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250章 府院之争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50章 府院之争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250章 府院之争

大张、小张能够在奉天大干快干,完全不理会中|央的态度以及一些利益受到影响的势力的反扑,与他们实力很强特别是手握重兵有关。

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当你了解这估时期北京的变故,你就可以了解张作霖与张汉卿所选择的时机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而不单纯是交了狗屎运。

因为现在中|央大乱,没人顾得上关外一隅了。

袁世凯临死前,对徐世昌、段祺瑞执手呜咽道:“按照,由黎卿继任总统,你们要好好辅佐他。”可能是有感于此,当在川作战的张敬尧等将领致电表示愿推举段祺瑞为总统时,被段祺瑞断然拒绝。此事被外人知晓后,举国一片赞叹之声。

当时,袁世凯戕害约法,解散国会,民国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今有一个宽仁谨厚的黎元洪担任****,有一个正直不阿的段祺瑞主持内阁,又有国民党和进步党共处国会,宪政实现已依依在望,全国上下对此表示了一致的乐观。

自从老袁殡天,原副总统黎元洪火线继位。自即位那天起,他和国务院总理段祺瑞闹得就很不愉快。史上记载段祺瑞请黎元洪回来当总统的过程是这样的,很有喜剧感,媲美后来美国演员卓别林的哑剧也不逞多让,有史为证:

“段祺瑞进得门来一言不发,往这一坐,行礼,连着三鞠躬。黎元洪一看赶紧回礼。两人坐着喝茶,半天谁也不说一句话。

黎元洪揣摩段祺瑞来意必是请自己回去当总统,但段祺瑞不说,就这么相对无言坐在这儿,要按现在说都有半小时。段祺瑞站起来告辞,黎元洪送到府门口,段祺瑞一回身,‘副总统的事您找我’。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来请你当总统了,你当总统就行了,副总统的事您就别操心了。

黎元洪马上问一句‘为什么?’这不光是总统府的事,大权在国务院。‘那国务院的事呢?’

段祺瑞一扬眉,‘有我呢’,转身走了。

黎元洪也明白,这是请我出来当傀儡啊!可是这种情况由不得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这样黎元洪稀里糊涂地被段祺瑞请出来,当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任职典礼特别简单,就在东厂胡同的家里,段祺瑞带了几个手下,开了几台车把黎元洪接走了。”

可想而知,做总统的黎元洪日子一定不好过。果不其然,段祺瑞实行的是内阁制,总统是虚衔。而在黎元洪心目中,总统应该是像老袁那样,和美国类似的“总统制”,他不接受“虚君”。

黎元洪当过湖北军政|府都督,自己也觉得窝囊,人家也笑话他是“床下都督”,讽刺他在武昌起义时以清廷湖北都督身份被起义人员从床下抓出来。但是他反应挺快,在群龙无首时摇身一变,又成为起义后掌握湖北大权的“首义都督”了。这个事既是他的耻辱,又是他的资历。

那么他真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了,他也想有所作为。想干吗呢?按照皿煮法制政体建设中华民国。他主张扩大国会权限,以抵制段祺瑞的专断独行。

段祺瑞则指挥麾下的研究系反对省制入宪,主张缩小国会权利,改两院为一院,以迎合皖系军阀**的私利。

双方在国会制宪等问题上的分歧日益严重,导致两人很快就在政见下较量了起来。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第一件事,黎元洪当总统之后,南方护**说,袁世凯为什么复辟呢?手下有“十三太保”支持他复辟,得严惩这“十三太保”。

黎元洪刚要下手惩戒这“十三太保”,没想到国务院来求情了:这段芝贵您给免了吧;李鸿章他侄子也来求情:您把严复跟刘师培给免了吧;国民党那边也来求情:免我们这边的两人吧,他俩不是真的支持复辟,那都是安排的卧底…

唯一和其他人抱不成团的关外张作霖也被张汉卿一番表演成功地“洗白”,以及各方政治派系都来求情,最后不能惩罚包括杨度在内的这些人,等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黎元洪这才认识到,想跟当时各种复杂的政治派系打交道太难了,他手里没兵权,所以没有实权。

实权在谁手里呢?在国务院总理段祺瑞手里。段祺瑞把黎元洪请出来就是让他当傀儡的,黎元洪不甘心当傀儡,你想想两人能不闹矛盾吗?所以闹出很多有趣的事来。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因为段祺瑞力主要选徐树铮担任。

