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708章 牛顿的苹果,李逵的拉面!

第708章 牛顿的苹果,李逵的拉面!

三个人战成一团,好一场龙虎斗。良久,狂风停歇。武松再次说话时,嘴都漏风了,却仿佛心情很好的哈哈起来,躺在巷子的地上,朝天大喊道:“痛快,痛快啊!”

焦挺强忍着身上的伤痛,他之前被史文恭捶了一顿,如今又被武松捶了一顿,至于武松身上的伤,大部分都是栾廷玉的输出。

而武松仿佛认定了焦挺似的,拼着挨打也要将焦挺打趴下。

三人都没有动兵刃。

也不是生死仇人,他们还脱离了江湖汉子的身份。如今都是兵统局的同僚,加上武松还在兵统局有个他们还没有见过的前辈‘师叔’,自然也不会下死手。武松看着狼狈,也不过是皮肉之伤而已。至于为何要打武松一顿,目的就是让武松知道,话不能乱说。

过了一会儿,路过的人惊慌的从几个人身边疾走,如同被惊吓了的老母鸡,恨不得飞过这几人。

栾廷玉站起来,准备去他院子里瞅瞅,收拾收拾,看还缺点什么,去置办些回来。

而武松却拉着栾廷玉,不容置疑道:“都是好朋友,一起喝酒去!”

看到对方目光中的真挚,栾廷玉犹豫了起来。这还是之前被他捶过小子吗?而武松对栾廷玉邀请过后,根本就不管对方是否答应,对着还躺在地上装死的焦挺道:“起来,别躺在地上装死。喝酒去!”

焦挺听到吃喝,迷离的眸子顿时有了神彩,从地上咬着牙爬起来,茫然道:“先吃饭!”

“喝酒!”

“吃饭!”

栾廷玉遇到这样的同僚,也是头痛不已。他仿佛混入了酒囊饭袋行列,可他并不是这样的人啊!三人结伴而行,喝酒吃饭根本就不冲突。京城的食肆也好,酒肆也罢,都提供饭菜和酒。差别几乎没有,因为大宋的京城繁荣的商业,已经滋生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模式——外卖。街头还有不少人,靠着送外卖而在京城度日。

任何京城店铺里的食物,都能外卖。甚至如丰乐楼这样的最豪华的酒楼,也提供外卖的酒食。甚至还包括陪酒的姑娘,只要出的起钱,都不是问题。唯一的区别就是,餐具。

丰乐楼,蔡家楼这样的奢华酒楼,用的餐具多为银制餐具,而普通的酒楼就差了很多。

在街头的食肆里,武松一连干了三大碗,打了个悠长的酒嗝,舒坦的浑身都懒洋洋地仿佛沐浴在冬日阳光下。

“爽快!”

“来焦挺兄弟,干了这碗酒,你我就是兄弟。”

“等等,让我这盆饭吃完再说。”

武松翻着白眼,对于焦挺的饭量有了个无语的认识。这位的饭量和他的酒量有的一比。如果武松能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的话,焦挺这厮一口气能干掉十八碗饭,简直就不是人。

武松腹诽焦挺的饭量,而栾廷玉却在腹诽武松的酒量。

在他看来,在衙门里当差,饭桶至少要比酒蒙子好很多。前者虽然吃相难看,且不雅。但饭量大,也不是啥大毛病。可是喝酒喝多了,可不是啥好事。栾廷玉还在纠结,武松的那个长辈,到底是何人。犹豫道:“武兄弟,你之前说过你有个师叔在衙门里当差,可是史文恭?”

“喝了这碗酒,我就告诉你。”

武松将栾廷玉面前的酒碗倒满了酒之后,说道。

栾廷玉也不是磨磨唧唧的人,虽说他酒量可能不及武松,但三五碗,也喝不醉他。这是明摆着的,武松是个酒蒙子,他明显不是这样的人。

栾廷玉低头将嘴唇碰在酒碗边上,开始不发声音,但随着酒碗中的酒少了下去,发出滋滋地声音,等到捧起酒碗,一仰脖子,偌大的海碗已经滴酒不剩。武松眼前一亮,欣喜道:“龙吸水,原来栾兄弟也是此中好手。”说完,武松捧起酒碗,高兴道:“看我鲸吞!”

