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120章 左右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120章 左右手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120章 左右手

来到这个世间大半年,终于能在重要的奉天高层中有了一些话语权,张汉卿仍不满足。他鼓动老爸,要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后世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中情局”、“军统”与“中统”的作用与007的种种传说,深深地在张汉卿脑海中打下烙印,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他的决策。

这年头在军队里是讲究资历的,他虽然是张大帅的儿子,却也没有信心在27师里插手。怀着时不我待之慨,他急切地要握有一定的权力。搞行政、军事都是要资历的,自古以来硬被捧上去的职位是坐不稳的。要打下自己的一片天下,需要另蹊捷径。

借着军政分离、军警分离的良机,他要建立自己的嫡系力量了。在决定解散密探队的前夕,他对张作霖说:“奉天是关外要地,各路人马都把手伸向这里。父亲只有一个陆军师,警察队伍也只是初建立,这样的力量自保都嫌不足,遑论在奉天有所作为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掌握着一支地下力量,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像汉武帝的锦衣直指、三国时曹操和孙权都有自己直属的特务机构、唐代有内卫、宋代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清朝的血滴子。就连袁大总统都设立了一个‘京师执法处’,只是能力差了些,不然也不会有蔡锷将军逃出生天之事,大总统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凄惨地步。密探队虽然解散,我的意思还是要成立一个这样的机构,当然要控制在自己手里。”

张作霖深以为许,他是粗人,但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不然,他也不会效仿“京师执法处”在奉天搞了个“密探队”。虽然自己对汤玉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政治野心有所不满,并在张汉卿的蛊惑下解散了密探队,但并不代表他否认这支队伍的作用。

前段时间还听孙烈臣说起冯德麟意图拉拢二十七师中的一些中层军官未成之事,当事人因为拒绝了,也没当回事,自然也没举报。不过如果其阴谋一旦得成,战场倒戈,伤害非同小可。如果自己有这么一支力量继续存在,只怕有小心思者会不得不掂量再三吧?

前提是绝对忠于自己、组织健全能当大任。

所以他颔首说:“你能有这份心思确实难得,知人知面不知心,防着一手也是必要的。不过,”他有些犯难地说:“这个职务如此重要,交给谁才放心呢?汤二哥刚刚卸了兼职,赞尧要是兼任,不是打二哥的脸吗?杨参议肯定不行,他管得事太多了;辅臣倒是可以,于珍也行。”

辅臣就是张作相,时任27师炮兵团长,绝对的亲信;于珍是张作霖的卫队长。由他们掌握新密探队既可靠也让人说不出话来。但是这是张汉卿的意思?

“呃”,张汉卿汗如雨下,敢情这个便宜老爸完全不懂我的心啊!这个人不就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吗?你以为我跳上窜下除了一心想为你早一天控制奉天局面外,就没有一点私心吗?情报工作,非绝对心腹不可为之,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现在在奉天可是光杆一个,抓点权力就这么难?再说现代情报系统的铺垫,舍我其谁?

张汉卿就是想亲自做点什么整天只是参谋出主意,还没有自己的私人力量呢。军队,目前无法插手,就在特务机构方面下点功夫吧。

“情报班底的组建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有些隐秘的事情也不能被外人道,这个权力不能被别人拿走。父亲身边的老人不是没能力,而是他们都掌着一些事,再把这个交给他们就不大合适了,否则汤二叔就第一个跳起来。我的意思是,这个机构可以先交给我张罗着起来这样他们没什么话说,再说反正开始也只是个空架子,也没什么困难的。”张汉卿腆着脸,主动为自己要权。

“哈哈哈”,张作霖放声大笑,对他的这个长子的有些痞气的直白,他很欣赏。在他粗犷的土匪大脑里,不怕你要权,怕你没想法。张汉卿虽然年纪小,但这段时间以来表现优异简直可以用奇异来形容。建立一支可以媲美京师执法处的地下力量是个全新的事业,非有标新立异的大脑不可。摒除张汉卿的年龄因素,他确实是个很好的候选人。

“新密探队交给你?”张作霖还是不习惯“情报机构”这个新名词。他徐徐说:“这还真是个大胆的想法!你觉得以你现在的年纪,能做好吗?能服众吗?”

