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

国朝的文臣其实就是这样子,就像他们在对待辽夏时一样,在知道无力对抗时,都会选择妥协。

倒是司马光,让赵曦诧异了。

之所以一开始赵曦没有明说延福宫改造的本质,就是担心朝堂在耗费上没完没了的扯。最后耽误了成千上万灾民廉价劳动力的时机,所以才撇开朝廷启动了这事。

这次延福宫改造,他不仅仅是因为灾民的问题,甚至不是因为宫殿失修什么的,他想的很多很远。

借这一次重建延福宫,他引导苏颂做出了铸铁的锅炉,引导李诫营造了具有扩音效果的藻井,还有为建造议事大殿而需要的林林总总的新鲜物事。

赵曦觉得,在宫殿群主体完成后,若是有心走一趟,不管是臣工还是相公,都会明白,他不是真的营造什么内苑的宫殿……这是用于朝廷办公的宫殿群。

从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一直到六部九卿办公的公廨,还有朝廷大朝会,政事堂的集议等等。在这一片的宫殿群里,都囊括了。

只需要实地去看一下,就是一般的朝臣也能明白这片宫殿群的作用。可司马光偏偏就根据道听途说,便上奏指责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从上古圣贤开篇,把历朝历代那些肆意妄为的帝王都数落了一遍,好像是让自己对号入座一样。

这些都无所谓,反正没有一点跟自己契合……赵曦就不明白了,你司马光亲自去看一看就那么难吗?

真心不想让相公们尴尬呀。

从开始撇开朝堂,由工坊城主导,他就是怕朝堂上反对声太多,而最后没法收拾。

希望他们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君臣和谐就这么过去了,多好。

结果……司马老头,唉,看来只能是自己带着他们有一趟了。

赵曦不是建筑学家,建筑物的受力和稳定该怎样,他并不懂。

在跟李诫讲述自己对这片所谓宫殿群的设计理念时,他侧重于实用性,也就对传统的多少柱多少梁什么的忽略了。

再说了,真要依照传统的皇家规格,他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他想要达到的功能,所以,整片宫殿群就成了如今这样子。

也不怨司马光指责了。

在进入正殿门的一瞬间,和煦的暖风就让诸位相公们忘记了大殿门脸对称的石柱……一边两根石柱,很不符合皇家的规格。

正殿是个半圆形状的大殿,面积比现在的大庆殿还要大。正对面是陛阶,双层九阶的规格,这倒是符合皇家规格。

圆弧形的殿壁,从陛阶哪儿开始,向两边发散,然后慢慢收拢,到了殿门口,还是圆弧形的。

大殿的穹顶没有规矩,抬头看上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方格,从正中央开始,层层叠叠的分布着,如同繁星满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藻井吧?

沿着圆弧的殿壁,大概一腿高的位置,自上而下都是一排排的管道,像是铜管……

“管道是用来取暖的。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工坊城做不出官家设想的热气锅炉,只能用铸铁的锅炉。”

“根据试验的结果,整个大殿取暖需要十台锅炉供暖。在锅炉里把水烧热,然后顺着管道流转,再回到锅炉里,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只要锅炉不停的烧水,大殿就能保持温暖如春。”

“到夏日了,关闭锅炉,以凉水形成循环,又能确保大殿不至于闷热。”

苏颂这时候站在官家的身边做讲解。

这一次工坊城的都来了,从韩缜、苏颂、薛向到李诫、沈括、贾宪。

“顶部藻井可以让处于大殿的每一位臣工说话,在大殿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的听到。这是贾郎中用算学之法推演的结果。”

李诫介绍,贾宪见提到自己,就出列示意,向官家和诸位臣工鞠躬。

“穹顶藻井的每一个间隔,就是一处照明点……”

苏颂说着,在殿壁处打开一个暗格,伸手进去开始摇动。随着他的摇动,从穹顶之上缓缓落下一个由四条系绳拴着的小平台。

待这个平台降下,人们才发现,这个平台是透明的……这是用琉璃做的底吗?

不管是不是用的国帑,这样做都有些奢侈了。

“这是玻璃,是工坊城最新的产品。实不相瞒,官家指导此法煅烧玻璃已经一年余,可惜,工坊城只能做出巴掌大小的平面玻璃……”

“也是因此原因,大殿无法按规格做轩窗,不得不将大殿的窗户做成适合镶嵌玻璃的样式。”

听苏颂这么说,人们才想起来看大殿的窗户……

从外面进殿,被暖风这么一熏,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殿内的光亮……这不是窗户纸的效果。

窗户是由无数方格子组成,两层的木质窗棱把苏颂口中的玻璃夹在中间,让整个大殿的密封效果剧增。

韩缜引导着众人往里走,偌大的大殿空荡荡的,凌乱的脚步声被回响陪伴着……

“官家原本要求在大殿设置座椅,依照大殿形状,成半圆形拱卫陛座……因为这与祖制相悖,我等工坊城诸臣工未敢遵行,还需政事堂议定。”

很明显,这大殿的作用是用于朝廷,不管是朝会还是庆典,如今国朝的殿堂没有一处可媲美了。

不说其他,就说这冬暖夏凉的享受,就让人无法拒绝。

“左侧为文臣,右侧武将,从两侧门洞出去便是各衙门的公廨……”

这时候李诫到了队伍的头前,引导着众位向左侧侧门而去……都是文臣,自然要先看看文臣的公廨。

文彦博倒是想去右侧有没有枢密院,可现在只能陪着大伙往左了。

出了左侧偏门,是一个平台,平台再往远,是个连接这平台的廊桥。

这时候一阵冷风吹过,人们有点恍然的感觉。

抬头向各公廨看去,阳光照在窗户上有些晃眼…看来这些公廨也都是装了玻璃的,也应该是用了那所谓的锅炉取暖的。

这时候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政事堂的设计了,甚至连为什么会有个廊桥都无人问起。

其实从进入大殿开始,政事堂相公就没人再吭气,因为这大殿的一切已经脱离了他们的见识。

尽管工坊城诸官在介绍时很平淡,可这大殿绝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