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

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

赵曦在士林中的名望再一次被提升了。

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的诗文,也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是因为他作为君王给士子们的公平。

没有一个士子能将国朝所有的释义都学到,这也不现实。哪怕是各州府的解元,在如今的境况下也是忐忑的。

官家这样确定取中与否,着实让整个士林感恩戴德。新学在南方影响深远,我身处陕州,熟读司马相公的朔学,也一样有高中的可能。就学于周敦颐,官不高,职不大,没有扑中主考官是同门的可能,有官家这样的取士方法,我一样可以考中。

如果说国朝取士,在以前还有些许不公平的存在,如今这样的方法就彻底解决了。

士子有一种行为,叫做游学。可能有行万里路的想法,真正的原因还是各地各家学派对释义的大不同造成的,士子们为能在东华门唱名,不得不游学,以便自己能了解国朝名家的所有释义......这太难了。

这也是国朝开科,经常出现某一地学子在某一科集中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有弊端的。比如,辞藻华丽者会有优势;比如,批阅时能看出考生的地域等等。这些赵曦交给政事堂解决了。

自己什么都做了,还要政事堂有何用?

再说了,有了前面庭辩这事,相信政事堂会安排好阅卷人的......这么多年的科举,如何防止和杜绝各种意外,朝堂的臣工没一个省油的灯。

以往的开科,考官和主考官的跟脚,基本就能确定取中的会是哪一类士子了。

现在,即便主考官有明显的学派痕迹,一样无法确定那一类或者那一地域考生会高中。

这一年的开科,终于能如期举行了。朝臣们也相对安稳了许多……谁也不想稀里糊涂的给管家的谋划做嫁衣。

可惜,就有人没这样的觉悟。

应该是早就有准备的,也正好赶上这个节点了。

没几天,司马光抱来了一册他撰写的史书——,似乎对官家没以他的学术为官学很不满,这是准备以史为鉴,来让官家明白什么吧。

有句话说的,历史就是一个被文人粉饰的小妞,具体长什么样,全在文人的心境。

这……该怎么说?司马光确实熟读史书。不知道是因为他那个通姓的前辈原因,还是他本来就对这感兴趣……一输,确实有声有色。

真实不真实先不说,最起码大事件上尽量贴近了。

更让人信服的是,他撰写的史书,确实摈弃了所有阴谋和残酷,只从历史事件中让你去明辨对错,知晓得失。

历史真这样吗?随便吧,除了自己经历的,不管是听闻还是被人奏报,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最起码司马君实的史观是积极向上的,是劝人向善的。

“司马公精于史……”

赵曦没说专于史,这是一种推崇。

甭管怎么说,司马光是个伟大的学者,是个纯粹的文人。该有的尊重,赵曦是发自内心的。

“官家,臣少时便有此意,多年来不曾懈怠。”

官家这是赞赏,不管是不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这样的评判,司马光只有受着,还是敬受。

“司马公若有意著史,可抽调相公人,着手于此吧!若国朝能有皇皇巨著,也是我朝盛世年华的映像。”

赵曦不清楚的背景,既然现在有这个由头,他有义务有责任推一把,也免得因为自己而让后世丢掉传世巨著。

……

尽管相信政事堂会处理好这一科考举的事,赵曦还是有些忐忑。

让王中正收集士林传闻,包括庭辩之前所有官方组织辩经的评论,初步拉了一份名单。

赵曦带着这份名单,在揭榜的那一天,由政事堂的部分相公陪着,在东华门外的一家酒楼上……

今天应该是这片区域各个酒楼茶坊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可官家到了自家酒楼,就是亏买卖,掌柜的也喜滋滋的……更别说内宦丢给自己的新币,比满客的收益还要多。

官家看揭榜…~多滑稽的事?或许是官家初即位吧。相公们倒也陪着来了,从心里,他们也想感受一下这气氛,就像回到曾经一般。

独占一家酒楼…~这事赵曦是真不想做。可在兴师动众,带一帮军卒和独占一家酒楼之间选择,他选择了独占酒楼。

只要是有政事堂掺合,赵曦也知道甭想有自在的外出。

“要开榜了……”

恍如昨日,已经二三十年了,可再一次经历这场景,自己考中时的感觉,还是引起了共鸣。

政事堂诸公都有点感谢官家生事。仕途繁忙,宦海无边,多少年为官,倒是让他们忘却了曾经年少时的初心……

赵曦真不是让诸位相公来回味初心的。在开榜的那一刻,皇城司探知就开始忙碌了…~

“官家此为何意?”

看着一个个递进来的小纸片,再看看官家对照着准备好的名单……政事堂相公们有种愕然。

“看看及第者与辩经的出入有多大。”

赵曦没掩藏自己的目的,没必要。

这是不信任吗?可又不像。官家若是不信任,完全没必要带着政事堂诸公做这事。

官家做这事……似乎很坦荡,就是有一丝不快,也没理由发作。

就是这样,一次次都是这样。明明是谋算,可每一次官家都这样摆在明处,让人特憋屈。

“不是对主考官不信任。这一次不同往常,辩经导致士林对这次开科有了诸多猜想。”

“对照士林评判和朝廷取中,可做到有的放矢。若朝廷取中与士林推崇差别太大,有些反响是难免的。如此,便可以提前谋划些对策……”

算个理由吧,还是替政事堂查缺补漏的理由。

这也是结果没多大偏差,赵曦才这样轻松的谈论了,否则,将会是另外一次下狠手!

“咦……为何不见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是国朝开科的一大景观,赵曦曾专门来看过。而今天,似乎没看到……

“官家,朝廷组织辩经,知指今科取士,优劣成败,在辩经之初已经初现端倪。恐怕选婿已经早早完成了。”

话说的平淡,但韩琦心里还是有些怨言。说不清是因为官家来这的本意,还是对辩经的不爽。

怎么说呢,反正韩琦不太喜欢现在朝廷想一出是一出,有点不稳当,有点难以掌控。

这不是一个宰相该有的境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