说话间,咕咚咕咚一碗酒又送下了肚子。

栾廷玉有点警惕的瞄了眼武松,深怕这家伙又要闹幺蛾子。继续刚才的问题:“现在可以说了吧?”

“史师兄是我二师兄,我师叔怎么会是他?”武松甩了甩头发,傲然道:“我师叔是大宋第一英雄,李逵,李大人。”

“就你!”

栾廷玉没开口,焦挺却将一盆羊汤泡饭如同倒泔水般的稀里哗啦送进了肚子,一抹嘴,指着武松不屑道:“李大人如此伟岸之人,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师侄?再说了,李大人是文官,而你明显不是读书人,你也配叫他老人家的师侄?”

“真的,我师父御拳馆总教头,李大人是我师父的师弟。”

武松急忙了,他说的句句都是真话,却没人相信,反而有种被当成街头无赖吹牛的嫌疑。他顿时急了,站起来,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发誓道:“我要是骗你们,天打五雷轰!”

焦挺觉得用誓言来自证,是很有诚意的事,可问题是,武松之前已经一口气干了四五碗水酒,这家伙不是喝高了,说话云山雾罩吧?

栾廷玉当即指出了武松的马脚,抬起大拇哥:“周总教头的弟子就四个,大弟子河北卢俊义,天下一等一的豪杰,武艺更是出神入化;二弟子史文恭,我等领教过,让我等敬佩……”

焦挺在边上如小鸡啄米般点头认同:“就是,就是。”

栾廷玉伸出第三个手指头,道:“三弟子名声不显,却是太师父武师头领林冲,武艺也是一等一的高。四弟子,就是李大人身边的阮小五。除此之外,没听说过他老人家说有个其他的弟子叫武松。你小子,不会是喝醉了吧?”

武松急着解释道:“是记名弟子,如今我已经是校尉了,不日将投入师父名下。”

“记名弟子,御拳馆我和焦挺兄弟也去过,也受过周总教头的指点,也算是记名弟子,你这家伙说话不实在。”

武松气势顿时不在,心中暗暗发狠,一定要早日拜在师父门下,省的让这帮没见识的看清了。

一时间,气氛有点尴尬。

吸溜。

吸溜。

“掌柜的,再来一锅米饭,切五斤肉。”

吃饭轮碗添的没啥稀奇,毕竟武松和栾廷玉都是武人,饭量都是个顶个的能吃。但开口轮锅添的,就算是他们走南闯北,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也是头一遭见。

焦挺这才反应过来,以为吓住了两位同僚,抱歉的讪笑道:“小时候家里穷,没怎么吃饱过。你们也知道,我是练相扑的,饭量要比寻常人大一些。”

这岂止是大一些,猪都吃不过你啊!

至于说到家里穷,武松深有体会,他家里就是因为太穷了,实在养不起他,只能让他十三四岁就出去闯荡江湖。但凡家里有个庄子,也不至于颠沛流离这么多年。武松叹气道:“焦兄弟,也是穷苦出身,能练成这身本事,也颇为不易。想我武松,也是家里穷,实在揭不开锅了,才出来闯荡江湖。要不是遇到师叔,我只能找个金主混吃混喝。”

武松确实是这么打算的,毕竟寻常的武馆也养不起他。

焦挺尴尬道:“其实家里也不算太穷,有个庄子,六七个佃户,大概也就是三四百亩田的小庄子。”

炫耀,这绝对是炫耀。

就连栾廷玉都觉得焦挺这厮有点装,三四百亩田地,怎么也不能算是穷啊!算起来,一年的租子少说也得是四百石左右,这样的家境,肯定不是穷人,而是乡间的富户。要是田地再多一点,就是财主家了。

可焦挺却有难言的苦衷,苦着脸道:“我不是一个人能吃,还有家里长辈,还有兄弟,而且光吃黍米饭不长力气,还得吃肉。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等吃啊!老实说,我来京城半年多了,就没有吃一顿饱饭,要不然也不至于力气小了许多。今日说什么也要吃痛快了。”

武松惊恐不已。

栾廷玉更是张着嘴忘记了合拢。

啥情况,一家子都是焦挺这样的货色。

真要是怎么算起来,他们俩有点同情焦挺家了。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造法啊!

