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一三七章 标准的自缢格式

第一三七章 标准的自缢格式

太子招揽,多好的事儿?谁还能把持住?

能做出弃城而逃的知州,甭指望他们能有多严密的思维,利益于他们心底是高于一切的。

当初弃城为活着,不会考虑百姓,也不会考虑后续的影响,更顾不得朝堂如何处置。

国朝不杀士大夫,有这点就够了。

弃城,无非是换个地方做官,而抵抗,只能是死于非命。

曹觐不就死了,赵师旦也死了,连邕州的陈拱也死了。而自己等人,是弃城了,是逃了,却逃来了太子殿下的招揽和储备。

不就是惭悔吗?这个不难,绝对可以写的花团锦簇、潸然泪下。文章乃易事。

能考中科举者,无一庸才,特别在诗文赋作上。

“吾等谨从太子殿下!”

余靖冷眼看着这边的一幕幕,很是为国朝担忧。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

自庆历年出外,几经转任,虽也曾有同年书信往来,除护卫营选兵,太子多年并无惊人之举。

如今看来……唉,国朝本就是将倾之大厦,将来太子即位,恐尚不如官家。

也罢,年岁大了,操不了太多心。待太子即位,自己也该致仕了,省得看这般污眼之事,也省得与此类人物同殿。

造成如今广南之乱局,这七八人罪不可赦,偏偏太子殿下与其如此亲近。

使过吗?此乃德行之失,非能力之过!殿下,汝当真要备之而用吗?

……

太子殿下醉了,因为很开心,与众人饮宴很兴奋,于是多饮了几杯,便醉了。

即便如此,依然强睁这惺忪的眼,与七八个弃城而逃的知州热络着。

就是点黄酒,能醉个屁呀?被王中正和李宪刚刚扶到寓所,赵曦就清醒了,或者说不装了。

“唤曹霖等人过来!莫让人晓得。”

“殿下,明日……”

“废什么话,快去!”

王中正没见过太子殿下饮酒,真以为是醉了,还想劝两句。再听到殿下这般口气……那像个醉人。

“中正与李宪不适合外出打探,吾不管尔等用何种方法,子时前吾需要知晓李植居所。”

王中正和李宪,二十多岁的年纪了,一根胡茬没有。太子殿下南征又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儿。估计出门一开口就知道是太子的人了。

至于曹霖几个,赵曦不管,这么多年的训练,若初到新地,没这点能耐,算是白废了。

所以,他只需要告知要求便可。

……

未到子时,四人先后回来。

李植虽未在桂州任职,却在桂州依然有别院……与就任之地隔百里之遥,他倒也放心小妾独居。

“换装,出行!”

护卫营的作训装肯定不行,朝服也同样不可以。忒扎眼。

赵曦带着六人,装扮成富绅公子模样,越后墙出了府院。

以同样的方式,再次翻越,进入了李植别院。

“殿下,李植今夜独处书房,曾交代下人,莫打扰。”

正好!就需要这基础。

“令尔等莫打扰,若有事自会唤尔等侍候!”

嗯,挺牛逼,挺拽,虽然是落魄了,仍没丢下知州的劲头。这几句话说的,字字都表明自己是个官。

“尔等……殿下……深夜来访,植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不是已经说好了吗?今晚交代下人莫打扰,也是为这所谓的惭悔。

文章已成,李植自己诵读,都可以被文章所感动。

本想着明天一大早过府探望殿下,谁曾想殿下居然深夜造访。这又是为那般?

赵曦没吭声,眼睛就盯着笔架山上放置的那尚未干涸的笔……

“哦……哦……殿下,此乃植所撰惭悔奏折,请殿下过目……”

赵曦还是没吭气,他不吭气,跟着他的人,谁也没吭气。

赵曦一本正经的拿起来……真别说,不得不佩服这所谓士子的文章功底。就是简单的一篇检查,人家都能写出花来。

先是以古之圣贤教导开篇,随即细述本次弃城之过程,然后前后做个对比,最后是认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都可以留于后世做检查的范文了。

这文章一看,任谁都觉得这认错态度好,改正决心大,并且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同志。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自然会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一点都没有推卸责任,把该担的都担下了,一点没含糊,基本做到了句句见肉,字字见血了。

很好,真的很好。

赵曦笑了,笑眯眯的,只有他那俩长随知道,这个李植要倒霉了。

赵曦堆着笑,慢慢的向李植走近,像是要拍李植的肩膀,以示鼓励。

在手掌即将落在肩膀的一瞬间,赵曦贴过去的右掌突然变向,指节关节瞬间就击中了李植的耳后朝下的位置……

“床单扯开,将其悬于中梁,做自缢现场!”

赵曦边说,边走到书桌前,手指于水洗中沾了沾,然后垂下手指,让水流滴落在惭悔书中‘太子殿下’的字眼上……

曹霖几个,压根没搞明白是怎样回事,只是在殿下的命令下,麻木的做事。

脑子里转过一点来:太子殿下在船上的想法,一直没变过。

至于其他操作,不懂!

不用他们懂,有人会解释清楚。

知州自缢,于桂州城也算是大事,更何况正值太子殿下与宣徽使莅临桂州之时,自缢的还是弃城而逃的知州……

所以,在接到报案的第一时间,余靖就赶到了现场。

“使相,经下官查验,李知州确实是自缢,且有遗作明证。”

“李知州因对弃城而逃愧疚,于昨夜自撰惭悔书。期间多次潸然泪下,终因自觉愧对朝廷而无颜于世,便自缢于中梁。”

桂州的推官,仵作,对于李植的自缢确认无误……主要是那篇惭悔书,让人看过都觉得活着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广南父老,甚至都对不起活成个人。

所以,死就是解脱,唯有死,才能表达自己对弃城而逃行为的愧疚之意。

余靖很疑惑,一个弃城而逃者,居然会因内心愧疚而自缢,这前后截然相反的行为,让他真的很疑惑。

问题是这现场,这文章,这……这根本就是一个标准的该着自缢的心境过程。

就是因为太标准了,越发让余靖有些疑惑。

疑惑归疑惑,结案归结案,左右是个罪臣,死了就死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