理由是英国本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

张伯伦气结:英国有庞大的海外利益需要维护。

小尼古拉针锋相对:俄罗斯235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70万兵力用于防御尚且不足,真想蓄意挑起军备竞赛,应该将陆军常备军规模至少扩充到270万才对。

“任何想要危害俄罗斯利益的人或国家,都将遭到俄罗斯的残酷报复!”小尼古拉气焰熏天。

张伯伦只能庆幸,这是常务会议,不是全体会议,脸丢得不算大。

去年刚刚当选为澳大利亚总理的斯坦利·布鲁斯感觉很丢脸。

西奥州政府的声明让澳大利亚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斯坦利·布鲁斯召见世界大战期间的澳新军团总司令约翰·莫纳什,探讨付诸武力的可能性。

“你想让澳大利亚陷入内战?这太荒谬了,绝无可能!”

约翰·莫纳什果断拒绝。

如果只是西澳大利亚州,那或许还可以试一试。

现在摆明了西奥背后站着尤里耶夫大公国和俄罗斯,这还怎么打。

澳新军团和加拿大军团,是英军在世界大战期间为数不多的亮点。

所谓“亮点”也只是针对英军内部的英印部队而言,如果是和俄罗斯军队相比,那就不够看了。

澳新军团参加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斗,结果被打倒灰头土脸,损兵折将近十万,不得不从小亚细亚半岛狼狈撤退。

俄罗斯打奥斯曼帝国就像大人打孩子一样轻松,只派出一支偏师加上一支仆从军,就把奥斯曼帝国打到不得不主动求和。

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将澳新军团捧上天,大吹特吹。

约翰·莫纳什作为澳新军团总司令,对澳新军团的战斗力再清楚不过。

关键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食言而肥,不仅没有给与澳大利亚更大自主权,而且连澳新军团的抚恤金和退伍金也拖着不给,连带着澳新军团官兵对澳大利亚政府也颇有怨言。

换句话说就是,550万总人口的澳大利亚,已经不可能再组建一支50万人的军队参战了。

“我无意让澳大利亚陷入内战,但是尤里耶夫家族利用信息差,对澳大利亚的利益造成严重伤害,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斯坦利·布鲁斯眼珠子都红了,那可是10亿吨铁矿石,不是十斤。

约翰·莫纳什不回应,他现在已经不是澳新军团总司令了,只是一位电力工程师。

“将西奥州的铁矿交给尤里耶夫家族开采,或者是交给力拓集团,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区别吗?”

前总理比利·休斯工党出身,对于尤里耶夫家族不仅没有成见,反而颇有好感。

休斯跟英国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工党议员还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工人出身,积极参与工人活动,为工人争取利益,从1901年开始担任议员一直到现在,是澳大利亚议会资格最老的议员,影响力巨大。

英国工党因为要给贫困工人盖房子闹到一地鸡毛,英国议会还在讨论。

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福利政策,使俄罗斯工人的利益切实得到保障,让全世界工人欢欣鼓舞,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当然有,如果我们把铁矿开采权交给力拓集团,会更有利于大英帝国的利益。”

斯坦利·布鲁斯是保皇党。

“你爱大英帝国,大英帝国爱你吗?”

比利·休斯振聋发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