好在焦挺嘿嘿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道:“其实再吃四五斤肉,一锅饭,我也就饱了。喝酒不顶饱,平日里舍不得,今日趁着雅兴,我留着点肚子,吃个七分饱,之后和武松兄弟好好喝一顿。”

武松惊恐莫名,他虽说是个不服输的人,可问题是遇到个根本就不能力敌的家伙,他压力也很大啊!

武松低声问焦挺:“焦挺兄弟,你这酒量……”

“没喝醉过,我也不知道我多少的酒量,因为越喝越饿,要是不准放水,我大概能喝两三瓮吧?”说话间,焦挺用手比划着瓮的大小,一瓮少说也是二十海碗的样子。这哪里是喝酒,这是糟蹋粮**华啊!

焦挺对于喝酒兴趣不大,要不是武松兴致很高,他也不会浪费这个钱。毕竟吃肉吃饭不香吗?非要喝酒,一泡尿出去,啥都没了,是个人都觉得亏得慌。

武松头皮都麻酥酥的,不敢看焦挺。

他终于明白,有的人长的像是山,实际上真的是山,不能逾越的高山。

焦挺就是这样的人,就凭借其饭量和酒量,绝对能够教武松做人。

随后的几天里,武松、栾廷玉和焦挺的关系越来越深,而武松和焦挺跟随李逵出门办事,栾廷玉算是蔡京的贴身护卫。

如今蔡京神气了,有了栾廷玉在身边,加上十来个孔武有力的士卒,但凡有人用白眼瞅他,蔡京立马叫嚣道:“贼子,胆敢谋害本官,锁了抓回去好好审问。”

……

兵统局的名声,在京城越来越臭。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感兵统局,主要是京城的官员,权贵,还有无赖,都对这个明明是做生意,却还有了刑讯牢房的衙门大为惊恐。栾廷玉身兼数职,不仅仅是蔡京的护卫,还成了兵统局牢房的牢头。

进了兵统局的牢房,想要出来,不脱一层皮绝无可能。

虽说被抓都是无辜之人,但蔡京的眼睛多毒辣?能随随便便抓人吗?竟然破获了不少陈年积案。还有一些逃犯,也被抓。反倒是‘谋害’他,想要让他出丑的无赖,就抓了两三个,其他的都成了漏网之鱼。

一时间,针对兵统局的偷袭行动,再也看不到了。

如今蔡京一个人走在街头,也不用担心有人偷袭他了。而且蔡京在住处蔡桥到保康门一带的名声也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夜不闭户也不用担心有贼人,都是兵统局胡乱抓人的结果。长的像坏人的,根本就不敢住在这一片。更不要说,鬼鬼祟祟之辈了。

而李逵,这段时间仿佛和玻璃工坊犟上了。

他就不信,自己连个透明的玻璃都造不出来。

真要是如此不堪,他凭什么成为大宋最有权威的科学家?

