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没脊梁

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没脊梁

刚开春,随着从京西路到秦风路和环庆等各军州轨道铺设进展,在绥德、环庆以及整个秦州路,先是粮价上涨了,紧接着羊毛又上涨了些。手机端sm.

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有大量的工匠集中在国朝西部,粮食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也是应有之理。

这一轮上涨,是由工坊城那边带头的。

粮商对这情况喜闻乐见。

对外的粮食交易,整个粮价的调整,完全由工坊城那边掌控者……人家是最大的粮商,也是最大的运输商。

商贾是做粮食的,却不收羊毛,就是掺和羊毛交易者,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工坊城。

所以,这一次的价格调整,让粮商很高兴。

同样高兴的,还有去岁大幅提高牧羊数量的西夏部族。

榷场是越来越兴盛了,除了内苑那些赵曦严令不得贩于外族的物事,国朝市面上可见的物品,在榷场都可以见到了。

内苑的一些零嘴,一直是由老六家掌控销售,一直跟随着赵曦的指引。

之所以赵曦控制,是因为内苑的货品,任何一样都与军备相关。

比如饼干,比如糖块,以及其他零零种种的零嘴,在特定情况下,都可以直接当作军粮的……

很久了,或许是因为赵曦参与朝政的次数多了,也或许是真的事务繁忙,已经很久没有那种所谓的教导太子的扯闲篇活动了。

今天突然又通知赵曦了,相公们又想起来要教导一下太子……

只要一天不是帝王,太子就一直有义务接受相公们教导。

帝王也一样,不过是方式和叫法不一样。教导帝王的行为叫经筵,给太子讲课叫讲筵。

教导帝王,是一群人坐着,一人主讲,七嘴八舌的斗嘴玩。

教导太子,就是随政事堂心情,随便遣一个人也行,相公们一起也算。

至于在赵曦这,除了相公们,还没有谁曾经过来给他授过课。

今天也不例外,只是富弼一个人来了。

通知赵曦,是富弼私下通知的,这又是他老富一个人来。

赵曦极度怀疑,这纯粹就是老富私下的意思。

“尔等且下去吧。”

我去!又这样做,这样的做法让赵曦有些不舒服。毕竟是大内的人,就这么当着主人,随便的打发下人……国朝的相公,还真的一点都不客气。

“殿下,可是要发动了吗?”

嗯?这才刚把茶泡好,老富就这样来了一句。

赵曦的第一时间,首先想的是:会是谁把这事透露出去了?

“别胡乱猜想,没人说起,是吾揣度的。借西部轨道铺设,调高粮食交易价格,同时也提高了羊毛收购价格。”

“待轨道铺设完成,整体价格下落,而借价格下落的理由,减少乃至断绝其他粮商往西贩卖粮食的营生。”

“在所有一切达到殿下预期后,再瞅西贼粮食需求最大的时机,全面断绝粮食供应,从而令西贼爆发掠夺本性,骚扰边境,乃至大规模发动战争。”

“迫使朝廷不得不应战,达到殿下征战西贼的目的。殿下,富弼所言属实?”

多少次了,太子殿下都是这些给人挖坑,然后埋人。

富弼不精于财货之道,但他在谋略上并不输于谁,琢磨太子殿下多次的操作手法,大体能看到太子殿下的谋划结果。

赵曦没说话,心里已经基本确定,这不是谁暴露了,还真是老富自己揣摩出来的。

整个过程大体符合,赵曦没在护卫营详细说过,即便有人清楚,也不会大放厥词的。

唯有富弼不在意。

早前就说过,这种私人间的谈话,那说那了,说完就完了。

所以,这种情形下,不管是相公们还是赵曦,都没什么忌讳。

“富相,其实我不想费脑筋转这么多的弯,我特别想直接在朝堂上喊一声:咱们打goude西贼!”

“能吗?不能!百年承平,在朝堂臣工眼里是承平,可在我心里是苟安。有谁会想这百年承平的背后是什么?”

“臣工们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觉得守着祖宗的这点家业就是功绩,不论方式,那怕奴颜婢膝也无所谓,那怕丢掉脊梁也可以。毕竟是守住了祖宗的家业。”

“三川口之战,西贼全歼刘、石二部兵将,直至围攻延州。好水川之战,国朝损兵十万。而后,定川寨之战再次损兵万余。”

“几次征战,西贼把朝廷的胆打碎了,没人敢再言战事。这也是几任相公提出二十年不言兵事的原因。因为,朝廷没胆了!”

赵曦这时候已经控制不住情绪了,越说越憋气,越说越难受,甚至都控制不住眼泪往下淌。

“然后呢?富相,然后咱们做了什么?岁赐……多好听的名词!不就是岁贡吗?”

“给一个曾经是自己国家领地的反叛者进贡,都觉得不好听是吧?换个名词就行了?”

“口口声声说西贼是蛮夷,不断的告诉自己,那地方是荒野之地。这种自我陶醉的梦要做到何时?”

“富相,我赵曦不想活着没胆,不想活着没脊梁,不想让臣民在面对外朝时直不起腰、抬不起头!”

“我不是尚武。早年也曾跟庞太师说过。就如人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样,朝廷同样需要文武并举。这是唯一让国朝振兴的办法。”

“富相,我不想在百年之后,子孙被人凌辱。我不想在千年以后,让我们后人称大宋为大怂!”

“可如今的朝堂呢?我倘若真的直言征战,会是怎样的后果?很可能是整个朝堂与东宫潜邸的对抗,是可能在我登基后还延续的君臣不谐。”

“这都不是我所希望的,唯有反逼,让西贼逼迫着我们应战。国朝的胆在征战中被打碎,我希望用新军,同样在征战中把朝廷的胆复原。”

“君臣同心,其利断金!曦不想为此在朝堂纷争,故不得已用下策。非有意瞒着政事堂,实不能言。”

说完,算是说完了,赵曦起身,很恭敬的给富弼施礼……算是对他私下谋划征战的歉意。

同时,也是对老富这时候那满脸泪痕的感激。

这一刻,最起码富弼是与自己感同身受了,也被触动了。

赵曦真不是忽悠,此刻是真正的情绪流露。

我成了仁宗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