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48章 用实力说话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48章 用实力说话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848章 用实力说话

凭着几年来使用及建造飞机的经验都是中国航空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于技术都是共享的,西安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发这个时代完整意义上的客机,并要做大做强。在传统工业和交通已经慢了一拍的情况下,中国会凭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再度辉煌吗?

张汉卿铁了心要以空军的发展抵销日本在海军上的对华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在建造空军能力上下了血本,先后从苏联、美国进口了若干飞机并作了大幅度改装和仿制,这其中有著名的美国道格拉斯DT型鱼|雷轰炸机(中国改装后即命名为“鱼轰-1”)和苏联支持的ahT-1轰炸机(中国改装后即命名为陆上型的“轰-1”)。

这中间,张汉卿特别关注有机会成为对付日本庞大海军的利器鱼|雷轰炸机“鱼轰-1”的发展。

DouglasDT是双座单发双翼舰载鱼|雷轰炸机,乘员2名,使用450马力的“自由”12缸活塞发动机。装备有1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载弹:1枚834公斤(1835磅)重的航空鱼|雷。机身为钢骨结构,中段之前覆盖铝质蒙皮,中段之后覆盖布蒙皮。

张汉卿喜欢它是因为看过大片《珍珠港》,被里面鱼|雷炸军舰的场景所震惊。只要这样的一枚鱼|雷直接命中,庞大的战列舰即从中腹断开。要是有若干这样的鱼|雷对准小日本的军舰,那30年前的甲午之耻?

它的441Km的航程看起来很短,但是只要形成战斗力,保护中国200公里以内海疆的安全是绰绰有余的,现在的张汉卿还没想到要进行远海制空权的争夺。饭毕竟要一口一口吃的。

它的技术性能也许今天看来不值一洒,但是在当时,算得上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机型了,虽然美国很快就用新式的飞机来代替它了。

由于这是美国取自英国的改装机,而且很快被淘汰,所以在中美关系升温的当口,作为应付日本在亚洲的威胁的钳制工具被引进给了中国空军。

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这样飞机的能力,歼-1型战斗机的批量服入现役给飞机制造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升级机会和改进能力,逐渐成熟的飞机制造厂将此款舰载型的弄到陆地上改装不是困难事。

因为有很好的飞机工业家底,中国很快就生产了性能相近的仿制型的武器。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合在一起,每年的建造数量将近300架。到此岁末已组成战斗机联队3个、轰炸机联队2个、及一个运输机中队,有了近300架各型作战飞机。

飞机虽然少,但飞行员却有近3000人,还有专门培养飞行员的学校三座,分别设在秦皇岛、西安、南昌。这是中国在为未来储备人才呢。

一个已经建好的鱼|雷轰炸机大队交给海军渤海舰队,连同归海军建制的水上飞机,自此海、空军完全分家,齐头并进。

海军也不落后:中国海军目前重要的支柱性武装力量水上飞机已经装备了2个联队又两个水轰-1中队及2个侦察机中队,共288架;渤海、长江、华南三大舰队水面舰只,特别是驱逐舰、炮舰、鱼|雷艇的数量都有了几何倍数的增长,渐渐地能够具备了作为近海防御能力的力量;

此外中国第一艘完全自造的潜艇也即将下水,与之配套的鱼|雷、深水炸|弹、舰载火炮建造等一系列军工产品也都有了突破,这一切都有赖于中国民国初期两大著名的造船厂上海江南造船厂和福建船政局(即福建马尾造船厂)的造船实力。

上海江南造船厂一直到穿越之前都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它的实力并不弱:曾经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

这批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

在1869年,这里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

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

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就是由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在这里制造成功的。

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有时想想,旧中国真的并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一穷二白”,有案可藉的重要的中国第一个有: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

肯定后来者的功劳,并一意味着一定要否定前人的成就,实事求是地说,民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底子虽然不好,但并没有像后来宣传的差距那么大,当然,经过战争的洗礼,再以后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人民党的领导下,看得见的军事实力在提升,看不见的潜在力量的增长更是惊人。张汉卿用他超前的意识,给古老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再度崛起的蓝图:

经济投入,由于有东北农业开垦的底子,加上水利设施的兴建、拖拉机的广泛使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能力空前暴发。中国粮油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合资成立的几个化肥厂已经在东北普及了使用,普遍使粮食提高到了200斤每亩。

由于大有利可图,东北各地都扩大了耕种面积以及垦荒力度,耕种面积从2亿亩到目前的3亿亩,只用了10年时间!

按说当初有600吨黄金的底子,又有这么好的地理条件,经济就是年增长率百分之百也不是难事。但是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汉卿把大部分财政投资于短期内难以见成效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业上。

水电站、电话公司、精密机床厂、大型造船厂、火车机头制造厂、汽车厂、发动机制造厂、飞机厂、大型水利设施、大规模铁路网…这些见效慢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项目在只争朝夕地赶着上马。

大学、技术学校、研究所、实验室、五年制义务教育(东北开始九年制)…这些花大钱高投入的项目也在列入各个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中大放异彩。张汉卿要的不是突击般的gDP增长指数,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国之术。

中国这么大,不可能都靠买;先进的技术,不可能都靠引进。

不同于后世的改革开放,民国政|府现阶段的任务是放在释放中国隐藏在民间的生产力、扩大内需以使各个行业齐头并进。国力还很弱,能保住外国商品不向中国倾销就很可以了,别想着赚外汇。

有工业拖拉斯集团在手里,有各地政|府控制局面,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外国产品进不来。“中国造”产品因此有机会在实践中改善,为中国的工业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底子不是没有,甚至还很可观,只是在“万马齐喑”的旧社会被埋没了。还好张汉卿将这种底子发扬光大了。在此一时空,渐渐恢复元气的中国涣发了青春,重新屹立了起来,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根据现代史对于国家大势的评价,当一个大国在传统强国的夹缝中崛起时,爆发国家间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只有50%。当一个大国崛起的同时另一个大国在衰落,那么战争就在所难免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增大,其战争的风险也在大大增加。

只是,这场战争从何而起呢?因为张汉卿的强势加入,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不是使中国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既然历史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偏转,再来一次九??一八应该是不可能的,但会是在哪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