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二**章 戴帽子唬人

或许不该定义为傻缺,这是认知上的问题。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o

原本国朝没羊毛纺织,子民一样的活。如今有了羊毛纺织,也没见着国朝生活有多大的改观。

至于税入,相比较每年给辽夏的岁赐,真的没法比。

把这工艺送出去,降低三成岁赐,对朝廷而言……划算。

反正那营生自己也没掺和……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条。

“臣附议!陛下,羊毛纺织与国朝有百害而无一利。毛纺布帛,除令国朝子民贪图享乐之外,饥不能食,渴不能饮。如今有减少岁赐之便利。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赵曦到后来,耳朵里只有:臣附议这几个字了。

服了,是真服了。赵曦都搞不懂,这些人到底是真看不明白,还是见不得国朝存在自己不掺和的营生?

真不想斗嘴呀!

“陛下,诸位臣工,本王建议所有附议交出羊毛纺织工艺的臣工,可着一子为辽夏贵族之仆从。”

“殿下……”

赵曦这一开口,直接就是这种纯粹的人身攻击的言论。

富弼也很火,他自然能理解殿下的心情,问题是这是朝堂,不是市井。此话在此时过分了。

“陛下,臣弹劾太子殿下失仪!”

“陛下,太子殿下于朝堂之上……”

“陛下,诸位臣工,可否先让曦说完,看是不是一个道理,再论是不是君前失仪可好?”

赵曦可没有什么失仪不失仪的自觉,甚至连恼火都没有,仍然慢条斯理的说。9,23o

“尔等如此打断本王陈述理由,算不算失仪?还是说因为辽夏使臣与尔等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致使尔等不容朝堂有不同的声音?”

“血口喷人!”

“你看……又打断本王陈述理由了!”

赵曦真不喜欢斗嘴,特别是这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斗嘴。

可如此群情激昂,似乎还真有达成共识的倾向。所以,他不得不说几句,可又不想自己说话时老被打断……这种事在朝议时最常见。

所以,赵曦只能用这种接近无赖的办法,先让这群扯淡的人把嘴闭上。

嗯,不错,还是有效果的,终于没人吭气了。

这时候,赵曦才清了清嗓子……

“若将国朝看做一位父亲,何物是他的子女?诸位臣工可曾想过?”

“产业!国朝的任何一种产业都可以视作国朝这位父亲的子女。漕运是,炼钢是,农耕是等等都是,所有为朝廷创收的产业都是国朝这位父亲的子女。”

“而羊毛纺织,就像尔等家里初生……不对,应该是一位刚到进学年龄的幺子。就因为尔等是耕读传家,而幺儿喜好武艺,就准备弃之不顾?”

本来想的很严密的说辞,等说完了,赵曦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严谨,有点牵强了。

“逆子,不要也罢!”

“虽然又一次打断了本王的陈述,鉴于尔之所言,属于毫无人性的言论。本王不予计较,因为跟非人者论道,分不清谁不是人。”

其实赵曦还是感激这位的,最起码让话题直接转移了,从根本上是接受了这个比喻。

“诸位皆为熟读圣贤书成为朝堂臣工的,可曾记得有圣贤指引尔等弃子?”

“人常诅咒àiguo求荣,也唾弃嫁女求富者。如今这般卖儿女以求短暂的安稳,为何如此热衷?”

“诸位臣工都是精英,是从众多士子中脱颖而出,从而登上朝堂的。可有谁曾仔细思量过,为何辽夏会舍岁赐而求此工艺?”

“别再说什么蛮夷,也别提辽夏都是傻子。他们有这般要求,为何诸位臣工不能沉心思量?”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诸位臣工由朝廷的俸禄养活,就多少也真心的为朝廷想一想,别眼里只有些蝇营狗苟,从而蒙蔽了自己的心智。”

说完了,整个朝堂却都愣了。

先不说赵曦从来没有在朝堂上这样大篇幅啰嗦过,就是赵曦的这种话……真有点撕破脸的意思了。

朝议是混乱,可从来也都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旁征博引,在驳斥对方时,以展示自己的博学和文采。

谁见过像太子殿下这样的说辞?

就这样直白,却每一句都是在戳人心,给人定性。

本来只是论事,可被赵曦这么一说,直接上升到人性以及是否忠于国朝的高度。

赵曦是有点烦躁,并不是单纯因为羊毛的利益问题。

羊毛纺织,会导致怎样的结果,这些臣工,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想的到。

赵曦真正烦躁的是,整个朝堂对辽夏这种过分要求的认可。

朝议,没有商讨如何拒绝辽夏的要求,而是直接基于接受辽夏要求。

为什么?赵曦想不通。

“其实,曦最想问一句:今日朝议,为何不商讨如何拒绝辽夏使臣的要求,而是谈论如何令对方满意?”

“是怎样的立场和出发点,让诸位臣工如此急切的为辽夏考虑?而不是站在国朝的立场上。”

这是朝堂呀!赵曦越想越觉得恐惧,这就是国朝的朝堂呀!

哪还有一点骨气?

“殿下,辽夏使臣以兵事威胁……”

终于说出来了……真的很悲哀,这还仅仅是威胁,或者说还没有威胁,朝臣们已经心存胆怯了。

没胆了,是真没胆了。

“吾不知此时谈风骨和气节,对诸位臣工算不算一种嘲讽。可曦还是想问问:失去了魂系家国的责任担当,没有了情系黎民的使命驱使。士人,还有什么可谈及到风骨和气节的?”

“还只是威胁,诸位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答应辽夏要求了。若真的有一天兵临城下,是否诸位也如今天这般,群情激昂的逼迫朝廷俯首称臣呢?”

争辩的最好方式,其实是转移话题。撇开实质性的辩论,直接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反正这朝堂辩论一直就是玩虚的,赵曦也学着来一次。

只不过他不是旁征博引的借用先贤……那些古人的言论,见仁见智。在赵曦看来,根本没什么杀伤力,哪有他这种直接戴帽子的做法狠。

根本不扯废话,三俩下,直接把羊毛工艺的谈判,定义为士人风骨和àiguo求荣上了。

看你们还有谁扯这个!11

我成了仁宗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