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790章 举火为号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90章 举火为号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790章 举火为号

按照李逵的心思,一个好汉佣兵团,还不足以满足他的恶趣味。

他还琢磨着给晁盖他们写一首血脉贲张的热血歌曲,就叫好汉歌。

可惜,次日,李逵得到的消息是晁盖带着人连夜跑了。

蔡京带着梁世杰紧张地来禀告,深怕晁盖这厮匪性难除,得到点兵统局的好处之后,就回到山寨不认账。

这种被山贼欺骗的事在大宋官员之中经常发生,以至于官场,尤其是文官都不愿意相信招安的贼子是真心实意的投靠了朝廷。

“局座,这帮人会不会跑了?”

兵统局如今家大业大,损失点钱粮,几天就赚回来了。大宋别的或许很贵,但是粮食真的便宜。这也是为什么大宋的酿酒业会如此发达的原因,粮食太多,吃不完,只能用来酿酒。

加上兵统局还是个日进斗金的衙门,不怕损失钱财。

可是丢人就不一样了,兵统局自从成立以来,只有坑人的份,哪里有过被人坑过?

李逵对此毫不在意,有种让人奇怪的自信:“不用担心,梁山虽说是贼人,可这些人的领头之人是晁盖。晁盖这人最重面子,说出来的话,不会自肥。本官还想着出海作战之前,给他们配备一个指挥的炮兵。单靠着晁盖这些人马,去和辽军作战,断然没有获胜的可能。”

蔡京担忧道:“局座,会不会太优待了他们?炮兵可是国之利器。”

“没什么,只要他们不会造火药。扼住了火炮的弹药供应,他们掀不起浪花来。但是对于辽东,我势在必得。”李逵坚定道,辽东如今虽说是不毛之地。可对于大宋来说,辽东的资源绝对是大宋最为需要的资源。

尤其是将来大宋要开发海洋霸权,就不得不倚重造船业。而辽东的森林资源,简直就是造船业最为渴望的原材料产地。一旦发展起来,辽东甚至可以成为大宋北方,乃至整个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

这份基业,李逵要定了。

“对了,燕州方面还没有消息吗?”李逵问。

蔡京顿了顿,微微蹙眉道:“还是没有。都事堂、枢密院都以为燕州会爆发一场大战,为此,枢密院从京东西两路抽调了一万兵马,从淮南抽调了五千兵马,各地零零总总有三万兵马去了真定府。可是奇怪的是,安惇什么消息都没有传来。”

“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这让人很担心呐!”李逵叹气道。

蔡京却奸笑道:“局座,安惇不知兵事,不通政务,只会弹劾官员,这等人要不是章相力挺,早就在朝堂上无立锥之地了。要我说啊,这大宋和辽国之间的交战,也就是局座能掌控,换其他人,迟早坏事。”

“别抱怨了,这事你我决定不了。”

李逵说完,站起来,悠哉悠哉的离开了衙门。蔡京在他身后,恭敬地送出衙门,对着李逵的背影高声道:“恭送局座。”

“岳父,这安惇在燕州迟早要完蛋。”

“混账,此事关乎朝堂中枢,岂能是你能议论的?”闻听女婿有点出言不逊,蔡京当即板着脸训斥。

“岳父,你不明白,安惇这个废物迟早要害死人。”

梁世杰不同于蔡京,他可是跟着李逵去军中历练过了一圈。感受过辽军的勇猛。要不是禁卫军武器威力太大,辽国也不会有如此溃败。至于安惇,在他眼里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连他都比不了。

如今禁卫军离开了北线战场,飞廉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高俅。

可以说,安惇手下已经没什么能用的人了。

当然,仁多保忠似乎挺能打。

可仁多部落才多少人,战斗力再强,也比不上飞廉军。要是在野外和辽军精锐作战,也就是五五之数。如果和辽国的皮室军碰上,甚至这点胜率都没有。

靠着这样一支军队支撑整个北线,显然是不可能的。

可奇怪的是,李逵来到京城之后,朝廷并没有急着派遣李逵重新回到河东路坐镇。反而就让李逵在京城。

官阶升了一级,已经是直学士了。可是相应的,兵权被拿走了。

这显然是都事堂和枢密院在斗法,而李逵不过是被波及了而已。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相信李逵也看清楚来了。

