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从

大明征服者 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从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从

“士人土地免税乃是王朝德政,岂能说废就废!”终究还是有人不服叫嚣。

“德政?”张璁哈哈大笑道:“为了鼓励士人,大明建国之初就颁布士人限土免税之政,此政也确实算得上是德政,可惜了……士人是如何对待朝廷的恩典的,区区一个举人,最多只享有四百亩土地的免税权,可举人名下土地可有低于千亩的!

那些多出的土地,举人可曾主动缴纳过一文钱的赋税!没有!身为儒家读书人,当知礼义廉耻,礼义廉耻都没了,也敢说自己是圣人门徒!

士人们心安理得的占着国家的便宜,还想方设法的去占更多的便宜,最后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每年的税收越来越少,为了保证财政用度,朝廷就只能增加赋税,将本该是士人缴纳的赋税强加到百姓的头上,于是万民日子越发艰难,可士人们不会管这些……

士人在出仕之前别管是不是平民,当士人有了功名之后,就会心安理得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曾经和自己一样的平民百姓,这叫什么?这就是忘本!

免税是鼓励之德,可那些想尽一切办法都要谋取私利,心安理得去损国而肥己的士人又有什么资格和脸面来享受这份德政!”

“张璁!你也是儒家读书人,如今说出此等之言……”

“那又如何!”不待别人说完,张璁便是一声怒喝:“本官乃儒家读书人不假,但本官更是大明之臣,是百姓之官,本官比你们更清醒!如今天下,学校多如过河之鲫,新学读书人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涌现。

这个天下早已经顺势而变,早已经不是儒家一家独大,没有通过科举便步入仕途的官吏多到数不清,身为儒家之臣,非但没有丝毫危机感,却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何其愚蠢!

儒家士人读圣贤书出仕,满肚子道德文章,一脑子的圣贤经典,更该知道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更应该清楚,什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惜太多的读书人忘了!

忘记了自己的理念,忘记了自己未出仕之前的抱负,更是泯灭了胸中的浩然正气,彻头彻尾沦为国家之蛀虫,本官倒是想要问问,这些官员,这些儒家读书人可配得上国家之德政!”

“好一番冠冕堂皇!张璁,你自己家中有多少良田免税可自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张璁洒笑道:“本官在一个多月前听闻此政之后便派人回了乡,族中土地仅留两千亩,多出来的土地已尽数发卖!”

大殿之上再次肃清,狠!

张璁竟然果断如斯!

要知道身为进士官,在大明拥有两千亩地的免税权,而新改土地之政,超过两千亩就会加税,也就是说在土地新政还没有确定之时,张璁就已经果断做出决策!

以实际行动来响应皇帝的新政号召!

这说明什么?说明身为副议长的张璁已然料定就算议会吵翻天,就算天底下所有的免税阶层全部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反抗皇帝的土改新政!

再看看这议会的议长和副议长们,这一个多月以来,除了今日张璁疾言厉色外,其余几位可曾发表过什么意见?

没有!

他们已经认了!而满殿叫嚣的议员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就是一个个跳梁的小丑,或许以后也会成为土改新政路上的祭品!

一想到这,叫嚣的议员已是浑身冰凉,不少身躯甚至都开始微微轻颤。

有意义吗?有价值吗?

人都是有私心的,都希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都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都清楚什么是弓射出头鸟!

官绅一体纳税确实是触及了天底下所有免税阶层的核心利益,所以他们不甘,不想屈服,想要反抗,想要裹挟舆论,想要造成天下群潮汹汹,想要凭借大势扭转乾坤!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所有人齐心协力!

然而现在看来,齐心协力就是个笑话……

七名副议长虽然只有张璁发声,但其他六位的沉默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大佬似乎已经都选择了妥协,那还怎么玩!

难不成要死谏!

死谏要是有用也就算了,可有用吗?看看成为笑柄的陆完……

翟銮冷冷的看着这一幕,他为这殿中议员感到莫名的悲哀!

士人免税,说白了就是儒家读书人免税,至于以前庞大的免税团体还有宗室和勋贵,现在呢?

超过七成的宗室勋贵被弄去了海外,剩下的在大明根本就待不了多久,家族都去了海外,大明的土地难不成还能带走?

所以土改政策的最大阻力早就没了,还剩下个儒家……

儒家,现在还有多少纯正的儒家人?

科举新制,说起来是以儒为基,以杂为辅,可实际上是什么,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心知肚明。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寻常的读书人对抗不了大势,那就只能顺应,顺应的结束就是本来打算坚守的立场被一点点撕裂,儒家的基本盘被一点点蚕食……

大明的六七品官员还有多少是纯粹的儒家人,七品下的还有没有儒家人!

几十年之后呢?

儒家……还有纯正的儒家吗?

不要忘了,新学读书人哪怕步入仕途都是不享受免税权的!

如果皇帝选择再过上一些年再对免税田动手,那时候又会是什么局面?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天下齐心,可倒海翻江,然而人心怎么可能会齐……

翟銮之所以会觉得悲哀,是觉得儒家人之愚蠢,觉得他们面对大势,明知不可为还偏要为之,这要是面对家国大义,那么就算慷慨赴义,那还算得上是铁骨铮铮,还能名垂青史,可现在算什么?

以私利来损国,最终死了,那就算死,最终也只会被钉死在耻辱柱子上面,永世不得翻身。

多么简单,多么浅显的道理,偏偏这些人就不懂,何其悲哀……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张璁。

议会上的一切不可能瞒得过皇帝的耳目,那么张璁今日所为,就是来日踏上人臣之巅的基石!

届时,他又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