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七四章 狠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三七四章 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三七四章 狠

韩琦自请主持老爹的山陵修筑。

不至于吧?不就是让司马光背锅吗?至于把你老韩也吓成这样?

老爹的山陵,赵曦没有征发民夫,就是已经征发的,在他回来后也全部遣散了。

他把这事直接交给工坊城了,交于李诫主导。

他还没发现国朝有比李诫更出色的营造大家。

本来山陵使是应该有一位相公担任,这是惯例。

回来后因为自己遇袭,这一阵忙,政事堂没提,赵曦也没当回事。

不料这时候,这档口老韩要自请做山陵使。

希望老韩不是躲吧……韩琦也不该是那样的人,用这种方法示好也不是不可能。

“殿下,官家的山陵,由于近段朝堂烦乱,已经有所怠慢了。如今朝堂应该有一段时间的平稳期,稚圭主持山陵修筑,乃朝廷职责。”

作为宰相的富弼,这话说的很中肯,赵曦也没听出有其他的意味。这事就这么着了。

“殿下,宗亲一块……”

宗亲是特殊的群体,不是单纯的家事,也不是单纯的朝堂事,赵曦在案件审理的提议里,也没有提及。

没人以为这是要放过宗亲,宗亲谋反甚至比文臣武将参与更可怕,且还是谋反一事的主导主谋。

所以,富弼才有此一问。

富弼也是倒霉催的,他算是大宋相当有能力的,也是做宰相最合适的人。

可面对如今的状况,也有些凌乱了。

“让赵宗实主导吧!”

这…~听到赵曦的这句话,富弼感觉自己有一阵合不上嘴。

原来太子殿下的狠,并不是针对文官的,对于宗亲这一块就更狠了。

赵宗实,那是谁?那是从小在宫里扶养的,是在太子殿下之前拟订为大统继承人的,是这帮谋反的人准备推举上位的。

这时候太子殿下居然让赵宗实主导宗亲的宣判,这就相当于让赵宗实杀他的同胞兄弟……

相比于宗亲,太子殿下对待文官真的可以说是仁慈了。

富弼很无语,是真的无语,他真找不到比太子殿下更好的惩戒谋反之人的方法。

杀鸡儆猴也好,还是以儆效尤也罢,太子殿下对于整个谋反的处理,或许不符合君子之道,也不是中庸之风,但绝对是最具有震慑作用的方法。

那些被胁迫的,会下死力把胁迫他的人钉死。

而那些知情不报者,肯定对那些找他密谋的人恨之入骨。

而不管最后是剥取了功名,还是被贬黜,看看那些被砍掉脑袋的,只会庆幸,甚至感激太子殿下的区别对待。

至于在承办这事上的心理折磨,这个锅只会让司马君实背着。

别指望司马君实跟太子殿下交锋没人知道,即便是相公,都也有自己的亲近,不留意的闲谈,会让所有人都知道的。

这就是太子殿下的谋略,曾几何时,富弼还对太子殿下谋略赞扬,现在只能是赞叹了。

再对照太子殿下这次征战,富弼都有点怜悯那些西夏人了。

同样的区域,同样的方法,还是多于二十年前的兵力,却生生的被太子殿下包了饺子,折损了近一半的骑兵。

韩稚圭也许是从两次好水川之战的对比,看到了太子殿下的非凡,而选择自请担负山陵使,来对太子殿下示好吧。

富弼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还是庆历年间时,庞相曾经说过,有这样的帝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现在看来,对国朝肯定是好,至于对文臣,包括武将,是好是坏还真不好说。

好像对西夏并不算太苛刻。

确实,不是赵曦不想狠,是不能狠。

他也想让战败的西夏割地赔偿,甚至觉得那样做才最惬意。

可是不能,老爹病重,惹急了西夏,肯定又得有兵戈之事……这是最容易被文官们拿来说事的借口。

明知道跟西夏打战跟老爹的身体无关,就是文官们也知道,可为了刷存在感,为了压一压太子殿下的嚣张气焰,肯定会把官家的身体和兵戈之事关联起来。

赵曦能想得到,并且已经有了这种说辞。

可能是自己做的有点狠了,反正赵曦是见到了这样的奏折。

按说这类奏折,政事堂完全可以压下来不让自己见着,之所以递上来,恐怕是要给自己提个醒吧。

话不算尖锐,字里行间都表达了王道仁法的重要性,阐述着天在天子身上的反馈……

没看几行,赵曦就明白,这位仁兄是想说,若没有这场西征,就没有帝王之病患。

说起来这一点是有道理,赵曦也承认有道理,至于如何处置他……

若跟政事堂没有那些龌蹉,赵曦不介意把这位仁兄提溜出来玩玩,现在嘛……还真是不得不放一放。

“富相,许郎中的奏折我看了,就当我没见着吧。官员,在我看来还是应该多考虑一些家国大事,这种似是而非、牵强附会、强拉硬套的学说,应该是纯文人的作为。”

“我有心让他去鸿胪寺,有心让他参与到与西夏的谈判中……显得小心眼了,此事就此作罢。”

还不够小心眼呀?就是一篇奏折,无非是无病呻吟而已,都要提一嘴让我去敲打敲打,这算是心眼儿大吗?

殿下务实,这一点富弼清楚,或许本来是要以此为基点,倡导一下朝堂的务实之风吧?

放下了?确实,现在还真不适合。

“殿下,西夏又遣使臣到汴梁了。环庆北上五十里,秦州突进二十里,就是皋兰城也北向筑军寨了。”

“西夏同意所有的要求了,并每年进贡国朝战马五百匹。只求国朝能停止推进……”

真的很解气,纯粹站在朝廷的立场,太子殿下的做法,是真解气。

不论对西夏,还是对待谋反的人,抛开文官这个说法,太子殿下所做的一切,都立足很稳。

这也是富弼有些为难的原因。

文臣一体,这是约定俗成,但太子殿下的所有手段都是有利于大宋中兴的。

富弼很想配合太子殿下,让整个国朝焕然一新,可己身又是文臣的一员…~

他必须得从中斡旋,以确保殿下和文臣不至于水火不容,否则那将是文臣,或者说是国朝的灾难。

“文相,下诏令吧,告知边疆将帅,就此打住,如今……如今不适宜动兵戈。”

唉……大好形势就这样被耽搁了。

赵曦清楚,西夏人只是暂时的委屈求全,指不定何时就会反咬一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