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323章 妥协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23章 妥协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323章 妥协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历来是谈判的不二法门。只是,现在的谈判日期有点紧,而且交谈的语气有点像最后通牒…因为据各种消息,日本军队在国内已经整装待发。作为苏俄特使,优林有足够的消息来源证实此事。

他已经在内心同意了张汉卿的要求,但是还是要为其它东西争取一下:“少帅先生,您应该明白,在罕奇海岸有许多我们俄罗斯民族的公民,对他们的安危,我们政|府不能不有所顾虑。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很担心他们未来的处境…”

张汉卿用满带嘲讽的语气说:“担心?优林先生,您多虑了。”

他想起不久前才发生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那被鲜血浸透的江面,那面对刽子手无助失魄的惨叫和杀戮,就和他同龄。沙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采取的灭绝人寰的屠杀政策,导致原本人口众多的远东领土上,华人的数量急剧减少,为的就是让新来的俄国移民数量能够超过当地原住民,以在发生政治变化时拥有主导权。

人口学里有一个理论:一旦某地区某外族移民占比超过了10%,将直接改变该地区的生态与话语权分配。最新的例子是前不久伊斯|兰移民对欧洲、尤其法国的巨大影响。

但是俄国人不甘心于这种“少数存在”,他们要在遥远的远东落脚,需要是绝对数量的人口。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西伯利亚的气候并不适合大规模移民,而且俄罗斯民族也不愿意不远万里到这里生活,想想一下今天俄罗斯为了振兴远东经济,还以免费土地为诱饵招徕其欧洲部分的移民便可知。

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虽然俄国控制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新领土,却面临着“异族”人群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万一有什么变故,这些领土得而复失并不意外。

所以它一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在1861年后,俄罗斯向远东大规模移民,以提供路费、安家费、粮食、农用机械及减免税赋等条件鼓励民众扎根尚属荒凉的远东地区。

另一方面,就是用驱赶、杀戮等办法让原住民离开这片领土,或者干脆以种族灭绝的方法净空,宁可万里无人烟,也要保证该土地的“纯洁性”。海兰泡等惨案,就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由此民族结构发生剧变,1881年俄罗斯族开始占主体优势,达57.9%。到1916年时,比重上至82.31%!

于是,就这不足一千万的人群,控制着接近中国领土面积的地域。尽管在其后因为劳动力不足、其远东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近邻中国的东北部分,但它宁可从朝鲜招募劳工,也不想让就近的中国参与其远东开发,其意思是明显的,那是防着一手。

现在老|毛子以保护“其”土地上的居民为由,要和张汉卿谈条件,这与日本人动辄“保护”其公民、“寻找”其失踪士兵从而深入中国腹心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更说明移民的作用。

张汉卿接着用充满热情的语调向优林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文明同化了无数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最后形成了中华民族。我们的民族性是包容的,是内敛的,是不具有侵略性的。我们中华民族在领先世界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来没有对外族有过种族灭绝这种恶例来达到占领这块土地的想法和做法,我们用的是仁、是恕、是道、是和平。这一点,优林先生千万不要把它与其它民族,特别是沙俄曾经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孽相提并论。

此前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民众,像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一样,如果愿意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够和中国其它各族民众一道生活,我们是用最大的善意来保证他们享有和其它民众相等同的权利和义务,视他们为国民的一分子。

如果不愿意呆在中国,我们会准其自由离开,允许其财产变卖,绝不阻拦。如果不愿意加入中国而又仍然想居住在当地,我们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实施绿卡制度,给其永久居留权。

不知道这些办法,能不能打消优林先生的疑虑?优林先生还有什么想法,只要在承认领土归还中国的前提下,我们都可以谈。”

似乎不经意间,张汉卿向他透露、或者说是通报了一个结果:“需要让优林先生知道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吉林边境的安全,吉林边防军已经奉我的命令在防川一带集结,一是防范日军可能的登陆,二是为了接应从庙街撤走的中国在远东侨民。这些侨民很多人都生活在远东,对俄国的风土人情都有相当了解,我的计划是将他们临时安置在罕奇地区,他们必能与当地俄民生活得融洽。”

优林气苦:这是先斩后奏啊,都已经决定了,这个还有什么谈论的?他无奈地说:“我会把您的提议向我国政|府汇报,为了说服他们,我需要少帅在中东路的权益上作出让步。我们可以承认中东路的主权是中国的,但要拥有一半的管辖权,或者延续租借权。毕竟,为了建设这条铁路,俄国花费了巨额的资金。贵国用武力收回中东路并赶走护路军,已经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难堪。”

中东路已经是张汉卿的彀中之物,也是他发展东北经济的重要倚仗,好不容易收回,他会傻得再把它分出去?现在到手的,就将是自己的。他深知历史走向,赶走远东干涉军要四年,然后又是大饥|荒,苏俄喘过气也需要五年之久。而且其后苏俄对华的基调便是“和平”,虽然有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被迫而为,但它未能形成对华的绝对优势是一方面。不信有了他,东北在这五年期间没有质的飞跃!到那个时候,怕它何来?

他两手一摊,很光棍地说:“优林先生,我不介意你对外宣称拥有中东路的一半主权、管辖权或者租借权的任何一个,只要你敢!前几天日本的星野中将还打算以打击贵方的借口要取得中东路的征用权,但被我驳回,理由就是这条铁路是我国的。我相信日美等干涉国非常乐意有借口染指这条铁路,所以,您想好了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后果吗?”

优林知道,即使现在苏俄新政|府从中国手里重新夺回中东路的控制权,它也无能为力继续持有,反而会给美日等国介入提供炮弹,其结果仍然无法保有。但是让他放弃这个摇钱树,他又非常舍不得。怀着这种且行且珍惜的心理,他向张汉卿提出,能否在中方拥有完全主权的基础上进行中俄共同管理并保有俄国的股份?

这个要求其实是合理的,因为毕竟是在俄国的支配下建设的北满铁路和哈长线。这条线对俄国远东地区的繁荣、交通的便捷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们舍不得也很正常,毕竟到嘴的肥肉要让给别人,谁都肉痛。

但是张汉卿不会仁慈,现在是中国从俄国获得好处最好的时候,过期不候。具体的什么时间记不得了,应该就在今年的这个时候吧,为了在远东打开缺口,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愿将中东铁路及租让之一切矿产、森林、金产及他种产业…一概无条件交还中国,毫无索偿。”

对方的底牌尽知。

多么好的机会!只要当时的中国政|府能够顺势接腔,一分钱不要就美美地稳拿这个东北亚最重要的交通线,哪还有后来的什么事啊!遗憾的是,中国政|府到1920年3月才获得此次宣言内容。当再派人接触后,危机大减的苏俄虽重申“放弃以前夺取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永久地归还中国”,但要求中方“为苏俄需要签订使用中东铁路办法的条约”。可见其在中东路问题上已收回“无偿归还”的承诺。

机会只在一刹那!

别看苏俄现在似乎默认了奉系的占领,那只是它底气不足!等到缓过劲来,以老|毛子睚眦必报的性格,难免不会刀兵相见,再生事端。历史上的中东路事件,不就是因为自己的这副躯体在和苏联人谈崩了翻脸导致的?好像中国是吃了大亏的,中东路也因此重新恢复到俄据时的状态。

所以必须要在此时有个结论,各让一步合情合理,不出点血是不行的。他退后一步说:“中东铁路归中国政|府管理,这是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但是考虑到具体情况,为了中俄友好的大局,我们同意中东路所负各国政|府及外商之债,由中国政|府完全负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