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239章 家丑不可外扬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239章 家丑不可外扬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239章 家丑不可外扬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缺德冒烟的公孙胜!

欺负老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直截了当的找爷们报复啊!

有心无胆的鼠辈。

冤有头债有主,找李逵报仇自然最好,可问题是,都被打怕了,谁敢去找李逵的晦气?

公孙胜也想啊!

可问题是他面对李逵,根本就不是对手。找帮手也不见得是对手,不得已之下,才只能用了这等让人不齿的计谋。

其实李逵已经猜到这玩意的心思,指不定是为了替揭阳镇的这帮人报仇。揭阳镇的穆氏兄弟,折了一个;李氏兄弟重伤了一个,能不能活还不知道;张氏兄弟可能会残了一个。可李逵也猜不明白,这揭阳镇的混子,什么时候和郓州的东溪村人搅和到一起了?

说起来,这个公孙胜还是晁盖的兄弟。

难不成,东溪村如今都已经开始结交天下的好汉了?

倒是李家庄的人鸡飞狗跳的闹腾起来,却把李清父子吓得够呛。躲在庄子寨门口,不知道是该迈腿进呢?还是干脆撒丫子跑,先保住性命再说。

耳畔还有不少僧道的呼喊赌咒,但李逵根本就不在乎,两耳不听不闻的,遇到有僧道扑过来,他一脚能把人踹背过气去,如同破布一般落地,扑倒在地上不知死活。迎面走向李清的那一刻,别看李清如今颇有产业,可面对李逵的这一刻,扑面而来的无穷压力,顿时让他腿肚子打颤。

“李逵,某是来唤我儿回去的。”李清尴尬的将手中的长刀插入刀鞘之中。

“见过四叔公。”

李利德作为长辈,自然开口没有问题:“李逵,得罪了这些僧道,对李家的名声可不好。这帮人虽说平日里没什么本事,搬弄是非,蛊惑乡间愚妇却有些本事。惹恼了他们,这些人背地里传是非也是一等一的恶心人,能不要撕破脸皮,还是最好不要撕破脸皮。”

“四叔公,你可不知道,前些日子三叔公要续族谱,就是这些个道人蛊惑的。”李逵气地只瞪眼,要不是公孙胜早走了。要不然,他非让这小子后悔活着。

李利德倒吸一口冷气,续族谱的事李清不清楚,他是知道的。说三叔公是鬼迷心窍也不为过。别看三叔公精明,但都是小聪明,是谋生的智慧。并没有筹谋家族百年气运的能力,他的经验和才智,走到如今的地步,已经是到头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山里的老头子,再有眼力,能和士大夫家族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吗?

这次被骗也算是给了三叔公一个教训。是无奈之举,穷人咋富,很多人连走路都不会走了,这不是故意编排人。原因也很简单,高阶层不接受他们,低阶层,他们瞧不上了。标新立异又没有能耐,邯郸学步自然惹人耻笑。

“哎,但愿三哥能想开点吧!”李利德无奈道。

这一点李逵倒是一点也不担心,百丈村的人天生都有一种将天大的事抛在脑后的本事。这可能源于他们以前恶劣的生存环境。生老死别,总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猎户生活,确实磨练整个家族的神经条。就算是李逵张口说要造反,恐怕大部分族人回去第一件事不会去琢磨能不能成功,而是去磨刀。村子里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行动派。

没想到如同凶兽一般的李逵竟然还懂礼数,这让李清父子顿时松了一口气。至少,他们之间不会闹出冲突。因为一旦冲突起来,李清估摸着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护着他爹逃跑,自己被李逵捶打一顿;拦着李逵,让他爹想跑,自己被李逵按在地上捶打。

“清叔,不知李云怎么惹到你了,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李云找他求救,李逵早就想到了。就李云大大咧咧的性格,早晚得露相。只是李逵想不透的是,李云露相的时间也太快了。

就他去县衙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李云就暴露了。

李清有点支支吾吾的难以启口,最终还是对儿子的关心占据了上风,询问道:“李逵,我家李云读书……哎算了,县试之前就让他住在李家庄吧,你们师兄弟也能互相帮衬些。”摆明了李清不想说,多半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让他面对李逵这个不算是外人的同族晚辈,也没脸说出口。

踌躇了一阵之后,李清还是忍不住问:“不知道李云下场,解试可有希望?”

李逵翻白眼撇了一眼李清,你儿子啥水平你能不知道?

这一眼之后,李清瞬间心凉了七八分,感情自己家的傻儿子,连天下第一的苏轼都管教不了吗?

知子莫若父,当爹的李清顿时不敢问了,借口家里有事,拦着还想再看看孙子的李利德匆忙离开了李家庄。

“说吧,你小子到底又做什么糊涂事了,把你爹急的都想清理门户了!”

听李逵的口气,似乎早就知道李云要倒霉。李云心中暗恼,大家都是同门,你就良心过得去?

李云懊恼道:“原本挺好,我爹看到我带着一车的书回来,那叫一高兴呐。都准备摆席面招待左邻右舍了,也不知道怎么就赶上了,我爷从车上抽了本书下来,还真别说太邪性了,那本书老爷子不识字都看懂了?”

