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 第八十九章 继续宣传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第八十九章 继续宣传

作者:油炸大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04 02:35:59

第八十九章 继续宣传

大林子还是不习惯自己的富二代身份,否则,完全可以吐一口唾沫后者赏他一记耳光!

不过,他在微博上写了一段话:“刚刚在跟某位青年领袖聊了一下,发现他的思想就跟柏杨一个样,明明没有科学性,只是特例,但他们会不断把各种现象罗列出来,通过脑补、臆断,随意批判一下,不肯深入的分析到底谁对谁错,根源又是什么。低级文人的特点是跟着情绪走,凭个人高兴说话。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而不自知。他们与科学家是完全相反的。”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人里批判的东西,如果你愿意去读一下世界各国的作品,那你无一例外的会发现世界各民族的均有其“劣根性”。就拿在19世纪问鼎世界巅峰的俄、法、英三个国家的来说,这一时期诞生的名著,差不多90%以上都是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批判。”

“还好意思说什么当代鲁迅?”

“鲁迅先生批评中国,是拿国人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行为,将它剥去包装让人得见它的本色,这时候人们就知道,这种现象行为好或者不好。旨在国人能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亦不要无视中华的脊梁。现象行为的好或者不好,在鲁迅的笔下,与国籍族裔是无关的。这之后,这种现象出现在了中国,人们要正视,要反思,要从中提炼。”

“而我们这位当代鲁迅讲现象行为的好或者不好,并不根据现象行为本身好或不好,而根据的是行为人的国籍族裔。把人类的普遍性当成中国的劣根性,不是傻就是坏。即便他的出发点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结论也是错误的。”

“简单举个例子,当中国发生台风时,灾后很多普通人都到街上去进行救灾,他们会说:鼓动毫无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救灾中,不仅是对人民生命的漠视,也无助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国家最爱干的事情;

而当德国发生洪灾,一些德国人也组织起来参与救灾,他们则说:在大爱的感召下,社会民众都自发参与到救灾中来,这是充满大爱的皿煮国家才会出现的一幕。”

“这类人非蠢既坏…双标还不自知!”

“有感而发…最近网上这种论调很多,也不晓得是不是拿钱了…顺便感谢一下大家支持《盗贼们》,首日票房3420万,很不错的成绩!”

好嘛,这是公开怼韩憨了…

很多人期待韩憨的反应…

毕竟当年一个人单挑整个作协的存在!

很尴尬,韩憨居然没有回应…

即便有记者采访他,他说的是:“我不是什么意见领袖,我想恐怕大部分的人是通过阅读我的文章来发泄积怨的。我的博客可以说是一个公共厕所一样的存在。有些人匆匆忙忙地冲进来,完事后松一口气。”

很聪明的一个人!

他知道自己没法跟沈林斗…

……

“看电影了么?感觉怎么样?”

还没等记者回答,刘威强就自问自答一般:“我就知道是很不错的!”

刘威强也从香港赶了过来,参与宣传…

“这个剧本很好,我们拍到一半就知道这个电影可以。我们拍完以后,后期全搞定,在等,在等待响应。”

“昨天林哥给我打电话,说了首日3420万,我很高兴的…”

“我当然高兴,我是商业导演,票房对我们很重要,拿奖是其次。”

“他当然是大哥,整部戏都是他找的人,我们所有人都靠他养活的!”

记者又问沈林怎么看刘威强,沈林想也没想:“刘导演摄影师出身,对构图,镜头运动以及镜头节奏的把握在整个亚洲首屈一指,就你看他的电影跟一般导演的电影就是不一样,镜头漂亮,叙事流畅,善于抓细节!”

邓朝也说道:“最重要刘导拍戏真的很快,就感觉他下班比演员还要着急!”

“你在戏里饰演的角色精通韩语,本人呢?”

“还可以吧,只要不是当地俚语,我都能说,也能理解。”

聊完《盗贼们》,记者果断提起了微博的事…

“我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就是看到网上的很多类似的言论觉得特别可笑,昨晚喝了一点酒,没忍住就写了!”

“我可以作证,”吴景插了一句:“正常情况下,他不会随便在网上写一些容易让人争议的东西!”

“我一个电影人,以后微博只发电影的消息!”

呵呵,想多了…

他这把怼的是韩憨,热搜想压下去都很难,就好像烦烦,难道他不想压热搜吗?

压不住啊!

当然,对于《盗贼们》来说,这是好事。

电影本身的热度永远没法跟嘴仗相提并论,更别说沈林还是优胜者!

不是,他不算优胜者,因为很多公知跳了出来——这个时间是2010年,年底南方周末颁了个奖叫2010年中国梦践行者致敬典礼,获奖者有龙应台、陈丹青等人!

再加上有心人带节奏…

沈林懒得跟他们掰扯,发了一句:“我发现这帮人都有一个共性,动不动就‘戏子’,表达的观点永远是‘这国怎、亏总民、我陷思、定体问’…我这条微博不会删除,咱们再等十年,看看这些人的嘴脸…我始终坚信,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对了,感谢观众支持,《盗贼们》首周四天票房1.3亿,周六单日票房到了4900万,谢谢大家!”

……

转眼到了22日,《唐山大地震》上映的这天…

《盗贼们》7天跑了八座城市,还得追加三天时间,毕竟《唐山大地震》上了!

主创三人包括导演已经各自分开,去参加不同的活动。

沈林来到中戏大礼堂跟师生做一些电影方面的分享和交流。

讨论不必细言。

沈林是中戏的骄傲,戛纳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早就挂在了荣誉榜上的人物。

自然宾主尽欢。

到了自由提问环节,一个男生忽然站起来道:“沈林师兄,你是喜欢《盗贼们》这种纯商业片还是想《月球》那种带着点人文思考的片子?”

“其实电影界没有文艺片这个划分,广义上来说,所有的电影都是商业片——它们的创作,都是为了最终发行,进入院线。我国艺术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也属于历史遗留。90年代地下电影时期,大量独立电影在国内禁映,一部分六代导演走的是去海外电影节赌奖项,然后靠卖海外发行来维持获利,并且由此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并不是说艺术电影要背离市场,要偏离群众,而是指它和主流商业片的侧重不同,更强调电影的艺术性表达——它不一定是少数人的电影,但就它的出发点来说,不是为了“多数人来看”而创作的。”

“现阶段,我做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商业性比较浓厚的作品,《月球》是个例外,它立项之初其实是为了实验3D拍摄技术!”

“所以,你偏向商业片?”

沈林点头:“嗯,我必须偏向类型片和商业片,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

“…什么原因?”

“根据wTo签订的协议,最多还有一到两年,好莱坞的电影就会加倍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作为当打之年的中国电影人,必须要迎头赶上!”

“那你觉得文艺拍案需要保护吗?”

沈林摆了摆手:“需要保护的艺术一定是已经落后或者过于先锋的,如果要保护艺术片,请问川剧要不要保护?京剧要不要保护?皮影戏要不要保护?再怎么保护,没有观众,就是没有观众啊!”

“师兄,我想问一下,我们的第一部戏要怎么挑选?”

“第一部戏就不要靠考虑这么多了,如果剧本好、导演好,算你走运,如果是个烂剧,就当积累经验,没有成名、成角之前,演员没有挑选权!”

“师兄,昨天黄宗磊说了‘“《唐山大地震》的好坏无法用票房来衡量,也愿意接受观众的检验,他们觉得这部电影能够创造国内电影新的票房纪录。’,你怎么看?”

“我坐着看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