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

事实证明,在做学问上,李逵的态度是认真的,主要是不认真,他真憋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出来。

《传习录》他看过,记忆太模糊了。主要是这本书太散,都是对话。说是对话,更像是回忆录,是王守仁的一帮弟子通过回忆,拼凑起来的集子。

这样的书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说到哪里是哪里。

好在儒家的书,颠来倒去就那么点东西。

归纳总结这事对李逵来说很不容易,但也仅仅停留在不容易上。将阳明先生的思想提炼出来,就是按照心学的四句偈语: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去琢磨,扩充,总是能够凑出几篇像模像样的文章,然后他心虚的琢磨着:虽不中,亦不远矣……

可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至少对李逵来说确实如此。

回到家中,李逵当即吩咐阮小五:“闭门谢客,老爷我要著书立言了!”

阮小五眼神中流露出惊恐的表情,但还是在大门口贴上了一张大大的字,上书两个大字——谢客!

而后院里,刘清芫带着两个同样身材没有走样,却被御医安道全认定了有孕在身的孕妇,聚在一起议论。

“老爷这是憋得慌了?”

“看着不像啊!他在延安府的时候整日像只大马猴似的上窜下跳,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去西夏国。”

“姐姐,你知道原因吗?”

刘清芫摸着并不起眼的肚子,眯起丹凤眼,若有所思道:“可能是憋着坏要害人吧?”

“老爷不会这么坏吧?”

张贞娘觉得刘清芫和聂翠翠肯定是对李逵有了不该有的误解,当即为李逵正名。

刘清芫摆摆手道:“你们也别猜了,一起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当三个有孕在身的傻女人看到李逵面色呆滞,双目无光,躲在自家后院的阁楼上,把自己弄的像是个被禁足的疯子的那一刻,惊吓不已:“老爷,您这是魔怔了?莫要想不开呀!”

就算是有青梅竹马之情的刘清芫,也从来没有见到过李逵如此狼狈。自从她认识李逵之后,这家伙总是闲不住。

李逵抬头,看到是自家老婆和小妾,没好气道:“老爷我在做学问,莫要打搅。”

说完,脑袋又耷拉进了书堆里。口中还念念有词:“孟曰:人善。荀子曰:人恶。善恶发乎于心,知善而行恶,知孝而逆行,非善非孝。行乃心之所属,知乃行之所为……善,大善!”

整了这么一句酸词,李逵立刻伏案疾书。

吓得三女不敢靠近,深怕李逵癔症了,连孕妇都不放过。

聂翠翠拍着越来越伟岸的胸口,一副被吓住了似的说道:“这大概就是读书人的疯癫吧?”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聂翠翠小时候就家破人亡,但也有过锦衣玉食的经历,可惜是将门,不知道读书人的奥义;张贞娘,父亲是禁军教头,恐怕也没机会见到读书人。她生活的那片坊市,都是武夫,长的最斯文的就是林冲了,可惜还是个武夫;就连正妻刘清芫,虽说见过几个读书人,但也不敢笃定,其他读书人是否都和她熟悉的大姐夫那样,穿着件儒衫,就冒充文化人。

紧接着,李逵连衙门都不去了,这等偷懒的行为,竟然在官场没有一个人对李逵不满。甚至皇帝也苦等着,时不时的问身边的亲信宦官郝随:“李逵的书写得了吗?”

“没听说啊!官家,要不让奴才去问问?”

“速去,速去!”

郝公公领命出宫,来到了保康门外。阮小五苦着脸对郝随道:“说不见人就不见人,我家少爷说了,不成功便成仁。”

郝随惊恐万分,苦劝道:“不至于如此,这是何苦来哉?活着岂不是更好,为何要寻死觅活?”

“人杰可有不妥当之处?”

阮小五回忆道:“除了脾气越来越坏,倒没什么变化。”

郝随闻听大惊失色,李逵的脾气之前就足够坏了,如今更暴躁,岂不是要失心疯了?急忙回宫复命,不久之后,太医院擅长治疯病的太医眼巴巴的赶来,却差点阮小五用棍子打出来,连滚带爬的逃似的离开了。阮小五还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振振有词道:“我家少爷没疯,也没病。”

不仅郝随,就连范冲。

马昱。

苏颂。

……

京城和李逵关系有点近的人,要么亲自赶来,要么派门人赶来。不过,很不凑巧,李逵都在发奋图强,接待他们都是阮小五。

才几天呢?

就都急着要催更,写书对于郝随来说,比憋屎都要难的多。他可想象不出来,李逵什么时候能将众人期盼的书给写出来。

可他也担心啊!

谁让郝随,郝公公是李逵的好哥们呢?

万一李逵写出来的书太次,让苦苦等待地人大为失望,岂不是要糟糕?

