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炸了

大明征服者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炸了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炸了

“翟爱卿的怨气很大啊。”朱厚炜呵呵笑道:“朕的意思,翟爱卿还是没能体会深刻啊。”

翟銮沉声道:“老臣不解,恳求陛下解惑。”

“很简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被读书人誉为至理名言,倒也确实不算错,不过如果自认为自己是读书人,就目空一起,看不起所有非儒家的读书人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

翟爱卿无需急着否认,一甲的进士看不起二甲的进士出身,二甲的进士看不起三甲的同进士,同进士看不起举人,举人看不起秀才,秀才看不起童生……

这是事实吧?读书人自己之间都如此,更何况是非读书人阶层?

朕以为真正的读书人就该是虚怀若谷,是谦逊能清醒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的,也只有这样的读书人才能虚心请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明白圣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真意。

翟爱卿认为朕设立水利部,却不让水利部官员管水利事,是不信任,是本末倒置,因此而不满,那么咱们换个角度来看。

现在朕要治理黄河乃至天下水患,但是水利部官员能力不足,也没有经验该怎么办?

高高在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水利部官员能不能够虚心请教,现在朕可以安排几位水利人才会同水利官员去治黄河,水利官员能不能不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在如何治理上面指手画脚?

在朕看来很难,非常难,如果翟爱卿能够保证,朕就安排,如果不能,那么翟爱卿的怨气何来!”

翟銮咬牙道:“臣能够保证!”

“好,那朕便给水利部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也能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杨一清等重臣当即感觉翟銮掉进皇帝挖的巨坑当中了……

“治水之事暂且先谈到这,翟爱卿可以先让水利部拿出治水的章程给朕看看,这也是给水利部一个证明自己才能的机会。”

“老臣遵旨。”

“三日后便是战皇誓师出征的大日子,诸位爱卿当随朕一起前往天津卫给战皇践行!”

“臣等遵旨!”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论?”

一干重臣皆已垂垂老矣,精力如何能与朱厚炜这样年轻的皇帝相比,被召集而来谈了半天还涉及科举和治河这样的大事,早已经是疲惫不堪,然而皇帝却依旧是一副神采奕奕,意犹未尽的架势。

“臣还有一事……”杨一清有些无奈。

“杨爱卿还有何事?”

“陛下,首辅杨大人如今丁忧期满,当召其还朝……”

朱厚炜嘴角泛起玩味的弧度,杨廷和……

按理来说,这满朝上下,最不希望杨廷和返朝的便该是杨一清才对。

毕竟杨廷和要是回来,他这个当朝第一人,内阁首辅的位子就得还给杨廷和,而他自己要么成为次辅,要么回原位成为三辅。

儒家大臣这辈子追求的可不就是位极人臣,然而杨一清想让位,杨廷和赖在老家不还朝,说明什么?

说明这两货已经受不了他了,这两货都五十几岁,还有很长的政治生命,却想着要急流勇退,不想着追随自己的脚步开创一代盛世,真是悲哀呐。

梁老头的脸上浮现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似乎在想当初自己没有顺位暂代首辅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要请内阁自己去请,朕当初派人去请王鏊,他不给面子,朕丢了一次脸,难不成还要丢第二次?”

杨一清的内心是绝望的……

内阁首辅回乡丁忧,服丧期满,等待还朝,天子下旨,顺势而还乃是正理,他自己若是跑回来,岂不是跟天下人说他贪恋权位?

至于让内阁请,那也是不可能回来的,丢不起那人。

杨一清抑郁了,他一直觉得皇帝和杨廷和之间,君臣还算是相得,现在咋觉得皇帝似乎不太希望杨廷和还朝?

难道是觉得和他配合的更有默契?

“臣遵旨……”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一清也只能领旨。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

“无事,臣等告退!”

等到众臣退去,朱厚炜胸中一块巨石总算是落了地,科举改革迈出最为坚实的一步,儒家的根基松动了。

想来飓风也要开始了……

飓风来了!

杨一清等辅臣回到内阁之后,第一件事是由杨一清执笔给杨廷和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皇帝不肯下旨,内阁也不可能敢伪造圣旨,但是在信中表达一下皇帝期盼杨首辅还朝的意思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杨廷和会不会卖账,那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梁储同样在拟文,拟的乃是科举改制之告示,儒家大臣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一挥而就,就跟吃饭喝水一般轻松惬意。

很快这张告示就被张贴在了……国子监的大门口!

除了已经步入官场的读书人,这天底下聚集最多读书人的地方必然是国子监,哪怕是被皇帝大力扶持的燕京大学,至少在当前,这人数也没法和国子监相比。

而国子监的监生只要能顺利毕业,那么就拥有进入官场的资格,但是绝大多数的监生都还是希望自己走科举出仕这条路的。

因为监生出身之官员在官场上也是最不被重视的一类,升迁速度……除非朝中有人,否则这辈子想要混到四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科举对于读书人的影响,很显然在国子监最能被体现的清清楚楚,将告诉贴在国子监门口,内阁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看看监生们的反应有多激烈!

内阁说不过皇帝,也抗拒不了皇帝的意志,当然国子监肯定也抗拒不了,但是如果学生群情激奋,皇帝或多或少也要考虑一下影响。

至于这影响之余会如何,内阁不去想,也不愿意去想,伺候嘉靖帝这位爷已经让内阁心力交瘁,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的乱七八糟的破事。

正如内阁想象的那样,告示一出,整个国子监炸了!

就好像是一枚重磅炸弹扔进了人堆,顿时腥风血雨,血肉横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