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650章 姑爷被扣了

遇到个蛮不讲理的老头子,李逵骂不能骂,打更不行了。即便是甩甩衣袂走人,也怕章惇这糟老头子躺地上,嘴角对他冷笑:“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不服不行!”

“章相,下官刚刚成婚,还在假期,娇妻盼郎归,您老不会不通人情吧?”

李逵认为这种状况之下,只能讲道理了。

但是讲道理的结果很不好,章惇冷哼一声:“要不要老夫将你娇妻接过来?”

见李逵不做声,章惇得意地笑起来:“小子,你就乖乖的从了吧。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那个娇妻和你青梅竹马,一两天不见面,不碍事。”

“我……”

李逵没辙了,朗声道:“章相,你不懂科学。”

“老夫是不懂,但是你懂就行了,甭废话,要是不写出个子丑寅某来……不,要是你不能让老夫满意了,你哪儿也别想去。”

章惇摆明了用身份压人。

李逵纠结道:“本官也是四品官,你虽贵为宰相,也不能蓄意陷害朝廷重臣。”

“我呸,有你这样的重臣吗?老夫刚才差点被你气死。气死宰相,你即便不去沙门岛,也是剥夺官身,永不录用的下场。”章惇气势汹汹的凝视李逵,丝毫不退让。之前被李逵拿话撩拨的欲死欲仙,这下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老头时机抓的很准。

说起来,章惇和李逵在性格上挺像的,他俩都是心眼很小,却总是要装出一副很大方的样子。

可真要是小心眼的时候,就像是咬人的王八,说什么也不松口。

李逵有点上头,见章惇一脸得意地捂着胸口,哪里像是要嗝屁的样子。可他真的怕这老小子躺地上装病危,然后李逵比当年被困白虎堂的林冲都要冤。

毕竟,这正堂里只有他和章惇两人,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好好的,不怀疑他怀疑谁?

更要命的是,李逵就算是和章惇一样,装出重病倒地的模样,也没有人相信啊!

无奈之下,李逵只好勉为其难的点头道:“章相,你可要明白,科学是很严谨的,没有经历过验证,都将是水中月镜上花,就不能成为技术的可能。”

章惇满不在乎道:“老夫不用这些印证,你只要将方略写出来,印证的事都会有人去做。大宋不缺好的工匠,更不缺能够做到极致的工匠,只要你写的方略靠谱,老夫敢拍着胸脯保证,就是装几个轱辘,不用牲口拉就能走的大车,老夫也给你造出来。”

装几个轱辘,不用牲口拉的大车,不就是汽车吗?

李逵倒是知道,可他造不出来,这玩意太复杂了,复杂到他的脑子煮沸了也不顶事。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李逵无奈,只好在都事堂中开始写。按理说他应该从如何制造火枪开始整,熟铁敲打成圆管,不断的敲打加固,最后变成枪管。但问题是,这种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大宋的铁太脆了。

铁脆的原因是大宋采用了规模化冶铁,最重要的是大量使用了石炭,也就是煤炭。

大宋开采煤炭量,已经初具规模。沂州也有煤矿开采。甚至在汴梁,百姓寻常的生火做饭,都已经用到了煤炭。但是冶铁,也用没有经过加工的煤炭,肯定会有很多杂质。导致大宋的铁产量很高,却因为质量不行,将武器的重量不断往上加。从而保证武器的强度。

最常见的就是二三十斤的朴刀。

这在唐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种武器,根本就不适合骑兵使用。单手轮不开,双手却太短。要是加长了,还得增加重量。

这也是导致,大宋好的刀剑,都是天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后续锻打的加工过程,让铁匠都绝望。还有就是加入自然界中存在的精铁,比如说陨铁。李逵的三尖两刃神锋,就是加入了不少陨铁,加上精铁,锻造成功的。

而唐代的冶铁,用的是木炭。

木炭没有石炭那么多的杂质,炼出的铁要比大宋好很多。但限于产量的问题,唐代的武器价格也很贵。

原本是想要写如何锻造火枪,因为材料的问题,让李逵几近奔溃。

不得已,从洗煤,土法炼焦开始写。

好不容易写完了一篇之后交给章惇,章惇老脸一黑,指着李逵给他的条陈,怒道:“小子,你糊弄老夫呢?石炭本来就是黑的,为何要洗?能洗干净吗?”

在汴梁,城外就有东西两个炭场,每日纲运往来的船只络绎不绝。对东京的百姓来说,煤炭和粮食一样,都是平民百姓最需要的刚需。章惇又不是来了汴梁就做高官,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也知道煤炭的用处,铁监也会采购数量巨大的石炭,用来冶铁。他当然也见过黑不溜秋的石炭,用人生六十年的经验告诉自己,李逵这厮绝对又糊弄他了!

