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两百三十九章 胡闹

大明征服者 第两百三十九章 胡闹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两百三十九章 胡闹

次日一早,朱厚炜都他么震惊了!

内阁七位老头一个不落,全部漏夜赶到了行宫!

朱厚炜看着满脸疲惫,眼睛中还泛起血丝的首辅杨老头,还有一脸郁闷梁储和蒋冕,心里面也是感慨,这他么就是宿命呐。

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轨迹去走,那么明年也就是正德九年的时候,朱厚照会有一次历史性的大逃亡。

那个时候首辅杨廷和已经回家丁忧,内阁首辅梁储在入宫觐见的时候发现皇帝竟然跑了!

跑去了哪里?

大同!

屡次犯边的小王子终究还是激怒了朱厚照,于是这位骨子里面崇尚好勇斗狠,一辈子都想当武将冲锋陷阵的主偷跑去了大同!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这家伙就是准备上战场和蒙古军抡大刀去的!

只可惜这第一次逃亡最终被居庸关巡守御史张钦冒着杀头的风险和必死的决心给拦了下来,这家伙把朱厚照要求开关的旨意,直接当成了放屁。

这也没说的,违抗圣旨,以文官的地位最多被罢官、斩首,可这位祖宗要是出关遭遇了不测,那他的下场十有**就是满门抄斩!

于是被堵在居庸关内的朱厚照被梁储和蒋冕追上,好说歹说给劝了回去。

逃跑失败的朱厚照自然不会死心,于是一边策划第二次逃跑计划,一边等待着机会,然后机会给他等到了!

朱厚照成功跑到大同,然后就是历史上被黑出翔的应州大捷!

朱厚炜到了通州行宫,严格上来说不算逃跑,因为满朝上下都知道通州工业园对于皇帝的意义有多重大,也知道皇帝以后肯定会来通州,所以并不惊讶。

但是大臣们不能忍的是,皇帝离开皇宫,他们竟然都一无所知!

这意味着皇帝的行踪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这对于一直想把皇帝死死按在皇宫里面的文官来说如何能忍。

“你们追到通州来有何意义?”朱厚炜的脸上故意露出不悦之色。

“陛下,社稷为重啊。”杨廷和拱手道:“陛下乃是大明天子,身负江山之重,背负万民之望,若您有丝毫闪失……”

“朕有三千天策军,有锦衣卫还有东厂无数高手护卫,能有什么闪失?”

理是这么个理,可如果朱厚炜想凭借区区数言,就让他们打退堂鼓,那是典型的想太多了。

“陛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您乃万乘之尊,岂能轻率而行?”

朱厚炜摆了摆手道:“皇后在宫里待的闷了,朕带她出来散散心有何不妥?”话刚说完,朱厚炜就彻底后悔了,相当的后悔!

果然,杨廷和眼睛都直了,惊呼道:“薛后也随陛下来了通州?”

“呃……”

“陛下,薛后有孕在身,孕育的可是大明的国本!国本未定,天下难安,陛下出宫已是不该,还带着有孕的皇后,当真是胡闹!”

杨廷和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吹胡子瞪眼,什么君臣尊卑有序,全部都扔到了脑后,在他的眼里,皇帝这次不告知大臣便出宫,不管是皇帝本身还是皇后又或者是皇后肚子里面的孩子,只要有一个出了闪失,那对于大明而言就是天塌地陷般的大祸!

这倒不是杨廷和有多反对皇帝出宫,但是皇帝出宫是有前提的!

得要告诉大臣,然后还要把安保工作做的滴水不漏,绝对不能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池!

另外皇帝不是不能带女人,皇帝想带任何一位妃子出游都可以,但不能是皇后,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她这辈子就该坐镇后宫,为皇帝打理好后院!

更何况皇后还有身孕!

杨廷和不知道多少次在失眠的时候想过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那就是英明神武的弘治皇帝,为什么会生下正德皇帝这样的奇葩儿子,为什么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明明是一母同胞,可性格和手段却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现在杨廷和算是看出来了,这两兄弟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点。

都不喜约束,都不想老老实实当皇帝,一个玩命折腾,另外一个更能折腾!

他造的是啥孽,偏偏让他当首辅的时候遇到这么难伺候的两位主……

“好了,好了。”朱厚炜有些不耐烦道:“出来都已经出来了,说那么多做甚,朕答应你们,以后不带皇后出宫便是。”

这样的回答自然不可能让内阁满意,内阁七老混了一辈子官场,朱厚炜屁股一撅就知道会拉什么屎。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下次不带皇后,但是他该出来还是出来……

当然就算杨廷和几个再如何老谋深算,也不可能猜到朱厚炜这话还有第二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下次要带皇后肯定不会让他们知道。

不过只要明白第一层意思,杨廷和都已经决定要继续犯颜直谏,不过话并未出口,便看见朱厚炜脸色一沉,顿时将想要说的话给噎回了肚子里面。

“朕有件事正要找内阁问问。”朱厚炜冷哼一声,目光极其锐利的从内阁七老的脸上扫过道:“宣府独石口之战,守军战死一千一百三十七人,按照朕亲自制定的阵亡抚恤条例,每位阵亡之兵最低抚恤两百两白银,另有最低十亩土地免税,朕想问问,此事可曾落实?”

杨廷和等内阁诸老面面相觑,显然不太了解情况,便只能硬起头皮道:“此事是兵部负责,臣需要问过王尚书才能知晓内情。”

朱厚炜冷笑道:“户部年年缺银子,还说欠了官员和勋贵多少的俸禄,这银子朕认了,三百万两户部拿了,户部每年盐税不到三百万两,朕给了五百万两,户部再无缺银之虞,如今各地税司正在筹办,届时商税收上来,大明财政困境将会一去不复返。

然而阵亡将士抚恤由兵部督办,兵部也没从户部要银子,这一千多位阵亡将士的抚恤银是朕的内库所出,二十五万两,只多不少!

然而朕知道的是,阵亡将士的家里最后拿到的却只有二十两,少了整整十倍,而且免税土地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朕想知道,户部和兵部就是如此对待朕的恩典和军法条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