李逵对党争没有兴趣,对造福百姓,也没有什么机会。于是就想到了要当科学家。这个想法自从在心里萌生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透明玻璃,就是横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麻烦。

他必须要解决这个难题。

可惜,耗费了无数的材料,整个玻璃工坊都陪着他试验,却依然没有什么结果。

这日,他在工坊磨了一天之后,准备回家。

武松和焦挺开启了狂奔模式。

前者不会骑马,穷成卖身做奴仆的家庭,怎么可能有钱让武松学骑马?后者是大宋找不出一匹雄壮的战马驮得动焦挺。

于是这两人就发狂的在京城奔跑,还在李逵的坐骑面前开路。

可刚出工坊,武松就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不远处的酒番子,咕咚一声,如同打开了葫芦口的酒壶,动静不大,却足够突兀。

随后,焦挺的肚子如同打雷似的咕噜咕噜的响了起来。两人尴尬的回头看向了李逵。

皇帝也不差恶兵,更何况李逵是个平日里体谅下属的官员。当即大手一挥,指着一家做汤饼的食铺道:“先吃饭。”

“掌柜的,有什么吃的?”

“几位官人,小店有牛骨熬成的汤饼,配上牛肉,这叫一个鲜。”掌柜的颇为得意,自从大宋多了青塘的草场之后,牛羊再也不缺。尤其是牛,草原上的牛不能耕地只能吃,而且肉多,个头大。京城也多了专门做牛肉的铺子。牛骨头熬成的牛汤,味道更浓,煮面更是绝配。

李逵点头道:“行,全做了。”

掌柜惊恐道:“小店有三十四斤面呢,都做了能吃的完吗?”

李逵看着一个劲咽着口水的,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翻滚的牛肉汤的焦挺,心说:“自从有了焦挺,兵统局食堂连剩饭都捞不着了。”

焦挺用力的点头道:“掌柜的,先做。不够去边上的食谱买些来。”

“大人,您先用!”

汤饼有泡馍的做法,有面片,还有面条。这家是专门做面条的汤饼铺子,第一碗面条送上来,焦挺急忙送到李逵面前:“大人,您先用。”

李逵也不客气,吹了吹面汤上的葱花和蒜叶,喝了一口汤,浑身通透,挑起面条吃了起来。可惜,面条的口感不甚如意,有点面,不劲道。

汤是一直滚着的牛骨汤,佐料也对味,可惜面条降低了评分。

掌柜的迟疑的看向了李逵,还以为做官的吃惯了山珍海味,嫌弃了。有点担忧的问李逵:“大人,这面条不合你的口味?”

“面条不弹牙,没有嚼劲。”

阮小五也吃上了,浑不在意道:“和面的时候加鸡子,就好了。”

掌柜愕然,鸡子是鸡蛋啊!比牛肉贵多了,真要是这么干,他这买卖非黄了不可。

可李逵却摇头道:“不用鸡子,用蓬灰水,和面之后拉成面条,一样口感弹牙。”

“蓬灰水是何物?”掌柜听都没听说过,忍住不好奇道。

李逵放下筷子,道:“就是用盐碱地上长出来的荆棘,煅烧之后出来的食碱。”

李逵刚说了一句,顿时愣住了。口中喃喃道:“碱,我这么把这给忘了?”

“对,工业上用烧碱去杂质,这玩意怎么弄?”

李逵站起来,丢下一句话道:“你们吃完自己回去。本官要去工坊。”

李逵在工坊里殚精竭虑地如同一只拉磨的驴,围着工坊兜圈子,可是明明想到了材料,却又卡壳了。烧碱工业上怎么做,他不会!

直到快半夜了,突然灵感迸发,他似乎想到了烧碱的分子式,用他快忘光了的化学,琢磨出生石灰泡水或许能弄到自己想要的烧碱。

随后的几日,玻璃工坊到处收购石灰,然后浸泡反应之后,将沉淀的熟石灰和石灰水分离,蒸发之后,做出了白色的颗粒物。

李逵立刻命令,将煅烧石英石的制作过程之中,加入这种连他也不太清楚成分的原料。

两天之后。

工匠突然在炉子边上惊呼:“大人,您要的玻璃,做成了!”

李逵眯着眼,打量着透明的玻璃,等待冷却之后,拿在手里,而手掌的纹路清晰可见,顿时笑开了。

牛顿有苹果,咱有拉面。

揭秘这个世界的真相,有时候差的就是那一点灵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