甭管对不对,章惇当即将李逵好不容易写好的条陈仍地上,悠悠道:“重写,别想糊弄老夫,蒙混过关。”

李逵低头看着被团成一团的条陈,气地双眸充血,却看向老神在在的老头,一点办法都没有。把无知当性格,关键这老头还是宰相。李逵琢磨着,要是让章惇这等啥也不懂的老头子继续做宰相,大宋要完!

可心里这么想,但面子上还得给足了,只好低眉顺眼的给章惇解释:“章相,你有所不知,石炭寻常使用虽方便,但是火力不足,主要是因为石炭之中杂质颇多,导致炼出的铁不精。脆且容易出孔,这是凝练铁砂的重要一步。”

章惇狐疑道:“为何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铁监的官员也不见有人说过?”

李逵歪着脑袋,还真想起来了一本书上有过记载,说道:“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热,谓之炼火,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以餐啖。”

“这虽是前朝长安的一段典故,但足以说明,石炭在使用之前,需要煅烧去杂。”

章惇有点上头,怒道:“什么书上记录过,老夫为何不知?”

“前朝崇文馆校书郎康骈所著就有记载,就是刚才那段话。”

章惇还是觉得他不能轻信李逵,毕竟李逵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太大了,自己都被糊弄过好几次。立刻安排人去找这本书。

都事堂外是什么地方?

皇城。

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都是大宋藏书的地方,加上直秘阁,秘书省,宝文、天章都有藏书。找一本前朝的书难度虽有。但宰相下令了,有难度也要克服。

章惇和李逵两人大眼对小眼的瞪着,谁也不服谁。章惇不信李逵说的话,李逵认为章惇是鸡蛋里挑骨头,不懂装懂。

没想到,史馆的官员先来了,来的还是熟人范冲,看到李逵的那一刻,还挤眉弄眼的好一阵沟通,但让他失望的是李逵压根就不想搭理他:“章相,您要的书来了。”

康骈!

都对上了,章惇盯着书案上的书,顿时有点慌。假装毫不在意道:“人杰,真有石炭的典故录?”

“真有。”李逵没说话,反倒是立功的范冲却开口了,指着书中目录道:“石炭的典故就在这一章内。”

章惇已经在李逵面前丢脸了,还能在范冲面前丢个大脸。当即放下书册,冷冰冰道:“出去!”

范冲愕然,发现情况不对劲,臊眉耷眼的退后了几步,然后转身离开。离开的时候,嘴里还嘟哝着:“用人在前,没用了就揣,什么人呐!”好在他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旁人听不到。

等范冲走了,章惇这才翻找起来,很快就找到了李逵说过的那段话。一时间,章惇的老脸有点挂不住。他的进士也不是买来的啊!为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杂学,李逵却知道?

章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良久才期期艾艾的问李逵:“人杰,这是你看书看到的?”

章惇像李逵这般年纪,还在为中进士拼搏。这等冷门的杂书,他说什么也不会去看。可是李逵呢?

中进士的名次比他高,还看了这等冷门的杂书。

即便是心高气傲,睥睨天下英雄久矣的章惇,也架不住心虚起来。

李逵点头道:“章相,下官之前在皇城担任直秘阁,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都能查看书籍,章相你也知道,下官爱读书,在皇城坐衙的时候,每日与书籍为伴。”

一开始,章惇还认真的听着。可听两句,他实在听不下去了。李逵做直秘阁的时候,确实天天来皇城,也经常会摸出一册书来,但这货并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躺着睡觉的时候盖脸。李逵睡着了也不闭眼珠,别的就算了,要是不盖住脸,鸟屎落眼珠子里,他还活不活了?

章惇吹胡子瞪眼的怒斥道:“说真话!”

可真相是,这真的是李逵无聊的时候翻书看到的,真话让人不信,这是什么世道?李逵撇了撇嘴,无辜道:“以前听师祖说过。”

“子瞻看过这本书啊!这就对了。”章惇果然顺着台阶就下,连欧阳修读书都不如苏轼多,章惇面对苏轼的时候,也是要仰望的存在。输给苏轼,他不丢人。

章惇这才将地上的那团纸捡起来,摊平了,给李逵道:“继续写……”

期间,章授派人去给李逵家人传消息,李逵留宿都事堂。

可是让太师府的奴仆们一传,却变成了——姑爷被都事堂给扣住了。

得到消息的刘葆晟,宛如晴空霹雳,顿时吓得手足无措,还以为李逵要被下大牢了呢?

良久,才想出个法子,对管事道:“给姑爷送饭,记得整一只烤羊,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