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五八章 求全责备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三五八章 求全责备了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三五八章 求全责备了

不论是西夏骑兵,还是国朝步卒,都是人。只要是人,就存在思维惯性。

比如西夏骑兵,一旦对战,必定会选择开阔地,有利于战马冲锋,是攻是守,开阔地是骑兵对战步卒最有利的地形。

比如国朝军卒,擅长守城,对战时的惯性思维,会让他们选择背靠坚城或者山岭。

赵曦在来秦州后,便完善了沙盘,整个秦州境内的军寨和山岭,包括所有的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形,他几乎做到了了然在胸。

在安排部署整个大围剿战时,看似随意的安排军卒潜伏点,其实几乎都是可能成为战场的地点。

所以,如今的遍地狼烟,完全是赵曦在开战之初就已经预设的。

整个战区的指挥部,也就是赵曦和秦州文官群体,现在已经在三川寨扎营了。

同时,狄青率领的骑兵队,第一时间将整个三川寨周边五十里范围进行了大清扫,也就是要确保总指挥部的安全。

再往外扩张,已经是各个大大小小的战场了。每一个战场,几乎都是国朝军卒对西夏骑兵以多打少的局面。

这也是战前拟订的战时指挥部。

频繁往来的传讯兵,对于捷报已经麻木了。整个大战区,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战役失败的情报,只要是提前有埋伏的战场,传来的全部是捷报。

这时候,整个秦州的文官体系,已经整体转型为前线指挥部的机宜文字了。

用韩绛吕公弼等人层次的官员做机宜文字,就是赵曦也有些不踏实……可拦不住他们乐意。

每天收集汇总战报,看着一个个埋伏点歼灭了多少西夏人,俘虏了多少西夏骑兵,收拾了多少牲畜等等等等,这对于整个秦州衙门,甚至对整个国朝,都是不曾有过,只在梦里梦过的事。

每天都有战报汇总,整个三川寨都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中。

只是,赵曦却很难像他们那样兴奋。

为了确保以多打少,尽可能的少牺牲军卒,赵曦并没有真正做到把整个边境线封闭了。

别看每天都是围剿战胜利的消息,可所有的战报没见到一个超过万人骑兵作战的情形。那怕是东西两路,包括狄青率领的中路军,也没有与西夏万数以上的骑兵队伍遭遇。

还是有疏漏呀。

看着战报,赵曦又开始插旗拔旗,从整个战况看,已经有近一半的守城西军归位了。

东西两路,和中路军的推进,距离边境线也最多还有百十里……

看来,西夏人的主力,还是逃出去了。

别看是近五十万大军,可想在小范围内形成包围圈,并全部是以多打少的局面,这就导致,他不可能把西夏人全部留下。

只是偏偏让主力逃出去了。这让赵曦真觉得有些遗憾。

怎么说呢。如果说开战前,他不敢这样想,只考虑雪耻壮胆,就想着在提升国朝军卒胆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杀一些西夏骑兵。

可战事进行到中程,当看到西夏骑兵对火器如此忌惮时,他就对自己所有的安排部署有些不满意了。

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他绝对会让东西两路抽调兵力把边境堵死,那个李谅诈,即便是自己留不下,也绝对让他掉层皮!

“殿下,这已经是国朝对战西夏,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次了!”

韩绛很满意,这样的战果甚至超过了他的预期。

这场大战是在秦州境的,也就是说,论功行赏,少不了他韩绛的。

如此大的功劳,对于国朝几乎可以称得上空前了,他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有点闷闷不乐。

“府尊,我高估了西夏人的凶悍,低估了火药弹的威力,导致在整个战区部署中,存在很大的疏漏。”

“截止今日,我方追击和围剿的队伍,始终没有遭遇西夏的大部队,更别说李谅诈了。我想他们应该已经逃出生天了。”

心有不甘呀!如果自己胆子再大那么一点,整个战果有可能会翻倍。

如果是那样,国朝与西夏的态势,不仅仅是攻守互换的问题,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西夏的存亡。

可惜了!

“殿下,不管是朝廷,还是前线指挥部,都知道这不是一次灭国之战。”

“这场大战之所以取得这般战果,说是火器的犀利,倒不如说是西夏人对火器的猝不及防。”

“回归到根本上,西军在与西夏骑兵作战上,并不占优,甚至可以说仍然处于劣势。”

“从所有的战报来看,几乎所有的战斗,大多数都是新军为主力,即便是新军没有参与的战斗,也是火药弹的威力成就了胜利。”

“综上所述,公弼以为,以不足十万新军,配合二十万西军,以及工坊城工匠兵的配合,能将战事打成这般程度,殿下的大局谋划是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存在偶然。”

赵曦承认吕公弼说的很客观,也是事实。可……有了火器和偶然的加成,没能切实的把李谅诈打趴下,那就是自己在谋划上的失误了。

“殿下在开战之初曾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次大围剿战,布局方圆几百里的大势,并事无巨细的考虑到每一指挥的战斗,这已经是前无来者的大谋划了。”

“倘若前几次对夏作战,也有这般谋划,就不会有定川寨和好水川之战的惨败了。此战已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殿下仍然无法释怀,可让韩稚圭如何自处?”

韩绛说完,也觉得这话有点……过了吗?

“哈哈……也是,倒是我有点小女人样了。”

求全责备了。

国朝对外是什么样,自己很清楚,国朝对外作战是什么样,自己也清楚,如今的国朝军卒是怎样的素质,自己更是清楚。

本来就是雪耻之战,壮胆之战。这两个目标已经相当完美的达到了,自己又何必自怨自艾?

只不过是在战争过程中,双方战术安排的不同,才导致有了如今的局面。

倘若西夏人没有分兵,近二十万骑进境,最终即便是胜,也绝对是惨胜。

是自己错误的估计了,又何尝不是西夏人的狂妄造成了这结果?

正如吕公弼所言,是有侥幸成分……当然也是对西夏人有效剖析的结果。

来日方长,赵曦相信,有了这一次大围剿之战的先例,不管是对国朝的将帅战略眼光的影响,还是对朝廷对外政策的制定,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