好在,对于大宋的文官来说,有没有兵权根本就不重要。李逵也不想揽上兵权,成为皇帝最担忧的那个人,乐得清净。之所以会关心北线,还是因为真要是安惇大败,到时候收拾烂摊子的还是他李逵。

李逵自从回到京城之后,一直等着燕州方面的消息。

可是这地方,仿佛被人遗忘了似的,连点小战都不曾发生。

或许燕州对于大宋来说,并非太重要,毕竟距离开封一千多里地。大宋不会,也不可能将视线一直放在燕州这个北方城池上。

对大宋如此,可是对辽国就不一样了。

燕州,也就是辽国的析津府,南京城,辽国五京之中最为繁华的城池。这要是硬被大宋给夺走了,辽人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不善罢甘休,就只能是战场上见真章。

可是都快一个月了,却迟迟没有爆发大战。这让李逵觉得很不可思议。难不成辽人被打怕了?已经不敢南下夺取燕州了?

丢掉一个城池或许还能忍受。

可问题是,燕州城内拥有辽国最多的宫城,辽国皇帝的妃子们不少都住在燕州。还有皇太孙耶律延禧的妃子,也在燕州。

这口气真要是忍了下去,大辽皇家的脸面往哪儿搁?

就像是头顶悬着的一把刀,什么时候落下,全凭人家的心思。

这对李逵来说,很不舒坦。

但是没办法,谁让李清臣又和章惇对上了呢?

章惇想要安插个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枢密院,这个官职听起来像是打卡的不太正经,可实际上,这是枢密院的三把手。

一来,大宋在对外作战之中,节节胜利,这对于章惇来说,无法控制枢密院永远是他心中的痛。而另一方面,李清臣想着收服燕云十六州之后,窥视章惇的宰相之位。两人又一次斗了起来,谁也不肯让,就造成了眼下的局面。

李逵是李清臣压箱底的手段,轻易不动用。

至于安惇,李清臣巴不得看这家伙倒霉。反正是章惇的亲信,死再多,他也不心疼。

这就是李逵的麻烦。

他又一次成为了章惇和李清臣争夺兵权的焦点,而这一次,他被排除在了核心风暴之外。

同时,也是李逵执意要开发海外封地的原因。让这两个加起来快一百三十岁的老头子斗来斗去,大宋恐怕真消停不小了。

好在章惇也好,李清臣也罢,都知道李逵是他们必须要拉拢的对象,这才全力支持李逵提出的海外封地的设想。

在他们看看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也就是李逵愿意去做。

别看海外封地如今火热,是有利可图的机会。

真要是到了丁点好处都没有的时候,必然遭受抛弃。

燕州。

安惇围着火炉,看着外面纷纷绕绕飘荡的雪花,仿佛整个人都被封在了冰窟窿里。

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王进已经从顺州兵败而来。

让安惇气地快升天的是,这家伙兵败不说兵败,而是说:“天太冷,士卒没有余寒的衣物。”

这是人话吗?

他们是在辽国腹地啊!

别的没有,羊皮袄人手一件,这玩意辽国府库里堆积如山,根本就用不掉。

四万人,打不过五千人,丢人啊!

可安惇还不能骂王进不要脸,因为他手里除了王进,根本就没人可用。

尤其是那个从宁化军要来的刘法,简直就是不把他当回事。根本就不听安惇的命令,连燕州的防御都不管,带着士卒去了涿州修整城池。不听他的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天天派人来要粮食,要物资。

他欠他的吗?

算起来,还真的是。

要是刘法不被安惇留下来,恐怕这时候已经在京城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好不惬意。哪里用得着在这等苦寒之地受罪?

“大人,不对劲呐!”