李逵冷不丁笑起来,他觉得李云这小子也够倒霉。也不能怪卖书的商人。李云要的书数量大,但有一条却很难办到。

每本书都不能是重样的。

想想也是,要是李云买了两千本论语回去,估计他爹和爷爷也要发飙。

李云自顾自的说起来:“我就纳闷,卖书的硬是在书里塞一本《麻衣神相》算几个意思?我又没打算去做算命的营生。”

“后来,老爷子和我爹发狠了,发动全家将书都一本本的翻开了。都是新书,没一本翻动的痕迹。所有的书就我带回来的三本书是旧书。我总不能说自己在师祖跟前学了两年,就学了两本书吧?和他们说不通!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卖书的好。”

线装本的书籍,拿来之后,是需要自己裁开的,要不然,有些内容看不到。李云说到这里,颇为无奈,神情萎靡。

这话倒是在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有时候会一本书翻来覆去的学,比如说《礼记》,学上几年也不为过。可问题是李云的父亲李清是捕头出身,爷爷更不是读书人,自然不会想到这一出。问题还出在李云身上,他要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买了一车子的书,他家里人也不会想到这些。

但是李云很快就心情缓和了过来,他发现不光是自己倒霉,百丈村的李家也倒霉了。

可惜的不是李逵,但也给他莫大的安慰:“二哥,家里似乎不太平静,是否出了事。”

“收起你这幸灾乐祸的表情来。”李逵将公孙胜蛊惑三叔公的事一说,李云顿时沮丧的发现,他还是得和李逵站在一边,族谱要是被篡改了,他也要跟着倒霉。

回家之后万事不顺的李云咬牙赌咒道:“等爷们中了进士,将这干贱道都发配了。”

一脑门子官司的李逵也没心思去打击李云,就你这样的还敢说中进士?做梦去吧!

有失必有得,李云虽艰难到有家不能会的地步。但是对他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他爹和他爷爷对李云的科举期望会下降很多。

原本,在沂水县读书的时候,李清对儿子的期望是解试成功。然后经过他运作,在县衙找一个书办,书吏的营生。这对于武夫出身的李清来说,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光宗耀祖了。可随着李云的运气逆天般的投入苏门,李清对儿子的期望也水涨船高。一个解试身份,衙门里清闲让人尊敬的书吏已经满足不了当爹的对儿子的期望。

按照苏轼在大宋文坛的超然地位,自己的自己既然成为了苏门的徒子徒孙,岂能做一个书吏了事?少不了个贡士的身份,就算是进士及第也敢想一想的美事。可如今,闹了这么一出之后,李清彻底认清了形势,他估计对李云通过解试都不抱希望了。这小子只要能够过了县试,他还是李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好在如今李家富足了,只要李云能通过县试,运作一番之后,进入衙门做书吏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毕竟周元还是李云的师伯呢?只要周元点头,李云还是能够混入衙门里,当上书吏。

想到这些,李云就忍不住兴奋。

再说李逵,他也要准备县试,但在之前,他先要找李全问清楚胖春的事。

原本李全整日要是在家等着开饭,就是在院子里练武,再不济,就是在李家的工坊里帮忙。可是李逵找了一圈之后,竟然没有找到李全。

没找到李全,却找到了大郎李达。

俩兄弟见面颇为尴尬,大郎是个窝囊的性子,虽不是三寸丁,也不算长相奇丑无比。可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优点,就够呛。

而且在家里还不受待见,不会说话,喜欢钻牛角尖……

连带着还经常被弟弟欺负。

看到李逵的那一刻,大郎确实有点腿肚子打颤想跑。可他一转眼想到,自己似乎没做错事,顿时淡定了起来。面对如今已经是读书人的李逵,说不羡慕是假的。可是自家兄弟都要嫉妒,也不是大郎的性格。

“李全呢?”

李达没想到自家兄弟两年没见,刚见面不问自己,也不问娘的身体,却问起了族兄。

当然,李全如今的身份和李家兄弟没什么两样,老娘张氏也把李全当儿子看。

可大郎还是感觉到一阵心悸和难受,嘟哝道:“兄弟,两年没见,你就不问问娘,也不问问我如何?”

李逵眉头有点跳动,看向李大郎的目光还是有点不善,这厮怎么就这么欠揍呢?

可问题是李大郎占着天大的理,李逵无奈,只好耐着性子问:“娘身体如何?”

“好着呢,如今娘心气可高着呢?最近去了舅舅家,估摸着过两天也该回来了。”

李大郎眉飞色舞的比划着,李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也感受到了钱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李逵接着问:“那么兄长如何?”

李大郎贱兮兮的抬起眼皮瞅了李逵一眼,随即又耷拉下脑袋,闷闷道:“我难受!”

“啥!”李逵掏了掏耳朵,还以为自己没听清。

“兄弟,我难受!”

李逵一脑门子黑线,他发现整个村子的人都变了,李大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总有本事让人在旦夕之间手痒痒的冲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