说起来,李逵不过是放了狂言而已。回到家里,查阅典籍,寻找思路,并没有任何狂躁的迹象。

可是随着之后几天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他心虚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偷偷摸摸的写不好吗,非要大张旗鼓,如今不成功真要成仁了。

好几次,阮小五在门口打发来探口风的人,李逵其实就躲在门房里。每每听到有人赞扬他的才华,期盼能够早日见到他的著作的时候,他总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他真有种轻松爬上了树,却下不来的窘迫境地。

直到此时,他老婆刘清芫也看出来了,李逵这是夸下了海口,却临了怕丢脸的心思作祟。

忍不住劝道:“夫君,你这样躲着不见人也不是个事,总不能你学司马君实,刨个坑将自己丢地下,一呆就是十来年吧?”

李逵摸着自己的脸颊,古怪道:“你也看出来了,很明显吗?”

李逵是个要脸的人,一两句话震慑人心,他肚子里有的是。可问题是,让他长篇论述,写出皇皇巨著,几乎没有可能。至少二十年内,想都不要想。这还得日日苦读的情况下。

好不容易凑了几篇像样点的文章。

李逵决心去找个嘴上有把门的,水平够高的人看看。

苏辙算了,这位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苏辙不仅不期盼他能够写出巨著来打压二程,却派着小儿子来训斥了他了一顿。虽说被训斥的人是阮小五,但李逵当时就在耳房里,听得真真的,一个字都没落下。恨得他当即掏出随身的小本本记上了年月日……

马昱?

这家伙住在璐国公府中,他去不方便,人多眼杂的,要是写地不怎么样,岂不是要散出去?

范冲?

行了,就他了。

黑不溜秋的小巷里,一个年轻人迈着东倒西歪的步子,傻傻地唱着:“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呕……”

立刻趴在墙根边吐了起来。

他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身后有个张开的麻袋,正在一步的靠近。只觉得脑袋突然被什么东西蒙住了,这才让他紧张起来。

可是嘴上也被破布堵住了,连喊话都喊不出来。

车辚辚而行,它听到了过桥的声音,也听到了过瓦子的巷子,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车突然停了下来,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扛着送进了一处府邸。

好不容易听到有人说话声,他吓得尿都快出来了。

当新鲜空气从麻袋口传来,口中的禁锢被彻底解开之后,范冲惊叫起来:“好汉饶命!”

李逵古怪的看着阮小五,他心说让他偷偷的,不要让人知道,将范冲,范老爷请来。没想到是这么个请法。

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逵也认了。当即压着喉咙道:“范兄,是我,李逵。”

“人杰,你这是做什么?”

范冲刚想说话,却立刻惊叫起来:“快送我去如厕,要出来了,憋不住了!”

大宋文人酒量都还行,喝着低度的水酒,如厕不便的话,很容易憋着。范冲就是这样,他能不尿在车上已经很不错了。

好不容易放松了身体,范冲这才埋怨道:“人杰,你这是闹哪出啊!”

阮小五急忙躬身告罪:“范老爷,是小人擅作主张。还请您老降罪。”

范冲这才抬眼看清楚,是阮小五,嗔怒道:“你小子够愣的,请人哪里有这等请法。不过你比你哥好一点,你兄长更愣,我得谢谢你没有给我后脑勺上来一棍子。”

“不敢,不敢!”

李逵挥手让阮小五离开,脸色紧张的摸出数本折子书,羞涩地对范冲道:“还请范兄赐教!”

“赐教不敢当……”范冲突然愣住了,随即正色地问李逵:“人杰,写好了?”

“拙作,拙作!”李逵讪笑着,自从认识李逵之后,范冲从来没有见过李逵如此心虚过。

他还真煞有其事的整理了衣襟,让人取来冰水,敷在脸上,好让自己冷静起来,这才开始读了起来。

可以说,这几篇文章,比李逵参加会试都要煎熬。这是他读书这几年来,最费心的一次。如果是寻常对手,他倒是不虚。只要论述足够,条目新奇,足以让人惊叹。可是对手是二程,这可不是一般人。李逵这段日子也研读过所有二程的文章,越读,心里越没底;越是深入,心越虚。这可是历史成名人物,折服天下不知道多少饱学之士的奇才。

他能怼的过吗?

突然,范冲大笑了起来,吓得李逵脸上的肉都抖了起来。随即大喊道:“秒,啊!妙不可言。人杰,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按你说的,知在前,乃本心;行在后,乃心印。此法可解天下万物。”

李逵仔细辨认了范冲人的样子,警觉道:“范兄不是说的醉话?”

“不是!”

“你刚才喝酒了。”

李逵虽开口闭口不说他绑了范冲,但是整整三天,范冲都没有离开李家。

等到马昱被请来,得到了同样的解释。之后他有偷偷趁着天黑去了苏颂老爷子家里。

回来之后,李逵信心大振,吩咐阮小五:“让京城最好的书坊,开印五百,不,咱家里不差钱,直接印五万本。我要让京城识字的人,人手一本我李大官人的开山之作!”

