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一百八十三章 高薪养廉

大明征服者 一百八十三章 高薪养廉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一百八十三章 高薪养廉

御书房里的气氛很压抑,七位阁老面色更是凝重的一塌糊涂。

真要说起来,他们还真未必有多拥护祖制,他们包括满朝公卿关心的只是士大夫的利益是否会受损。

而改商税肯定是触及士大夫的利益根本!

在江浙富庶之地的商贾之门,至少七成和官员有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家族有族人在朝为官,也有族人行商贾之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简直普遍的不能再普遍。

征商税,就是让原本进入商贾腰包里的银子,拿出一部分来交税,损失的自然就是商贾家族本身,家族的利益受损,那么自然便是士大夫的利益受损。

身为内阁阁臣,他们是文官群体的领袖,自然要为文官的利益进行诉求,否则就会被整个文官群体认定是无能。

大明文官群体的力量是极其雄厚的,只要抱团,哪怕是皇帝都得避之锋芒,作为群臣代言人的内阁,如果在和皇权博弈的时候落入下风,必然会遭受到来自文官群体空前的压力。

坐到内阁的位置上,御书房里的七位阁臣其实已经并不看中自身甚至家族利益的得失,他们在乎的是身后名,如果在他们执政时期内阁被死死压制,那他们七个有一个算一个,必定会受到满朝大臣的讥讽和不屑。

所以哪怕明知道商税不合理,可杨廷和还是用祖制和圣贤言来抵制,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现在皇帝其实已经在他们面前摆出了选择,要么继续为群臣张目,为了群臣的利益不惜和皇帝对抗到底,哪怕是损失国家财政也在所不惜,要么就追随皇帝的脚步,充当改革的急先锋!

就是改革,内阁现在已经算是看明白了,当今圣上雄心勃勃,想要根除大明的弊政,那么他就必然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前面的军政,现在的商政都是如此,但商政可以肯定不是最后,以后还不知道会改多少。

所以皇帝是用商税这个能触及到儒家利益的政策来逼迫他们站队,这个队能不能站好,关系到他们是名垂千古还是身败名裂!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改革牵扯到的地方太多了,还有很大的可能性涉及到党争,一如前宋时候的新旧党争。

以今上狠辣的手腕,内阁甚至已经能够看见顽固派会是什么下场,今上春秋鼎盛,只要不出状况,至少还能秉国数十年,顽固派如果被打压下野,这辈子都不存在养望,然后重返朝堂的机会。

杨廷和知道,这是天子逼他做王安石。

前宋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功败垂成,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神宗皇帝英年早逝,如果神宗还能活二十年,什么司马光,什么文彦博都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机会,那个时候所谓的养望就成了笑话。

那些重返朝堂的旧党也不可能有机会翻身,而且时间长了,满朝上下皆是新党中人,王安石变法最后想不成功都难。

只是可惜了……

杨廷和权衡之后,觉得跟着皇帝一条道走到黑,尽头或许便是光明,但依旧拿不定决心,更何况兹事体大,他虽是首辅可又不是权臣,这内阁乃至朝堂可不是他的一言堂,所以他需要去商议,去分析利弊。

“天下贪腐之风屡禁不绝,苛捐杂税横行于野,朕知道之所以如此,根源之一在于大明初定的俸禄委实太低,因此朕打算提高官员俸禄标准,六到九品官员俸禄提升三倍,四五品官员俸禄提升两倍,三品以上官员俸禄提升一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好大的手笔,七老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天下数万官员,每年的俸禄支出至少两百万两,按照皇帝加俸的意思,这俸禄每年至少五百万两!

大明官员俸禄之低,几乎冠绝所有前朝,与大宋比的话更是天上地下。

可是没办法,谁让大明穷呢?现在皇帝有盐政收入,又要征商税,增加俸禄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可这份魄力确实是让七老敬佩。

不过七老也明白皇帝的意思,无非就是一根大棒以后再给一颗甜枣,他收了商税,等于是动了天下官员的钱袋子,现在加俸,又等于是实了官员的钱袋子,很自然的堵了官员们的嘴。

而且七老敢肯定,征收商税之后的所得肯定要比增俸获利要多的多,也就是说国家财政不会因为增俸而捉襟见肘,反而会更加充裕。

这一手玩的当真是漂亮,这手段也是明摆着的阳谋,偏偏还能让官员闭嘴。

当真是高明!

“朕这是高薪养廉。”朱厚炜笑道:“官员俸禄低,又要养活一大家子,还要养活幕僚等等,官员没那么多银子,所以只能去贪,贪来贪去贪成了习惯,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

所以朕提高底层官吏的俸禄,让他们有银子能养活一大家子和手下,虽然不能断绝贪腐之风,可多少能让他们收敛一些,如此一来,民间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些许。”

七老叹服,一个能将百姓装在心里面的皇帝,无论如何都能算得上是明君了。

“不过小民尤其是小商人日子难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胥吏,他们土生土长,苛虐百姓,手段狠毒,内阁可以想想,该如何整治胥吏不法,必要的时候可以杀个人头滚滚,用以震慑不法。”

“臣等谨记。”七老同声应下,不过胥吏这等顽疾传承数千年都这样,想要惩治谈何容易。

皇帝是个有心机有手腕的,可他自己也只能以杀戮来震慑,可见不是黔驴技穷也差不了多少。

七老离开了御书房,朱厚炜浑身也涌起一股深深的疲惫,这一次召集七老,他的目的不是盐政,而是要告诉七老自己的改革方向,还有决心。

可以想象,七老回去之后一定会盘算利弊得失,同时也会做出决定!

这个决定将会关系到未来的朝局,如果七老选择跟进他的步伐,那么一切好商量,如果不能,朝堂动荡在所难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