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零八章 这才是侮辱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三零八章 这才是侮辱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三零八章 这才是侮辱

ntent

很多事,并不是准备就绪那就是就绪了,事情未发生之前,永远没有就绪的说法,唯有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真就绪了。

更何况还是战争的准备。

所谓的准备,无非就是粮草、军备,以及为应战而安排合适的官员。

可对于西夏会如何出兵,又会选择那一处边境寇边,以及对方的兵力和将帅,都一切是未知数,谈就绪也就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已。

争取的这点时间,倒是让赵曦做了些安排。

比如,工坊城调度中心,每天一如既往地往西北方向发送粮食,但却没售卖给西夏人一粒米,就堆在沿途的常平仓里,甚至还新造了粮库。

比如,所有护卫营训练的新军,都以朝廷诏令形式,逐步从原编制中抽调出来,分批到了京西路、京兆府乃至秦州。

比如,护卫营工坊和内苑食品厂,所产出的睡袋和压缩饼干,都被老六家的商队,以各种方式,运送到了西边,并储存在各种仓库里备用。

比如,工坊城运输队撇开轨道运输,又在对西北方向运送着什么……

应该说朝堂的部分人有些感觉,仿佛嗅到了要发生什么事,不确定而已。

就这半个月的时间,北辽倒是已经把内乱平息了,而那位雄心勃勃准备篡位的皇太叔,功败垂成。在召集的那些奚人、汉人的斡鲁朵投降时,自杀谢罪了。

在接到这样的奏报时,朝堂又乱了一阵……

真的很窝心!赵曦也没尝试当堂呵斥任何人。

这种对外的恐惧,没有胜绩做保障,立不起众人的胆。就是相公们,在那一刻都有些踌躇对夏开战。

还好,冲出都亭驿的那个代表北辽皇帝的后族佐使,被国朝鸿胪寺款待着,没一丝一毫的不敬。

而代表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北辽使团,也被囚禁在都亭驿,没一人脱逃。

虽然极度厌恶篡位者,当北辽平息内乱的消息传来,就是作为帝王的赵祯,也有很浓的遗憾。

寄希望于他国内乱,这应该是整个朝堂的共有心思。

可惜,事与愿违,北辽就这么利索的平息掉内乱了。

更让人欣慰的是,北辽又一次派来了使团。

这一次的使团来临,到了汴梁,高度赞扬了国朝处置都亭驿的做法,并真诚的感谢了宋国保护他们佐使,并关押叛逆使臣的行为。

为表达诚意,甚至连西夏使臣求见都拒绝了。

至于羊毛工艺,更是连提都没提,反倒是提出了增加南北两国榷场的提议,以扩大羊毛交易。

这关系真的很微妙,连赵曦都想不通为什么。

原因嘛,应该也很简单。

北辽使团这一路南下,关于护卫营军卒与西夏武士约斗的传闻,一个接一个,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但有一点肯定,西夏人全军覆没了。

加上几年前宋国南征的相关传闻,如今大辽内乱刚刚平息,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这时候,大辽也需要时间。

之所以如此着急的派遣使团南下,北辽的目的也相当明确……那就是修好与宋国的关系,确保大辽在内部整治时,不会被宋国打扰。

北辽把这次因羊毛工艺而产生的使团,一股脑推在了西夏跟逆贼耶律重元身上。

大辽很希望这时候宋夏能有冲突,好让他有时间内治。

至于西夏,北辽同样派遣了使团,甚至将每年西夏向大辽进贡的战马,都减少了三成。

这就是三方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

“高使,为何北辽使团饮宴是在樊楼,而我等大夏使臣就是醉仙楼?”

自从北辽使团到了,都不用高宜故意翻脸不认人。

不管是朝堂还是鸿胪寺,在对待双方使臣上,完全就是两个待遇。

分而待之,还在执行者,并更加明显了。

“因为人家是辽使,不是你们西夏。”

高宜端了端这没味的米酒,又放下了。

不是说醉仙楼就没有白酒,是他高宜故意没要。

不是要激怒西夏嘛?这段时间有点亲近了,正好有辽使到来,倒是让高宜省了好多事。

这不,直接把接待双方使臣的规格区别开,就有足够的激怒。

“我们今晚也去樊楼!”

“吴正使,去樊楼可以,但请尔等自行担负费用。前些日子樊楼,乃是我因为战马之交易而自付的。国朝鸿胪寺接待尔等,就是醉仙楼的规格。”

这话有点伤人,朝廷好像有意让他这样伤着夏使的。

这种尖酸刻薄又理由充分,还不用担责任的恶心话,高宜那是随口就来。

“吴正使,千万别比!你看,辽使也是使,樊楼也是楼。尔等夏使也是使,可醉仙楼也是楼不是。推而论之,白酒是酒,米酒它也是酒……来来来,吴正使,咱们喝米酒!”

就高宜这笑眯眯的恶心话,谁还有心情饮宴?

而且,在北辽使团离开时,宋国居然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还邀请了吴宗出席……

更可恶的是,宋辽还高调的宣布了再开榷场以促进羊毛交易的盟约。

吴宗感觉自己被打脸了,还是一左一右被宋辽双方来回的打。

“高使,看来羊毛工艺你们宋国是无意出让了?”

“哎呦呦,我说吴正使,这话说的。这段时间咱们就谈战马了,还以为你们是被北辽撺掇的。”

吴宗那个憋屈呀!真想用弯刀将此僚斩杀!

“高使,我等要离开!”

“好吧,我会奏报朝廷。不过,吴正使,既然尔等要离开,我这馆伴使也就完成使命了。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总算是交差了。

当天,高宜就把整个过程跟政事堂汇报了,包括他们之间的对话。

当然,意思没变,语气和措辞是换了换的。

第二天,鸿胪寺就遣了接伴使到都亭西驿……你们不是要走吗?行,这就派人送你们。

仪式?想多了,就单纯的接伴使。

什么是侮辱,这才是侮辱。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北辽和西夏,在如此接近的时间内,天差地别的接待规格,对西夏那是真正的侮辱。

当赵曦听到这些消息时,不得不佩服文人做事的风格。

这些文臣,真要是确定了目标,做起事来,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约斗后的一连串操作,好像比约斗弄死那五十名西夏人更让人恼火。

ntent

p我成了仁宗之子60028dexhtl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