即便信心恢复,李逵也放弃了和洛学门徒的论战,很可能遇到打不过的对手,到时候就麻烦了。万一遇到二程不要脸,亲自下场,他多半要输地很惨。没别的,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如程颐肚子里的多。仅凭借这一条,李逵就有可能被程颐打到没有还手之力。

随后的几天里,李逵,不仅仅是李逵,连李府上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推着小车,在全城各处乱跑,并且遇到人就送出李逵的著作。

李逵也收到了无数赞誉。

仿佛他才子本质,终于被人发现了似的。

可惜,李逵还是没敢完全放心,因为苏辙没赞过他。不是苏辙吝啬,而是这些天李逵根本就碰不到苏辙。

李逵还将书通过驿站发给了苏轼,因为太远,恐怕苏轼看都没看有看到,无法评价好坏。只有连苏轼都认可了,李逵这次著书立作,才算成功了。不过就算是获得了苏轼的认同,李逵打定主意,这辈子都不写书了,太折腾人了,他都廋了十来斤。印好的书却轻飘飘的连一斤都不到,太不划算了。尤其是内心的焦虑,更是能将人逼疯。

这日,天色将晚。

京城的大街上,走过一个住着拐杖的老人,老人身后跟着十来个年轻的士子。老头走的很快,奔走如飞,但是脚底下没根,脚腕子都是软绵绵的,从后面看起来,仿佛有点连滚带爬的意思。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一处大宅院的门口驻足。

身后一年轻士子上前叫门。

不久之后,宅子的主人邢恕从宅子内赶到门口,打开中门恭敬地走下台阶,道:“二先生为何风尘仆仆而来?”

“要是闻达不说,老夫岂不是要受这不白之冤?”程颐一脸的疲倦,脸色很不好。

邢恕苦着脸,只好将人迎了进门。宾客落座之后,老头这才问和邢恕:“最近李逵可有消息?”

“回二先生,最近李逵印了一本叫《传习录》的书,京城满大街的送。如今不少茅房里都有这本书。闹出不少笑话。”

“你可看过?”

“弟子还没有。”说到这里,邢恕未免有些尴尬,随即补救道:“不过,家里应该能找来几本。”

邢恕说到李逵开印五万本《传习录》顿时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他甚至之前还因为忧虑,而嘲讽自己的憨傻。读书人印书,哪里有这等不着边际的做法。即便是苏轼这位文坛宗师,刊印文集也不敢过千。亲朋好友之间赠送,也送不出一两百。可是李逵倒好,一口气印了五万本,还满大街的送。这不是莽夫,还能是什么?他不成李逵耗费一个月,就能写出捣毁二程两位先生话费数十年的心血的著作不成?

只不过,这几天他正在奉承皇帝,为此他潜修上了道典,没来得及看李逵的书。只不过,邢恕已经认定,李逵不过是贻笑大方而已。等那天得空了,邢恕琢磨自己也好好琢磨一番李逵的书,找机会反击回去。

只是最近最好不要惹李逵,毕竟他背刺在先,万一李逵恼羞成怒和他动手的话,他一个文弱书生,还是个老头子,可打不过李逵这等莽汉。

不过,邢恕根本就不当回事。真要是好书,茅房怎么可能用此书代替树叶和厕筹?

不一会儿的功夫,邢恕真的找来了三本《传习录》。

李逵的这本书,和真正的《传习录》来比,简直就是单薄的不成样子。好在,这时代,没人见过真书。

邢恕和程颐各自拿起一本,翻看起来。

其他弟子合着看一本,都凑在一起。

没翻几页,邢恕的脸就变得很难看。他原本真的只是认为李逵整出四句偈语来羞辱他,没想过李逵发狠,竟然真的开篇著书。能够这么做的文人,那个不是耗费无数光**磨功夫斟酌出来的文章?一个月就能写出一本立意深远,还是附和当下圣人言诠释的著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寥寥几行,邢恕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等巨著,怎么会沦落到茅房如厕用?我大宋真堕落至此?

当程颐站起来的那一刻,硬朗的身体踉跄了两步,感受到了无穷的压制。李逵的论述,就像是天生为了欺负理学而生的,程颐就是满心的不服,也找不出太好的反驳手段。就像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界,硬是让宗教曲解了太多的思想。直到笛卡尔的出现,并用一句话奠定了他现代哲学之父地位——我思故我在!

而王守仁也通用四个字,彰显了他自孔孟之后,无法动摇的地位——行知合一!

至于孟子之后的另外一位大儒荀子,因为不仅仅是儒学,还是集法学,道家大成者,学问太好,反而并不被儒家看重。

江湖地位已分高下,继续争,难道就一定能赢吗?

程颐悲怆道:“大宋要出圣人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