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第四更)

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扬(第四更)

自己心颤的没理由呀,这事也确实是不碍他的事。赵曦定了定神,看向王安石……

老王这一声,在喊了称呼以后的停顿,目的是想让赵曦接话。赵曦知道,可就装糊涂。还一脸疑惑的看着王安石……找我有事吗?

“殿下,筒车之言……”

“哦,王度支,苏氏广南人,应该是见识过。所以她的鲁莽,曦在此致歉了!”

叫判官,这称呼不好听。

赵曦这次没让王安石停顿,而是直接抢白了。话也说的明白:女人嘛,多嘴而已,别一般见识了。

“殿下,安石并非计较苏氏,是问为何东宫早已备下筒车而不献于朝堂,解中原干旱之忧?非等此时!”

王安石犟着个脑袋,一本正经的说。

就这一声,呼啦啦…那群本来离得不远的朝臣就都过来了。

赵曦突然觉得自己想错了,想用插浑打科的方式化解尴尬,选错了对象。王介甫是不拘言笑的人!

“敢问王度支,筒车之便利汝可晓得?别说汝想不到。为何偏偏要折腾君臣于此堤坝之上?”

看王安石要说话,赵曦摆了摆手……根本不能让他接茬,赵曦对于旁征博引的斗嘴不一定有起来没完。

所以,他需要尽快把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频道上来。

“王度支,汝之所为曦懂的,无非是人定胜天而已!对吧?胜不胜天暂且不论。曦以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使用工具。”

“上古之民,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从而有先贤教化,教稼穑,教营造。是故,被世人推崇而为圣贤。”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除了诗书文华,更是一部工具变迁和发展史。斗兽不力,故有了刀枪剑戟,温饱不顾,故有了果蔬五谷。因防御而有了城墙房屋,因治水而有了堤坝斗门。”

“不同时代有适应该时代有工具创造。就如今日,挑水灌溉也是在使用工具,而筒车灌溉也如此。无非是进步的问题。”

“度支所为,乃告知黎民,人心齐泰山移,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一种意志,一种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决心!”

“曦在此恳请原谅,因近来事务繁多,未曾虑及旱情。但对于王度支所倡,虽知筒车可为,仍极力配合。为什么?就是为告知黎民,朝廷不会因干旱而懈怠,连官家、娘娘,臣工,诰命等等,都可以不辞辛苦挑水灌溉。人们也应该积极起来。”

“坐等靠,改变不可干旱的事实,唯有以自身做起,一点一滴做起,那怕是一滴水,万千人不停劳作,也可以形成汪洋大海,铸就不世功业,从而感动天地,遍洒甘霖,以救我中原旱情!”

赵曦本来只是想随便拉扯个话题,拉扯这时代不曾有人阐述过的话题,从而转移一下王安石以及臣工们的注意力。

精英嘛,都有这毛病,都以为自己应该是无所不知的,特别是对学问。

结果,自己把自己也带沟里了。说着说着,就把一些惊人骇俗的论调带出来了。

看到人们的神色不对,赵曦赶紧就拐弯了……幸好没跑多远。

自家就是天委托管理黎民的,这时候自己大言不惭的在这说这些?

最后赵曦硬生生的把尾巴收在了上天上,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做,都得看老天的脸色。

好吧,连赵曦都不知道这前后是不是相悖了。管他呢,先把老王唬住再说。

唬住了,是真的唬住了。

其实赵曦多想了。就这个时代的文人,从心底并没有多少对天地的敬畏之心,都清楚这是个措辞和借口。

应该说除了他老爹在意这个,其他的臣工没人在意。

甚至在士林中不乏有质疑董仲舒那个天人合一论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