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五百二十五章 绝望之城(八)

带血的麻糖 第五百二十五章 绝望之城(八)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五百二十五章 绝望之城(八)

离开唐公馆,一回到第78军军部,宋希濂即以电话命令所属各部队严密戒备,以掩护南京卫戍军长官部渡江。

入夜后,唐生智带着随从,坐上小车离开唐公馆。

唐公馆,一片狼藉,随处散落着纸片、物件。

在唐长官小车离开之后,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从楼上到楼下,再到地下室,一个个身形飞快地奔跑着,他们提着汽油桶,往成堆的文件上泼洒汽油,往门上、家具上泼洒汽油,一时间唐公馆内外散发着浓烈的汽油气味。

很快,唐公馆楼上楼下、地上地下燃起了一堆堆火焰,随处窜起长长的火苗。

随着一阵慌乱的叫喊,卫兵们窜出洋楼,很快便集合在一起,匆忙地离开,直奔挹江门而去。

一把火过后,唐公馆面目全非,但仍然矗立在南京城。汽油燃烧过后,一缕缕青烟缓缓升起,一堆堆灰烬闪烁着火星,地面上飘着半张、小半张没有燃尽的纸张,甚至还有些许散落的完整文件。墙壁上挂着的军事地图一动未动,这是南京的城防图。

洋楼里的零乱,告诉后来者,这里曾经的慌乱、恐惧与匆忙。

长江,现在是一条生死线。城内的人,江边的人,都想越过这条生死线。

挹江门的戒严,让出城的通道变得愈发狭窄。那个没有被封堵的城门洞口内,缠满铁丝网的拒马靠得非常近,仅仅留下了一条小径。拒马之后,便是36师的官兵,一个个如临大敌,把步枪顶在了肩窝上,禁止任何人的进出。

第36师城防部队接到了命令是护送长官部撤离和警戒,对于唐生智司令长官的口授命令,他们却是丝毫不知。这样,对于几支按照唐长官口授命令撤向挹江门的部队,还有其他想浑水摸鱼出城的部队,他们一律禁止出城,这样便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对峙。

拒马警戒线外,有士兵的叫骂声,有百姓的哭喊声,求生的**、恐慌的心态、愤怒的声音交织在这里,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嘈杂喧嚣之下的绝望氛围。

激烈的枪声、爆炸声,一直在持续。

这声音,告诉挹江门门前的人们,还有人在为这座城战斗,还有人在为这座城流血,还有人在为这座城拼命。

时间一秒秒过去,枪声、爆炸声似乎越来越近。也许这只是焦急的人们内心的错觉,也许拿着枪支的日本人正在逼近。

挹江门外,到处都是溃兵和百姓,他们现在内心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活着。要想活着,就必须渡江到对岸。

撤退到江边的中**人,有的拆除房屋的门板,有的向屋面扔出了手榴弹,只是希望取下一点木头,借以制造木筏用来渡江。一番忙乱过后,一只只各式各样的木筏驶离这片死亡地带。然而,在他们刚刚清晰地看到江岸,刚刚看到活着的希望,对岸便窜出一串串长长的火舌,闪出一朵朵刺眼的枪焰。

随着枪声响起,一个个即将抵达彼岸的中**人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便栽倒在冰冷的江水里。

原来,长江北岸的浦口一线,是胡宗南第一军扼守的防线,沿江的守军并没有接到南京守军撤退的命令。而此前的命令,便是不准南京的人员擅自过江。那么,镇压擅自脱离前线的部队,便成了守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漂浮在江面上的**士兵一个个内心再次充满了绝望,一边拼命骂娘,一边放弃靠岸,只能任由木筏顺流而下。然而,他们全然不知道黑暗的下游,还会不会有什么未知的危险。

中山北路,车流、人流混杂一起,黑压压的如潮水一般涌向挹江门。

挹江门内拥挤不堪,警戒的哨兵时不时地大声喊着:“不要挤!不要挤!再挤,就开枪啦!”

这种警告一次次重复,似乎早已没有了作用,完全阻挡不了拥挤的人流。

在随从参谋和特务排的护送下,副司令罗卓英艰难地走出了挹江门。

当他一脸铁青地路过中山桥的时候,第36师212团团长熊新民知道警戒任务已经完成,下令通信排拆除电话,作好撤离准备。

下关码头和长江北岸的浦口码头原来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仅需四十五分钟。几天前,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为了实践“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为了向南京守军表达死守南京的决心,命令交通部把下关到浦口的渡轮全部撤退到汉口,还命令各部船只一律收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下关码头当下陷入了无船可用的困境。