按理说,国务院秘书长和总理交集最大,所以段祺瑞即使选择亲信徐树铮也没什么。但是徐树铮是个恃才傲物的人物,他奔走于府院之间,处处越俎代庖,以前就为袁世凯所厌恶。不过不管黎元洪怎么不满,徐树铮多么跋扈,段祺瑞就是喜欢并始终信任他,这也是民国官场的异数。

被逼着继总统的黎元洪听说仍任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马上就表示:“我怕这个人,总统可以不干,但绝不与人共事!”他让带话的总统府秘书长张国淦说:“请你告诉总理,一万件事我都依他,只有这一件事办不到!”张国淦不好实话回答,转向北洋另一元老徐世昌意图转圆,徐世昌于是劝他说:“我以为一万件事都可以不依从他,只有这一件事必须办到。不要怕又铮跋扈,芝泉已经够跋扈了,多一个跋扈的,不见得更坏些。”

好吧,徐树铮管国务院的事,张国淦作为和他接触最“亲密”的总统府秘书长既然没意见,那这事就算了吧。好歹自己是总统,与国务院秘书长的交集并不多吧?

偏偏段祺瑞并不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总理,大小事务多委之于秘书长徐树铮。这让素来讨厌徐树铮的黎元洪有了更多与他交恶的“机会”。有一次,徐树铮拿着一份委任状请黎元洪盖总统印,黎问起其人的履历,徐竟然回答道:“现在实行内阁制,总统您何必多问!我很忙,您还是快点盖印吧!”黎十分愤怒,对左右说:“我本来不要做什么总统,你看他们眼中哪里有我!”

而段祺瑞对徐却每每纵容,有一次徐以辞职要挟黎元洪,段祺瑞竟为其说情,说他“为人耿介,不屑妄语”云云,甚至于说“凡徐所为,本人愿负其责。”黎元洪等听了,都觉寒心。因此,最初的府院之争,与徐树铮有很大关系。

还有,段祺瑞规定,总统府的各种信件,包括总统私人信件,得先送到国务院来,然后再拿给黎元洪,等于他先检查一下。黎元洪知道了很恼火,但无可奈何。黎元洪也想网罗人才、精兵猛将,比如他想请梁启超当总统府秘书长。梁启超这名气大呀,一个月给开2000块现大洋,这可是一大笔款项。结果呢,梁启超看出来了,黎元洪是个傀儡,我跟你也没出息,一拖再拖。等段祺瑞出面请梁启超到国务院,梁启超欣然同意,把黎元洪气得不行。没办法,自己没有实权。

黎元洪为对抗徐树铮,乃聘请一样霸气纵横的丁佛言为府秘书长。丁佛言与黄远生、刘少少并称“报界三杰”,笔锋锐利,又素喜打抱不平,如今乃利用报纸为黎元洪张目。徐树铮则以牙还牙,创办与之抗衡。于是府院之争,竟然成为报端的花边新闻,搞得天下皆知。而黎段二人也日渐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后来竟至事事必反,为争而争。张汉卿晋升少将之争议,就是黎元洪在职权范围内恶心企图依附段祺瑞的张作霖。

矛盾激发迟早的是,就缺一个引子了,这个引子很快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要不要对德宣战呢?最初是黎元洪主张与德国绝交,因为他的老朋友美国参加了对德作战,要求中国与之采取一致行动对德宣战,并答应借给军费,黎元洪表示同意。

段祺瑞起初是深信德国必胜的,到后来在张国淦的游说下,段祺瑞又变成了一个极端的反德派,极力主张对德宣战。而日本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

这样,中国若参战必有利于日本,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黎元洪为了与段祺瑞相反,硬生生地转变为亲德派,竭力反对宣战。

什么政治理念,在他们眼里都是儿戏!

黎元洪主张不宣战有理由啊,他认为以我们这个国力、兵力,拿什么跟人家打?段祺瑞主张宣战,为什么?他攥着兵权,他一宣战,以后部队的地位肯定提高啊。当时黎元洪不同意,也很强硬,我总统不同意。

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如果妥协,局势只会更加恶化,几无再翻盘之力了。所以段祺瑞即使要以国会的名义压他,黎元洪也不同意。笑话,国民党和南方的地方势力是黎元洪的依托,国民党议员在国会人多势众、拥有绝对多数,靠投票来分输赢,段祺瑞输定了!

这个时候段祺瑞想了个办法,他把各省的督军都招来了,就是各省的军事领导人,组成个督军团进北京,想用外力给黎总统施压。没办法,研究系、进步党和北洋督军是段祺瑞的基础。由于研究系进步党在国会的议案屡遭否决,老段只有在枪杆子上下功夫。

现在用得着老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