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93章 退意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93章 退意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893章 退意

缴了个军旗比击毙个大佐功劳还大几倍!不管其它战场上的人民军信是不信,反正刘二旦立功受奖是真的,因为他已经被全军通报表扬,外交部还为此专门开辟了对日宣传专线。

这让各个战场的人民军激动不已,于是每次战斗,都要细细地寻找是不是有军旗在内。虽然后来没有再发现有军旗,却因为各部的细致,清理战场非常干净,这是纯粹自发的。

不过对日军影响是巨大的。麻生联队全军覆灭,连带着联队旗也被缴获,对日本的打击远比张汉卿想象的为重。第5旅团长为此三番五次要剖腹谢罪,安满钦一师团长也向参谋本部发了篇长长的电文,详细说明了军旗丢失的前前后后。

若不是战争还在继续,他是一定要被褫夺师团长职务的。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战线的日军不得不把军旗放在釜山以策安全。所以从这天起,朝鲜战场上的日军是没有军旗的…

日军之所以重视军旗,因为它是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最高物化形式。矫枉过正,以至于最终分不清战争本质是胜利而不是保住军旗了。

在正史上的1939年夏,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和蒙古国边境,爆发了苏日诺门罕之战。从8月20日苏军发起进攻到30日停火,10天时间内,关东军阵亡了1.8万人,第23师团和第7师团大部分建制联队都被彻底歼灭,日本陆军遭遇到了自成军以来最惨重的败仗。

在此情况下,日军仍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死亡攻击,为什么呢?原关东军老兵、日本作家五味川纯平在其所著《诺门罕》一书中写道:

“听说第64联队等被歼后,关东军和第6军最担心的不是山县武光联队长等人死没死、怎么死的,他们最担心的是军旗是不是完全烧掉、有没有落入敌手。关东军在这之后又调集了第2师团、第4师团和其它直属部队,企图来一个大反攻,军旗下落不明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军旗成了他们的一大心病。”

9月24日,日军终于在747高地发现了第64联队山县武光、独立野炮第13联队伊势高秀两个联队长的尸体,还发现了尚未完全烧毁的第64联队的军旗,从旗手的衣袋里还发现了军旗的菊花御纹旗冠。

这一发现,使第6军和关东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士兵死了多少,而是军旗:最令他们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是军旗是否落入苏军之手。因为对他们来说,丢失军旗是关东军的奇耻大辱。更重要的是,丢了军旗也就意味着丢了自己的面子。

关东军计划的“二期作战”也好,“战场清理”也好,其中的一个潜在的因素,或者说是说不出口的目的,就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军旗。

而参战的日军第7师团,由于师团长园部和一郎中将对这场鸡蛋碰石头般的战事没有信心,事先要求所属联队把军旗都留在了驻地齐齐哈尔。虽说3个联队也没剩下几个兵,但为此,第7师团大大地庆幸了一番。

中国人可能觉得这是可笑的小事。那么必须说到另一件事:除军旗之外,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另一个物化形式是所谓“靖国神社”。为何战后一代代日本首相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执着参拜鬼魂?因为它是一枚被封存的“精神原子|弹”。

只要供奉着这颗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大和民族的“理想之花”必然会重新绽放,日本人必然会让健忘的人们重温它昔日的面目。

2008年初,中国旅日电视人李缨独立制作的纪录片《靖国神社》在日本公映屡遭停映风波一事,已充分说明“靖国神社”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属于极力维护、不可触碰的精神敏感区。

既然日本是一个注重形式和细节的民族,中国人就要对此予以关注,因为这里面有可能埋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正史上战败后投降的日本不惜一切要保存“天皇制”,将其作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唯一条件。在中国人看来换了哪个当皇帝还不一样,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保存下来“天皇制”对日本人是多么强大的精神支柱:

有了它,日本就永远不会成为西方那样的皿煮国家;在外力强制下制定的“和平宪法”,也很难说不会被重新修订,何况日本近代以来向来以翻云覆雨、诡诈偷袭,不按游戏规则出牌而着称。中华文化输入日本,日本从来是重“术”轻“道”,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兵法、权谋和三十六计。

所以,不要轻易相信日本现在是“和平国家”的说法,孙逸仙、鲁迅先生当年盘桓于日本时感受到的和平气息也很浓。

1913年孙逸仙在神户向日本民众演讲时,还热切冀望崛起的日本能成为“东方王道的干城”,但后来的日本不但突破了孙先生不做“西方霸道的鹰犬”的底线,干脆以其特产的军国主义霸道成了凌|辱中国最甚的急先锋。

1945年日本是战败了,但像“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样的中国成语典故,日本人总是比中国人体验更为深切。

不过很可惜,他们碰到了一个比日本人更熟悉日本人的中国人,张汉卿。

他在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贫穷、落后、孱弱的旧中国快步走向新中国的路途中不但成功地让中国人活得有奔头,还顺带着打断了日本人的脊梁。第3军败而复胜,临津江边数千具尸体可以做证。更关键的是,这一仗在日军的心目中有个不停止的阴影,那就是人民军的火力,太猛了。

久迩宫邦彦王司令官无法理解,一个联队竟然在人民军的打击下没有焚烧军旗的时间,这是什么样的节奏!他开始对战事的结果悲观了。这么一个好的计划,集三个师团的力量,竟然不能歼人民军大部,反而被其反败为胜,这个仗还怎么打!

要知道这三个师团算是日本国内一流的主力部队了,无论从装备还是人力都是日本最好的。而对方只是36个军中的普通一个,真正的5个主力军才刚刚在东、西海岸和日军交手,但初步回馈是,相当难缠。

第一次,久迩宫邦彦王司令官萌生退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