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四八章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三四八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三四八章

在开战前会议之前,种谔和郭逵都找他谈过,认为应该让西军为主打好水川……毕竟西军更了解西夏骑兵。

赵曦不以为然。悬殊巨大的军备,这就是实力的差距,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是否熟悉,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

赵曦不傻,他不会仅仅为了展示新军就硬要让新军打主力,不管是新军还是西军,对于他而言没有区别,他还是知道自己的角色的。

但赵曦深信,有战车和车轮炮,要比西军的血肉之躯更能对抗西夏人。

有些场景,在没见到之前,无论如何想象,都很难与亲眼所见相比。就比如现在……

在整个战局的部署中,赵曦已经尽量分散牵制西夏骑兵了,可到达好水川的西夏人,还是有七八万。

他曾设想过七八万骑兵是怎样一种情形,当他真正见识了,才知道这不是可以想象的。

赵曦算是有见识的,最起码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千年的见识,可当他听到那震撼人心的隆隆声时,还是不由的颤抖了……心在颤抖。

说真的,他不敢肯定自己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会有胆量直接面对。

此时,赵曦是站在好水川东侧的一座山岭上,距离很远,看不清,但整个好水川,将近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全部被西夏人填塞了。

战马奔腾时,扬起来的灰尘,让整一片区域都被灰尘笼罩了,像一场大风暴,根本看不清西夏人策马奔腾的景象。但涌入耳中的马蹄声,似整齐似凌乱,隆隆声不绝于耳,让你不由的会有种被压迫的感觉。

这就是骑兵……

这时候赵曦似乎理解了国朝历年的败战,也理解了种谔和郭逵为什么要让西军做主力……西军毕竟还是有骑兵的,而新军,是纯粹的步卒。

这种强大的盛势,真不是说你有坚定的信念就可以摒弃的,它是事实,不由思想控制,它是存在,不以信念决定。

尘埃落定,当西夏骑兵驻停后,飘荡着的灰尘随着战马的勒停而落了下来。

这时候赵曦也算看到了西夏人。

准确的人数没法确定,估计就是西夏人自己也无法确定。但,从现在赵曦所处的山岭看下去,一块块以块状形态分布的西夏骑兵,在好水川这一片盆地里,有层次有秩序的摆放着。

这时候,赵曦才从马蹄声的震撼中缓过来,这一刻,又让他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此时已经是临近黄昏,估计西夏人这是要扎营了。

赵曦安排的包围圈,都是在山岭上……步卒对骑兵,那怕是有战车和车轮炮,赵曦也没有自大让军卒第一时间去接触西夏骑兵。

他要做的是:用大量的战车和车轮炮连接起来,由近十万精兵,慢慢的推进,向好水川压缩,以包围的态势,压制西夏人的空间,从而在气势上胜出一筹。

这也是围三缺一,缺下北面的原因……提前部署,不可能将西夏人的来路给堵死了。

狄青已经披挂整齐了,虽然太子殿下是以火器为主,在狄青看来……最终还是得有真正的交锋。

不管是车轮炮还是火药弹发射器,都无法做到太子殿下所说的那种无差别全覆盖轰炸。

方圆十几几十里,就车轮炮和火药弹发射器的发射距离,甚至连西夏人的一次冲锋厚度都打不穿,不可能达到太子殿下所谓的围歼。能做到的仅仅是挡住西夏骑兵的冲锋,并将攻守方转换。

所以,狄青将以前线副总指挥的身份,做一个骑兵将领,率领整个西军拼凑起来的万数精锐骑兵,直插西夏人最终将混乱的阵营中。

这一战,狄青盼了许多年。

狄青一直是在西军服役的,不过他很幸运,前几次国朝的对夏作战,他所在的队伍都不是主力战线,都错过了。

虽然与西夏人交手多次,从来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如此大规模会战。

说实话,能将七八万西夏骑兵在好水川包围,并且能将二三十万西夏骑兵在整个秦州境内,全部形成包围的态势,狄青自认为做不成太子殿下这般程度。

并不是说他不是帅才,而是他真的自愧不如太子殿下这样大格局的谋略。

能形成方圆几百里的大战场,还是在每一个小战役中都营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这需要战略军事的高层次素养。

狄青在西军,乃至整个国朝,他担当起名将的称号,但在全盘了解太子殿下的大谋划后,也被折服了。

这也是种谔和郭逵,乃至整个前线指挥部的文武官员没有任何异议,一致服从的原因……谁也没有这样的战略谋划思维。

第一支烟花是由赵曦所在的营盘升起的,烟花发射的方向是向南的,估计在西夏人的扎营地点,都看不到一丝光亮……太远了。

紧接着,前线指挥部南侧三里地远的天空,也有一道亮光升空……

信号烟花是一个,这是主战场所有作战军卒,向中心行进,并在第二日卯时到达第二个指定地点的军令信号。

说实话,赵曦真的感觉麻烦,可要是按照以往的传讯方式,等他们这边全部推进到西夏人一里地位置时,可能最后一支队伍还接不到军令。

不可否认,想要形成一个方圆十几甚至几十里的大包围圈,各路兵马预先抵达的据点距离,从头到尾,最少在一百里。

要让所有的作战军卒,统一行动,最好的传讯方式,也只有这种烟花了。

赵曦站在山岭上,想顺着烟花传递的路线看下去……可惜,只能看到第二个烟花的光亮,再往后,他连一丝光亮都看不到了。

这倒也放心,最起码西夏人看不到己方的传讯。

“殿下,再有一刻钟,信号将传递到最后一个据点……”

信号烟花的传递时间,是经过多次验证的。

也就是说,所有作战军卒,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计算队伍动身的时间。

这场大战,对于赵曦,对于国朝事关重要,容不得一点马虎,所有能考虑的因素,赵曦以及整个前线指挥部都考虑到了。

甚至连接收不到烟花信号,或者特殊的天气情况,也有了应急预案。

很庆幸,今晚是个好天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