张汉卿觉得要努力争取下:“情报机构是个全新的事物,如果只是做些缉私查盗的工作,奉天警务处的警察们就能胜任。但如果是要做机要、情报、监查工作,我想我知道它该怎么做。至于能不能服众,我做的本来就是秘密的工作,低调才是王道,要他们服做什么?”他概括地说:“情报机构就像拉开的弓,引而不发才最可怕。这样一支利器,我不希望再由军中的老人掺和进来,哪怕他们对父亲忠心耿耿,还是要让他们有敬畏之心的好。”

张作霖虽然没有学过帝王心术,但长期在政治、军事斗争中也摸索到一些掌握人心的窍门。张汉卿说的不错,最重要的权力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来得可靠,只是,张汉卿的年纪?他有些犹疑说:“交给你自然是放心的。只是你年纪太小,我怕做不来。”

见戏有门,张汉卿趁热打铁,他嘿嘿笑说:“这个事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又很简单。情报机关,无非是渠道广、沟通快、做事密。反正我现在事不多,就先按照密探队的职能招一批人把它做起来。既然是秘密机关,也就在私下做做,也不会有人质疑我的年龄吧?我身边正好有一批人可用,谭海、高纪毅、朱光沐都没有挂职,先帮我撑起来。又不是上阵打仗,汤二叔能做的,我不信做不来。”

张作霖对张汉卿一连贯的表现也很满意,而且终究自己的事业要交给他,现在趁趁手也好。再说这是私下里的一支力量,行与不行都由自己说了算,也少了外界对张汉卿如此年纪便身居高位的质疑,便爽快地说:“这个情报系统就由你一手组建吧,人手由你招选,有什么需要,找你直接找你孙叔,优先调配。”

在27师里,孙烈臣才是张作霖的铁杆亲信,和张作相一样对张汉卿很好。

按照张汉卿的意见,张作霖授权张汉卿全权负责成立了“奉天将军署情报统计局”,简称“奉情局”,以整合情报资源,监察军政形态。张汉卿总负责,担任名义上的局长,直接向张作霖汇报,这也是后来“人民党中|央调查部”和其后“国家安全部”的前身。

由于财力物力人力均不足,张汉卿的构想是先以奉天省城为主,边招募骨干,边训练人手,在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架构后再在各区县扩张。与此同时,重点攻坚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长春几个要点。

高纪毅由于在北京的表现不错,深得张汉卿满意,于是作为其副手随之担任第一任“奉情局”局长助理,并协理日常事务,其实就是常务副局长的职位。他在正史上就是张学良的警务处长,忠心耿耿是特点,现在也只是提前培养而已。

张汉卿亲力亲为,订定了“奉情局”的组织架构:一局六课六站。并有入职前的誓词:“我们无处不在,做督军署的剑与盾。”这也是奉情局招募新人的传统,后来并入人民党后,誓词中的“督军署”就变成了“人民党”。

一课为奉天省城特务机构,主要负责中枢机构的机要安全。与张作霖卫队的职责不同的是,这支队伍为地下作业,明面上奉天军政高层(主要是张作霖)的保卫工作还是由他的卫队来执行;

二课为通讯安全机构,负责电台、电话、书信之窃听与反窃听;

三课为行动组,负责暗杀、绑架、偷窃相关事宜;

四课为特勤组,负责保卫奉军高层要员的安全;

五课为监察组,负责局内人员的纪律与忠诚;

六课为对外联络组,负责与政|府、军队、警察等机构的沟通。

除了这六课,像京津、大连、长春、哈尔滨以及奉天省城都是重镇,各设一个站。

当“奉情局”在“大帅府”侧低调地挂牌成立时,时人都认为是少帅的心血来潮,没有人会想到它后来竟真的成为张氏父子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就像它历经十年一直静静地立在“大帅府”左侧一样。

为了弥补奉情局三课行动组力量不足,张汉卿还通过张作霖,把二十七师中最有名的特务连调出来,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对外称特战大队,负责一般军队无法胜任或不便出面的工作,直属张汉卿调遣。不久后,他从熟识的东北老讲武堂中挑出部分中下级军官为基础扩编成立营级规模的特战大队,使他拥有了一支特别的部队。

这是张汉卿借鉴现代特种部队的作用而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军事思想的萌芽,现在,代理营长是谭海。谭海职级不够,但已经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咳,先用着吧。

张作霖左手握着警棍,合法地镇压着他想镇压的对手;右手握着黑枪,非法地威慑着有异议或潜在有异议的敌我。警察与特务,是张汉卿得以最快融入奉系高层的助力。明面上,警察,与军队一道,正式成为老张的左右手;但是张汉卿却相信,“奉情局”才是能与警察匹敌的那一只手。

不管怎么说,有些本是历史上两年后或者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张汉卿提前进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