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手眼通天 > 第253章 让流言飞

手眼通天 第253章 让流言飞

作者:暗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2:47

第253章 让流言飞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消息的传播速度总是极其惊人。

不到半日,夜里爆发的一连串杀人案便轰动京师,闹得家喻户晓,一时甚嚣尘上。

从市井百姓,到豪门显贵,朝野无不在密切关注此案,却又不同于往日的热议话题,大家都嗅到危险的气息,只是竖起耳朵,探听着外界流言,不敢明目张胆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出现在杀人现场的供状,是本案最能看出端倪的突破口,同时也是让人感到震惊乃至惊惧的焦点,里面蕴藏的信息太过可怕,字里行间,隐隐在指向某人,却又未明确道破,耐人寻味。

这就是任真的高明之处。

他并未立即杀掉核心元凶,而是由表及里,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给世人呈现出连贯周密的逻辑顺序。这样,大家不仅能明白死者的被杀之因,更能循序渐进,引导着他们的好奇心,一步步揭开谜团。

眼看真相快浮出水面,最焦急的自然是罪魁祸首,任真这种遮遮掩掩的翻案手法,就是要让女帝备受煎熬,不得不抢先杀人灭口,从而落入他的彀中。

借刀杀人,本是她的惯用伎俩,任真这次却要还施彼身,以最阴险的方式实现复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辩得清真伪黑白。通过供状里丝丝入扣的合理陈述,他们渐渐意识到,或许那上面写的是实情。当朝两大逆案背后,其实是庙堂权力更迭的阴谋争斗。

策划阴谋的胜利者,正是如今高高在上、执掌天下的当权者。以累累尸骨铺平道路,真相原来如此残酷。

想明白这些,世俗在为两位冤死的忠臣惋惜之余,更对当前的朝廷感到心寒,敢怒而不敢言。

皇城外传得沸沸扬扬,在皇城内,京兆府、刑部和大理寺的一干官员已尽数到齐,等候觐见女帝,禀报这起特大杀人案的详情。

作为御用机构,琅琊阁和雪影卫也在殿外候旨,随时准备全员出动,应付流言四起的乱局。

经过长达一天的朝议,最终,女帝圣躬独断,绕开所有办案部衙,将查案之权交给雪影卫,命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揪出幕后凶手。

当然,夜里早有决断,这只是在群臣面前演一场戏而已。

两日后,雪影卫上奏,宣称查出真凶,并列出一份合谋名单。得到女帝的默许后,这群鹰犬便使出看家本领,在京城里展开大规模缉捕。

雪影卫嗜杀,以残酷著称,名声狼藉。他们一出手,城里顿时人心惶惶,居民们提心吊胆,生怕遭受牵连,沦为这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雪影卫的动作很快,一大批官吏迅速锒铛入狱,被扣上谋逆同伙的罪名,即日当街问斩。令人发指的是,连那些官吏的家属也没能逃脱,全家老小一概处死,不留活口,血溅菜市场。

杀人案的死者,不过才十六人,而追查出的凶手,却足足有数十家,处斩者将近千人,这是一场何其血腥的屠杀!

为防止真相泄露,事后再有人翻案,雪影卫宁枉勿纵,不惜滥杀无辜,这残忍手段超出了任真的预期,也再次唤醒世人对当年的记忆。

任天行谋逆案、高澄谋逆案、北海檄文案,当年三大案爆发时,女帝也是大肆诛杀异己,血洗朝野,令北唐臣民闻风胆寒。

今日这场血案,名义上是铲除高瞻同伙,情形与当年何其相似。世俗虽无法证明高瞻是冤枉的,那些供状也是假的,但通过现在女帝的强势回应,再次加深了对她的认识。

看似温和可亲,如沐春风,微笑面容后,却藏着暴戾狠绝的心肠。斩草除根,赶尽杀绝,这才是她真正的面目。

事已至此,人们已不敢再关心真相。即便知道真相,他们也无力改变什么,只想祈求风波早早消散,让女帝的雷霆怒火平息,让京城尽快恢复正常。

然而,某些人注定不愿忍气吞声。

女帝大开杀戒,让任真倍感愤怒。他原以为,面对重重舆论压力,她应该有所顾忌,不敢恣意妄为,没想到,这个女人会如此疯狂,竟视近千条人命如草芥。

他感到愤怒,所以再次反击。

那天夜里,在叶无极临死前,任真赶去见最后一面,从外公嘴里得知,叶家当年保留了不少信件,足以证明一干人犯下的罪行。

当时,他答应叶无极,会收留表哥叶天命,将其护送出城,同时作为交换,他必须要得到所有证据才行。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叶无极对当年的罪行心生悔意,答应了任真的条件。于是,任真按他提供的地址,迅速拿到那些遗留的信件。

如今,女帝指鹿为马,把高瞻拉出来当替罪羊,妄图颠倒黑白,他其肯罢休。

他跟顾海棠誊抄旧信件,写成无数份,然后连夜散发出去,如雪片一般,展开传单轰炸,遍及长安城所有角落。

第二天清晨,当市民们醒来,推开门时,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证据满满的信件。夸张的是,甚至连雪影卫刺客的家门口,都被塞满了传单,即使想收缴摧毁,哪还来得及。

整座长安城,都沦陷在任真疯狂的传单攻势里。这一次,不再是循序渐进,娓娓道来,而是和盘托出,一股脑倒出真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元本溪苦心编织出的谎言,顿时不攻自破。

这下,真相彻底大白,蒙尘多年的冤情终于得以昭雪。

开国伊始,兵权掌握在忠心耿耿的任天行手里,效忠于太祖皇帝高觉。皇后武清仪等人企图篡位,但无法逾越任天行这道屏障,便合谋捏造出一系列伪证,构陷任天行,令太祖信以为真,这才下令围剿任天行,夺回兵权。

绊倒庙堂的最大障碍后,还有高澄这座大山挡在前面,女帝依然无法窃取大权。即使她派人杀死太祖,凭高澄的贤王名望,势必会被北唐士子拥立,继承皇位。身为皇后的她,依然无法得逞。

于是,她串通高澄麾下的幕僚,趁其奉旨出巡时,假借襄王名义谋反,攻打皇宫。此举一箭双雕,不仅铲除高澄的威胁,而且里应外合,重伤太祖,为她的继位埋下铺垫。

这两人含冤死去后,纵观北唐朝野,再无人能跟女帝朋党抗衡,权力完成更迭。

太祖病发身亡后,东宫无储君,襄王已死,庸王又昏庸无能,除此之外,再无正统皇室血脉。于是,武党顺水推舟,将武清仪扶上龙椅,君临天下。

时至今日,这两桩血案同时揭开,就意味着,所有北唐臣民都已明白,女帝武清仪登基,根本不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而是一场瞒天过海的篡位阴谋。

当今皇帝,实为窃国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