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击

大明征服者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击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击

“陛下说的是……”

朱厚炜手指敲了敲桌子道:“司法乃是国家社稷安定之根本,民间之人岂有权力窃取国家之权柄,那么巡捕衙门必须要设置到乡,民政部分也必须到乡,朕决定在各乡镇设立巡捕所,设立乡衙,乡衙正印八品,称为知乡!”

“臣遵旨。”翟銮舒缓了口气,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不是不能接受,也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负担。

“大明各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草菅人命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百姓不懂法,他们不懂得利用法律当做保护自己的武器来抗拒强权,所以大明要普法。

让各乡学必须增设法课,如此可以让百姓知道基本的律法,一旦再遇到这样的事,也不会任由他人摆布,还有从即日起,任何乡老族老都不得动用私刑,否则不管是对还是错,立斩不赦!”

“臣遵旨!”

“下去忙吧。”

翟銮却没走,而是起身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先前老臣在议会和几位副议长商讨一些事,发现大明目前遇到的些许问题,不得不重视。”

“说来听听。”朱厚炜有些好奇。

翟銮正色道:“陛在大明大力发展基建,发展工商业,还组织了数以千万计的移民,而且还实行了土改,那些名下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纷纷低价抛售土地,百姓因此而受益,然而有一些地方因为移民较多,豪强抛售的土地更多,再加上百姓可以做工从商,寻常百姓之家已经出现土地荒芜的现象,在老臣看来,这不得不妨,一旦民众都觉得从商做工来钱更快,而土地产出不多,完全可以靠做工的银子来买粮食的时候,只怕会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

朱厚照来了兴趣,毕竟他对于老弟的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是极其佩服的,而且大明也确实在这一连串的改革当中变得更加强盛和富足,现在翟銮说的这话,似乎改革改出毛病来了……

朱厚炜则有些无语……

这种情况让他有些始料未及,诚然,工商业的兴盛必然会对农业产生冲击,这也是当年太祖皇帝为何会抑商的根本原因,怕的就是大家都去经商赚钱,最后出现无人重地的局面。

后世也是一样,农村里面的年轻人有几个是愿意待在村子里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地的钱,一年到头能有多少,而出去打工一年能赚多少?

但是后世有机械自动化,可以承包土地,种地还有补贴,所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如今的大明想要照搬后世那一套,几乎不存在半点的可行性。

这确实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问题,大明的工业体系现在只能算是雏形,如果到了以后遍地是工厂的时候,年轻人选择打工来养家糊口,是必然会出现的事。

如何解决?

哪怕朱厚炜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人几百年的眼光,可一时半会也没想到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巨大的隐患……

待翟銮离开御书房,朱厚照看着冥思苦想的老弟笑道:“怎么,遇到困局了?”

朱厚炜感觉老哥在幸灾乐祸。

“皇兄有办法?”

朱厚照连忙摆手道:“你可别开玩笑了,让咱上战场抡刀子砍人,咱二话不说,可让咱想这些,你可真看得起我。”

朱厚炜苦笑道:“其实这事,我以前就想过,毕竟这是工商业发展会带来的必然趋势,但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比如纺织业,原来一户人家的女子摆弄一台老式的纺织机,然后纺出来的布就能养家糊口,可现在呢?

现在一台新式纺织机抵得上以前几十台纺织机的生产效率,而且更加轻便更加易于操作,那么就会让无数的纺织作坊破产,这就是工业进程发展所必然会出现的代价。

土地其实也是一样,商人逐利,百姓也是一样,毕竟从商有利可图,做工的产出要远远高于土地产出的时候,那么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去做工,这是难以避免的。

各家各户只想着种几亩地能够保证自己一家的口粮,或者甚至连地都不愿意去种,想要凭借做工得来的银子去购买粮食,如此一来,土地便会荒芜……”

朱厚照连忙打住道:“得,得,你可千万别说了,说的咱脑壳疼,直接点,你告诉咱遇到这事咋解决就行了,毕竟大武朝人口更少,土地可不少,要是也给咱来这一出,咱不疯,你侄子也得疯……”

“这事吧,其实在当前也不复杂,毕竟大明还有庞大的人口移民计划,移民越多,大明的人口压力就越小,需要的粮食自然也就越少,所以这事在二三十年内,就算工商业再如何发展,也不会对土地开垦产生太大冲击。

至于大武,人口相对而言更少,土地更多,那么别说二三十年,就是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忧。

但有些事留给子孙没什么意思,因此在我看来要解决此弊,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承包制,就是让百姓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包出去,由承包商统一种植,那么承包商可以靠庞大的土地数量来赚钱,百姓也能从土地当中解脱出来,按照承包合同收取包田费,国家按照正常取值来收取赋税。

这三点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承包商,因为只有包田的这些大户能赚到银子,他们才会愿意去承包,要是赚不到钱或者赚的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去承包。

而承包商的成本是什么?除了雇佣人力开垦、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外,还有赋税和地租,现在的杂交稻一亩算五石的产量,按照一石的赋税,两石的地租,那就还剩下两石。

也就是说这成本必须要控制在一石最多一石五以内,一亩田能有一石左右的收益,一千亩可就有一千石,我相信愿意承包的包田大户还是不会少的。

但是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天灾,这个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来保护包田大户的切身利益,否则遇到一次大灾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或者白吃几年的辛苦,谁还愿意承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