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三四章 临机决断的作用

第三三四章 临机决断的作用

会州,已经是国朝皇权管理的最西边了。

至于再往西,就包括稍微南边一点的熙州,以及兰州,都是随风倒墙头草的地域。

唃厮罗打过来了,他们就认唃厮罗,大夏赢了,跟着大夏也行。宋国厉害了,又富有,归了宋国也行。

那一片区域就是势力错综复杂,还相互掐着,苟且着活,谁家都不惹的地方。

“东路军占了首战首功,咱们西路军不能就这样等着吧?”

高遵裕特别是立功,很想把高家带到先祖的辉煌时光。加上如今的太子妃,他被安排在西路军,是真不想在侄女婿面前丢脸,很想显露一下高家的能征善战。

可惜,西路军的指挥是郭逵。

要说郭逵不想建功,那也是假的。看着护卫营这般娃娃,一个个顶高的官阶……还不能说啥,不管是南征还是平叛,人家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可他没有种谔那般好战,他性子相对要沉稳,做事打战,他都是循规遵矩的,倾向于步步推进,扎实稳妥。

这一次大决战在中路……反正肯定不会是在会州。

会州虽然也是沟沟壑壑的黄土地,但边寨基本上建立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上。也就是说,西夏人要想凭骑兵突破会州的边寨防线,没有几倍于国朝的兵力,在擅长防守的国朝军卒面前,那是得不偿失。

他们西路军,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等待着中路部署完成,按要求抵达围剿地点,然后发挥西路军在这次大战中的作用。

不甘心啊。

话说郭逵跟种谔,算是自狄青以下,整个西军中最为出名的将领了,相互之间也是有比较的。

狄青这次出征,似乎真的是准备做一个副帅的角色。

也就是,东西两路军的战绩,将决定未来整个西军的领头人是谁。

郭逵又如何能就这样安于现状,老老实实的等着围剿呢?

“高太尉,郭某如何不想也有一次战功。莫说咱西路军距离中路较近,稍微一些动作,就可能影响到中路主力的部署。”

“就说咱西路军边寨,从国朝边寨往北,全是鸟不拉屎的黄土地,连根草都长不高。真是没有合适的边寨点,否则,就是国朝边寨再往北推进十几二十里,西贼也不会管。”

很简单,就是没得打。

打什么?站在边寨往北看,黄茫茫的一片。别说现时西夏还把保泰军司的军卒抽走了,就是保泰军司不动,往北三十里才有可能见得着人影,还是牧民。

国朝是步卒,不是骑兵,跑大老远去打人家……

“郭指挥,如郭兄所言,咱西路军离中路较近,也就说我们进入决战区,耗费的时间会少一些。”

“但前线指挥部发布命令的时间,对待东西路,肯定是一致的。那我们西路军,为何不可以往西打?”

“往西?”

郭逵想着高遵裕这建议的可行性……往西是皋兰,而皋兰是真不属于国朝,至于是吐蕃还是西夏……一会儿一会儿的。

现阶段,从李谅诈对唃厮罗战败后,好像皋兰现在归西夏了。

……

赵曦看着手中的情报汇总……唉,这武将还真是被束缚惯了。

他之所以放开种谔和郭逵的临机决断之权,目的就是让他们自行选择目标开打。

这倒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都还在犹豫中。

对于种谔和郭逵的能力,赵曦还是相信的。在如此厌战的朝堂氛围中,能闯下能征善战的名头,应该是有些能力的。

而这一次,东西两路分别安排这两位,目的就是给西夏造成东西两路不好打的影响,把西夏的主力战线集中到中路来,以促成朝廷的谋划。

这也是到了秦州以后,整个前线指挥部,狄青默默无闻的原因,甚至重大场合都让狄青回避了。

他希望西夏人,能把他看成一个何不食肉糜的荒唐太子,然后……

只是东西两路太不给力了。

至于东西两路挑起战事,从而导致战局僵持,导致决战时不能按期到达……这一点,对于接受了护卫营训练过的新军,奔袭作战,不存在问题,更何况还有轨道。

“殿下,东路军种指挥,已经把斥候放到了五十里,对于方圆五十里的西夏军布置,基本了然在胸。”

“西路军初步拟订,将全线转西,攻打皋兰。如今也整装待发。”

总算是有些动作了。要继续拖下去,赵曦都准备直接下令了。

都什么毛病?非得等主帅下令才打不成?

“殿下,多年的习惯,一下子不好改变。”

“这一次殿下放开临机决断之权,又没有具体的作战目标,一时间无所适从也是难免的。”

狄青很理解种谔和郭逵,就是他处于那两位的角色,也一样觉得选择很难。

“殿下,如此放手,武将好战之心会被点燃。恐怕到时候中路决战,他们会有心无力啊。”

韩绛和吕公弼,包括余靖王素,都清楚赵曦的谋划了,反倒越发担心了。

临机决断,就意味着东西两路都可以任意选择攻击目标。武将没有远见,一旦突进过深,又陷入战事焦灼之境……待中路需要决战之时,面对东西两路焦灼的战事,太子殿下连按期围剿的命令都没法下。

“殿下,皇城司探知情报显示,西夏聚集骑兵已超过二十万众,而按照朝堂推演,其进攻方向肯定是中路。”

“如今我方在中路布军十万,只有六万不足打新军。一旦战事开始,中路压力太大……”

没说会溃败已经是给赵曦面子了。

这几位虽然没知兵事的名声,这些天琢磨这些情报,大形式还是能看得清的。

“殿下,如今之计,一动不如一静。三路兵马提早进入埋伏点,以逸待劳,只需要等西贼进入包围圈,我方直接围剿即可。”

这就有点外行话了。

西夏人也不傻,二十万骑兵不可能傻不拉几的就急匆匆的钻进埋伏圈来。

这不是千儿八百的人,是几十万的大战,即便是围剿,也可能是方圆百里之内的乱战。

可若东西两路无战事,西夏人如何相信中路空虚呢?

同样,若东西两路没有直插西夏境内的态势,如何搅乱西夏武士的军心呢?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