王进急匆匆的赶来,抖了抖身上的风雪,将披风丢给了手下的亲卫,刚进屋子就嚷嚷起来。

“关上,把门关上。”

被冷风一激,安惇急忙对王进下令道。

等到关上了房门,安惇这才感觉到了一丝的温度,叹了口气道:“怕什么,这么冷的天,我们不想出城,难不成辽人就会攻打我们不成?”

“不是啊,大人。韩资让最近几天似乎很不对劲。他在成为的兵营似乎扩充了一倍的人马,我总觉得要出事。”

王进说来很奇怪,他没有什么指挥打仗的天赋。

可是……他对危险的感知非常敏锐。

“此时他跟我说过,天寒地冻,原本逃跑的溃兵回来了。也没多少人马,就三五千的样子。”

安惇鄙夷的看向王进,心中暗叹:“但凡老子有个能打的武将,还用得上王进?”

说话间,王进已经坐在了安惇的对面,伸手靠近火炉取暖,一边絮叨着:“大人,你不知道,韩资让这厮最近一直在收拢溃兵。可是属下却不得不好奇了,这么冷的天,野外还有溃兵吗?”

“没有了吗?”十几万人马被杀散,按照安惇的想法,总不至于都死了吧?

实际上,战场之上,战死一半人马都已经是不得了的事了。更何况,辽军退兵仓促,根本就没有好好收拢溃兵。

安惇问:“韩资让的兵营如今有多少人马?”

“快一万人马了!”

这才是王进担心的地方。

他的四万人马,在燕州的也就是三万人马。

这点兵马,对上一万辽军,王进心里没底啊!

当然,他是废物了一点。三万人担心看不住一万人,这不是废物还能是什么?

可架不住王进忠心啊!

当即对安惇道:“大人,如今天寒地冻,辽人恐怕也不会在开春前进攻。大人万金之躯,还要驻守边塞,属下心里也不是滋味。前几日不是来人说朝廷整顿了三万兵马进驻雄州,不如……”

“也好!”

安惇不愿意相信韩资让会叛变,也觉得不太可能。

因为燕州城是韩资让献出来的,如今韩资让要是叛变,投靠辽帝,恐怕还不如在大宋做官来的好。加上安惇觉得自己对韩资让不薄,对方完全没有理由叛变他。

可是王进这家伙别的本事没有,逃跑却是一把好手。

主要是对危险的嗅觉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安惇哪怕不相信,也不愿意冒险。

想到这里,安惇拍着王进的肩膀宽慰道:“王将军,你劳烦你在燕州城内多驻扎些日子,待本官给朝廷催一催,让禁卫军和飞廉军尽快来燕州集结。”

王进懵了,他原本想跟着安惇一起回到大宋境内,最好去真定府。周围都是自己人,还多了三万兵马,固守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

反倒是燕州城内,到处都是辽人。

让他浑身不自在。

可没想到的是,安惇这个薄情寡义的家伙,自己跑来,竟然不带他。还让他给他殿后,这是人吗?

谁也不知道,安惇会在押运物资的军队之中,离开燕州。

而在韩资让的府邸,一个让韩资让心惊胆战的声音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他。

“韩兄,陛下已经来了信使,今日子时,一定要动手。”

“可是,萧御史,你难道不清楚吗?我在城内不过只有一万人马,可是宋军足足有三万人马。而且我军都是骑兵,一多半还驻扎在城内,悍然发动进攻,要是失败了,必然被宋军反扑,届时,宋军恼羞成怒之下,焚烧宫城,你我难辞其咎。”

“另外,你不是说有大军接应吗?大军呢?”

“城外大营里的五千兵马就是。这已经是陛下能给出的最大兵马数量了。如今中京局势不稳,陛下必须要一场胜利还化解他如今不被信任的危机。而重新夺回燕州城,是陛下最好的突破口。韩将军,你要是想要重回大辽,不得不这么做。”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语气,韩资让张了张嘴,良久仿佛是个被刺破的皮球,瘪了下去。低声咒骂道:“好吧,不过万一……”

“没有万一,兵败,你我死在乱军之中。”

遇到这么个不要命的主,韩资让也是满心无奈。只要点头道:“子夜三更,我带人杀向城门,接应你进城。举火为号!”

“好,举火为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