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三二章 乱局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三二章 乱局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四三二章 乱局

这是一次大盛会,甚至是堪比科考的大盛会。

因为今年开科,各州府本来就在准备秋试,当听说朝廷有大型的庭辩后,应本地士林要求,都利索的把秋试完成了。

进不去大庆殿,见不着庭辩现场,在汴梁能及时的听到庭辩内容要比在州府听传闻强。

甚至有的边远州府,府衙的官员被士林的情绪感染着,上书朝廷,要求将庭辩的日期延后,以确保边远地区的士子,能赶上这次盛会。

更严重的是,本来今年年底回朝求职的官员,不约而同的把时间推后了。

各种理由都有,除了不诅咒家人离世,其他能用的理由全部能见到。

不为什么,就为能有机会站在大庆殿听庭辩。

至于吗?赵曦听着王中正汇报这些杂闻,有点理解不了了。

“官家,如今的轨道马车客运远远超过了货运,工坊城不得不临时将备用马车投入……”

都干嘛呢?就是一群人聚一起扯闲淡,都正事不干了?

唉……赵曦是真没想到事情会搞大发。

“都是士子?”

“禀官家,都是士子官员。虽然庭辩时间未定,如今汴梁的客栈已经是一床难求了。”

真是个麻烦事,自己还真是没事找事了。

国朝各书院不是没有过这类辩经的活动,可没听说过有这情形发生呀。

赵曦愣了愣,看着王中正,让他继续,继续把这杂七八五消息说出来。

“禀官家,那个……那个印书坊……”

“哪个印书坊?”

“就是早年官家因为那个毕升盘下的印书坊,如今日夜赶工,都顾不得印蹴鞠快报了,全力在翻印各家学派的释义注解……”

“就连蹴鞠快报,也专门腾出版面,用来解说各家学派的特征和核心要义。”

“并且,原本约官家写传奇故事的落魄文人,也停止了连载,全部改成了用乡间俚语解说各家学派的学术……”

这是要闹那般?赵曦是真的体味什么是大宋文华了。

身为帝王,职责所在,他无法真正认清这个帝国对文华的热衷,这一次这所有的一切让他有了直观的感觉。

“官家,甚至那些勾栏酒肆瓦台坊市,也摒弃了原来的诗赋戏文,时不时的邀请各地关联的士子辩经。”

“就是……就是内苑,诸位娘娘也翻找内苑藏书,以了解各家学派的学术。”

“如今市面上,都拿官家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幌子,召集各层级的辩经盛事……”

“特别是一些落榜的书生,甚至开始攻讦历年科考题目和主考官……”

乱了,这是真乱了,这一次是真出乎意料了。

赵曦只是想……到底原本是什么意思,他自己都忘了。

或许是为解决政事堂的争论,或许是想把政事堂相公们之间的分歧扩大化,或许是想改变科考阅卷的形式,亦或是根本就是想玩,想看热闹,结果却被整个国朝给裹挟了。

我嘞个去!赵曦都不知道怨谁去。

大型活动,是最容易出事的。倒不是担心举办的不如人意,这无所谓,庭辩本来就是形式,至于结果,赵曦心里早有了,只是需要这个过程,好让自己的决策让人信服。

可现在,造成这么大的盛势,到了席卷整个国朝的程度,自己就不得不重视了。

庭辩的流程和规则暂且不说,因为庭辩,或者说借庭辩而衍生出的其他问题,就需要处理了。

“中正,着人关注一下勾栏酒肆的那些辩经活动,记录参与者都是些什么人,分别又从学何地,师从何人。”

“重点关注非议朝廷历年科考或非议主考官的生员,调查他们的背景……”

本来赵曦还想让皇城司着手处理来着,想了想这样可能有激化的可能,皇城司又没个轻重,最终还是没出口。

不过这事,还是得介入。或许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太看重舆论,而赵曦却清楚舆论的威力。

不管庭辩的目的如何,这毕竟是官方举办的活动,赵曦不想最后被一些乱七八糟的舆情给裹挟了。

这就是个乱局!

朝廷庭辩,不可能所有学派的所有人,都放在大庆殿扯淡,这就有了争端。

学派内的主辩人之争,不同学派造声势之争,浑水摸鱼者,滥竽充数者,还有故意搅混水的,这时候这些魑魅魍魉就都出来了。

从学王安石者,自然希望科考以新学为尊,那样考中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在士林凡间,替王安石新学造一些声势,拉拢一下士林的人气,未必是要逼迫朝廷最终选择新学,聚一些人气总是没错的。

同样,从学周敦颐者,因为周敦颐在朝堂的官位有劣势,适当的在士林扩大一些影响力也无可厚非。

那怕是象数学术是冷门,有这样的机会,邵雍即便懒得玩花活,跟着他的士子,未必不想趁机会让象数学术登堂入室。

这时候,个人的,学派的,地域的,各自带着各自的目的,就造成了这样混乱的局面,也同样给一些心思不纯者有了可趁之机。

估计现在这样的情况,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在整个汴梁的辩经中,都有迹可循了。

倘若真任由发展,估计庭辩还没开始,士林和民间已经有了胜出的学术,甚至会影响到朝堂臣工,导致最终朝廷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确定这乱局中胜出的学派为官学。

不是赵曦要以恶意揣度他人,尽管没有预料到这事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可赵曦还是知道道统争端的。

孔圣人都有诛少正卯的典故,更何况孔圣人的这些门人?

这时候,那怕是做的有些过分了,有孔圣人在前面顶着,他们也能找到借口,为自己的无耻辩解。

尽管赵曦对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的人品很信任,可却不敢相信他们的门生弟子也一样品性高尚。

更何况这还是道统之争,谁知道人品和道统那一样能占了上风?

不管是不是有政事堂的掺合,是不是各个学派有意为之,既然是官方组织这次庭辩,那所有关于庭辩的活动,就必须由官方来组织。

也罢,大不了变一下庭辩的流程呗,既然自己倡议了,有了这样大的盛势,赵曦就不容许被搅乱了。

所有的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里。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成了仁宗之子》,微信关注“优读”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