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一五五章 杀不是唯一手段

第一五五章 杀不是唯一手段

庆历年,范仲淹提出修武备,是恢复募兵制,旨在减少给养支出。

同样,也就减少了各级各类,大大小小武将的收益……没了盘剥的基础。

别说什么文武纷争,谁也不能单独屹立于朝堂,跟脚硬,底蕴深厚的军门,谁家没几个文臣世家的亲近人。

所以,庆历新政的修武备就那么废黜了。

舍和得,得和舍,先后顺序很重要。就如现在,赵曦在把蛋糕分好了以后,接下来说什么做什么,又将会得到怎样的支持,就不言而喻了。

这时候,赵曦方把这次深入敌后,有惊无险的拿到的那些个文书摆出来……

“安南觊觎国朝广南之地久亦……”

“大中祥符七年,安南水军侵入如洪寨江口。同年十二月,再次入侵如洪寨,劫掠人畜。”

“天圣六年,李氏族人以省亲为名,入省地打劫,劫掠人口牲畜。经转运衙门交涉,拒不放还人口……”

这些陈年旧事,余靖在就任广南安抚使之时,便做了些功夫。他也琢磨过侬贼之乱的缘由,包括这一年广南诸城接连被攻陷的原因。

这一次,究其根本,绝不会是单纯的侬贼作乱,没有安南背后撺掇,没有安南军备支持,侬人绝不可能如此骁勇善战。

这些,赵曦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就奇怪了,既然多年来,安南贼心不死,并且骚扰不断,广南西路的禁军干什么吃了?历任广南西路的官员又干什么吃了?

居然能让人家连下九州!

若早知道这些,自己还有必要到广源州折腾这一遭吗?

赵曦从赵瞻口中得到的信息,已经做好了问候安南的准备。之所以千里奔袭,就是想有个说得过去借口,给朝廷,给这些文臣们一个借口。

原来,借口一直就有!只是没人提及!

赵曦很想发火,再看看在座的……都挺有愤怒的情绪。好吧,赵曦只能想着,这些人是被余靖讲述的这些故事激怒了,而不是操心锰矿收益。

想要在未来分一杯羹,想要从锰矿这个聚宝盆里捞把些收益,广南西路的稳定,便成了当务之急。

很快,在整个广南安抚使衙门达成了统一意见……兵发广源,剑指安南!

话说,于广南任职,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的差别很大。

海运行业的发展,令整个广南东路商贸兴盛,从明州、泉州、杭州,再到商埠之城广州,整个广南东路,处处欣欣向荣。

而广南西路……除了烟瘴,就是蛮夷。这一次,有了这个锰矿……所以,整个安抚使衙门动起来了,甚至比当初归仁铺决战时更有活力。

这一次不用昼伏夜行了,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开拔,很明白的告诉侬智高……别以为待老巢这事就了了!

西军两万,新募兵三万,加上各种劳役的百姓,直接就号称十万大军了。

赵曦有点不适应这种号称,想想这样喊确实有气势,也就不纠结这些了。人家侬智高当初也是号称十万大军的……

赵曦几个有过一次探营,几乎相当于做了一次线路侦查,回程时又到处找寻细作袭杀,对茗盈州通往广源的路径算是熟悉了。

百十里路,本应该很顺溜的,可偏偏整个行军状况不断。

先是有因喝生水而导致上吐下泻的军卒,并没有引起注意。

军伍的卫生条例是有的,赵曦到广南前还补充了一些。个别人的生活习性而导致发病,还真没什么人在意。

接下来各式各样的意外出现时,让赵曦警觉了。

在整个大军行进中,护卫营并没有承担整个队伍警戒的任务,他们只负责太子殿下。

就是赵曦,也很少到帅帐,他给狄青绝对自主权,跑窜的多了,担心狄青心思多。

但,每日狄青都会送来情况说明,包括余靖的安抚使那边,也会给赵曦一些信息。

被陷进坑了,被毒蛇咬了,被蚊虫叮咬了,甚至还有被树藤缠死的……

赵曦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

不是说冬日广南这地方就没蚊虫了,也不是樟脑丸就可以排除所有的蚊虫叮咬,可这每日死去的人,随着越接近广源,越发多起来了。

还有就是,被陷井中竹节钉死的那个竹节居然还是新茬。

“损伤多少了?”

“前三日不多,这两日已经三十余人了,皆为夜晚出了意外。狄帅也有怀疑……”

听曹霖这般说,赵曦顿了顿。

“今晚护卫营伪装潜伏警戒!”

也不知道这侬智高带给他们族人什么好处了,更不清楚邕州又如何欺压这些蛮夷了。

晚上警戒的结果,便是一个个侬人被提溜回来。

玩些阴人的伎俩可以,真被发现了,就梭標跟皮甲,还真不是建制军伍的对手。

一晚上,就收拾了五六十人。

“并非广源州派遣,乃周边山民自发而为……”

帅帐里,文武又再一次聚集了,在行军中这般,还是很少见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对这些山民议定个章程。

“杀过去!”

别以为文人就只会圣人王道,同样有心狠手辣的时候。

武将还没吭气,这文臣就喊打喊杀了。

“锰矿需要劳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点赵曦懂,或许现时没这意识。不过锰矿一旦开采,确实需要劳役。

赵曦这话没错。

“学士,羁糜州也为国朝子民。久居深山,未受教化,被侬贼蒙蔽,有此不当之为,也可原谅。”

“吾在此恳请学士及诸位,即便锰矿劳役,也莫欺之过甚。为长久计,施以王道,于广南长久稳定有益。”

不提民族大团结,就说利益。矿工注定不是什么好营生,奴役侬人肯定要好过奴役同胞。

同样,若想要长久奴役,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让这些侬人心甘情愿,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感觉到,为国朝挖矿,比在山里过的强。

若是按照赵曦定下的矿工待遇,恐怕让他们反过来去杀侬人,也有可能。

赵曦是担心广南官员被仇恨占据了心窍,从而毫无节制的压迫……

所谓蛮夷入华夏则为华夏,赵曦是希望侬族,以及整个山里的山民,对国朝有归属感。那样,甚至比十次南征都有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