海军码头,停靠着一只船。这只船,是周斓参谋长几日前私自留下的一只船。如果不是周斓私下的行动,还不知道南京卫戍长官部该怎么过江。

在罗卓英上船后,唐生智知道还剩下佘念慈副参谋长、廖肯处长还没有来,便命令船只继续等待。

南京城,爆闪一团团火光,响起一阵阵惊雷,升起一柱柱黑烟。看着眼前的阵势,唐生智心焦如焚。黑暗里,他的眼光中除了焦虑,还有些许懊悔、惊惧与无奈。每一记爆炸的声响,犹如惊雷在他的心房响起,直炸得他心惊肉跳。这一声声爆炸,让他知道南京的陷落就在眼前。想到逼近的日军,他的内心受尽了煎熬。

煎熬之中,唐生智一行苦等一小时,仍然没有等来佘、廖二人。想到南京的局势,唐生智不得不下令开船。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撤离后,教导总队、第87师、第88师、第74军以及南京警察,一起拥向挹江门,争相出城,互不相让,城内极度混乱,一度与第36师守门部队发生冲突。

唐公馆会议结束后,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先行撤退,所部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谢承瑞接到撤退命令已近深夜,当他率部撤退到挹江门时,城里城外已是人满为患。谢团长屡次负伤,加上连日作战,身体极度虚弱,在挹江门狭仄的通道里被失控的人群冲倒,继而遭受踩踏不幸身亡,一员猛将就如此悲壮殉国,年仅33岁。

当晚9时30许,宋希濂对所部下达撤离命令,为避免挹江门拥堵,专门命令城内所部全部由金川门出城。宋希濂部此前控制的2艘汽艇和15只船只,有半数被友军抢走,为了抢夺船只,友军部队不惜枪口相向,甚至随意朝天对地鸣枪,宋希濂部的渡江行动也没有如愿以偿,有半数官兵未能按计划乘船渡江撤离。

让唐生智没有想到的是,堂堂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乘坐的小渡船,一样遭遇浦口守军的射击镇压,险些沉入江底。

直到唐生智一行登岸,浦口一线守军这才知道南京守军撤退的命令。

南京城内形势的变化,终于动摇了周掌柜留下的决心。就在他决定离开南京的时候,杨安带领残部返回,准备填饱了肚子与日军决战。

在周掌柜的劝说下,杨安决定和他们一起离开南京。为了打探挹江门的消息,周掌柜专门派出可靠的下人前往挹江门。

凌晨,得知挹江门可以通行。杨安、周掌柜一行便径直朝着挹江门而去。这一次,让杨安惊喜异常,他们在挹江门碰巧撞见了营长林振堂、根叔、吕文生、孔小庄。

出了挹江门,周掌柜带着大家直奔中山路南边一个煤炭码头,周家在这个码头占有股份。

周掌柜带着众人来到码头后边池塘边,一个身材高大汉子走进池塘里,一番摸索忙碌之后,一只小划子浮出了水面,只是船仓里灌满水。

很快,又是两只灌满水的小划子浮出水面。

原来,周掌柜早就做好了准备,将划子船仓内灌满水,再加装砖石沉船,采取这种方式躲避过第36师对船只的收缴。看到这些,杨安才知道周家的厉害之处。

夜色下,江面上,不知道有多少自制的小木筏。

冰冷的江风吹来,众人先前早已汗湿的内衣,已经变得冰冷难耐。

小划子上,众人时不时循着枪炮声、爆炸声回望南京,那一团团大火,那一柱柱冲天的黑烟,还有江面星星点点的火光,让死里逃生的每一个人都百感交集。

眼看着,北岸越来越清晰。突然,江面上冒出一个声叫唤:“救命!救命!”

“有人!”杨安喊道。

“船已经坐满了,不能再上人啦!”财迷知道自己的娃娃连长心善,见不得死人,便大声提醒道。

“快靠岸了,我会水,下去把他救上来,你们划船带着我。”

“不行!水太冷,会死人的!”财迷大声叫喊。

话音未落,杨安已经取下了身上的家伙,脱下了棉衣。

财迷拉开了枪栓,准备给那抱着木头的家伙来上一枪,只有这样便能制止娃娃连长的愚蠢举动,却没有想到刚刚打开保险,却听到“扑通”一声,连长已经从船舷滑入水中,船体随之摇晃起来。

抱着木头的家伙命很大,在杨安和众人努力下,终于爬上了小划子。救人的这一阵子,划子摇摇晃晃,着实把大家吓了个半死。

杨安跳入江中,先是感觉刺骨的冰冷,接着感觉到浑身皮肤灼热,在他推举那家伙以后,身体却被那家伙慌乱之中蹬了一脚,身体沉下江面。

杨安呛了一口水,随着脑袋沉入水面,内心变得慌乱起来。就在这时,江面之下不知道是什么漂流物撞向了胸口,一阵剧痛传来,他的意识随之模糊起来。

看到杨安沉了下去,财迷惊声大叫:“杨安!杨安!”

随着财迷的叫喊,大家都注意到江面。良久,都没有看到杨安浮出水面。

“连长!连长!”

“连长!连长!”

“杨安!杨安!”

……

江面上,传来一阵焦急而揪心的呼喊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