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零二章 幌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零二章 幌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零二章 幌子

ntent

“赵曦奸诈!”王雱知道了今天朝会的情况,就这样当着他爹爹,咬牙切齿的低吼。狰狞的表情,在他本来潮红的脸色上,显得越发吓人。

“爹爹,岂能让他这般捉弄?青苗法,被他磨蹭多日,最后变得面目全非。如今又故技重演,最后还会将市易法变了味!”

“爹爹,朝廷若真有意改变现状,就必须依靠爹爹的新法。同样,若想要新法推行,在朝堂就应该是一个声音,而不是这样扯皮。”

“也只有朝堂统一思想,才可以让他赵曦不耍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王安石并没有斥责儿子大逆不道的言辞,因为他也觉得市易法即便推行,也绝不会如他所奏的那样。

但他王安石目的是要改观国朝的现状,至于市易法是不是原样并不重要。

只是官家不该这样!这也是他容忍儿子口出狂言的原因。

朝堂上一个声音?从官家那次留他奏对时,谈及将反对革新的守旧派贬黜的结果,王安石一直也在考虑:倘若反对新法者都到地方就任,他的新法真的能得以实现吗?

他也知道,这本身就是帝王异相相搅的目的,却又不得不承认,官家所说的也确实是事实。

唉……他王安石誓要改变国朝现状,又怎会在意这些?

“雱儿,莫要乱言,为父见今日诵读之言,也并非无道理。若市易法会造就另一个漕运,为父市易法又有何意义?”

父子相对无言,唯有恍惚的烛光在替他儿子二人表达着心情。

以往只要朝堂有关于新法的议论,在放衙后,吕惠卿等一干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到家中来,即便是商量不出对策,相互坐一起说一说也是好的。

而今天……父子俩都刻意的去回避那些新法干将没来家里的事实。

“相公……”

“相公……”

到底还是来了。除了吕惠卿、吕嘉问、曾布、蔡确,章惇今日也来了。

“相公,下官以为,官家之所以今日让韩相公诵读奏折,本意并非否定市易法,而是对市易法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想集思广益予以预防……”

吕惠卿不会像王雱那样扯官家的闲话,尽管王雱对他的说辞不屑一顾。

“吉甫所言极是,这样也好,终归是要推行市易法的。”

王安石如其是在给他的干将们打气,不如说是为他自己打气。

于是乎,聚集在王府中的这些新法核心人物,又一次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相公,这一次官家会不会再像青苗法那般,冠以市易法之名,再一次另辟蹊径?下官以为有这种可能。”

本来挺热烈的气氛,被章惇这话泼的冰凉冰凉的。

章惇都能感觉到王雱杀人般的刀子眼!那又怎样?他章惇倾向革新,并没有依靠王安石幸进的想法。

并不是没人想到这点,只不过都在刻意回避。章惇之所以这样说出来,也是为自己准备的奏折打个伏笔,避免最后被人误解了。

“这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了可能性很大。如此很好,也能为市易法添砖加瓦,完善市易法以备朝廷推动。”

王安石何尝不明白?不管是不是无耻的往市易法上贴金,他都得这样说。

“诸位若有对市易法查漏补缺的想法,也应该奏请官家……”

王安石倒没有强颜欢笑,他心里也在考虑,也在琢磨今天诵读那份奏折的内容。

很显然,那一份奏折是戳中了官家的痛点。

该如何调整市易法,才能符合官家的预想并让朝堂反对的声音减少呢?

能看明白官家今天做法的不止王家人,今晚在不同的府门里都上演着同样的桥段。

不管还会不会推行市易法,但官家对于大商贾操控价格的行为肯定是要处理了。这是普遍的认识。

对于这点,于公,臣工们基本上认同。于私嘛……各家都各家的利益。

如何保全自家利益并让官家面子上过得去,是今晚多数人心里所想的。

折腾了这么久,官家是绝不可能就这样算了的。

……

或许真的是自己发火起作用了,过了有几日,朝臣们递上来的奏折多少有了起色,不再是干巴巴的喊口号了。

并且,不再是单纯的议论王安石的市易法,更多的是在市易法的引导下,真正的去想办法考虑怎样改变国朝易货之事。

……将万物分类,然后根据物品种类划分为几大块,分别由诸多不同的家族与朝廷合作包揽一切易货?

脑子是动过了,还不如不动。以矿城和工坊城为例……还别说,挺有说服力。

这不是分封土地,这是分封物品,结果是由原来的大商贾掌控物价,变成耕读世家控制。

赵曦想不通这与现在的模式的区别在哪里。

大商贾?在现在这个时代,赵曦不相信脱离了官员在背后的支持,没有士大夫阶层的掺合,能有商人做到控制物价的程度和规模。

这算是各退一步?好歹让朝廷介入了。

换汤不换药吗?可惜!他赵曦能看透其中的猫腻。

按照常平仓模式,建立朝廷万物常平库,价高时低价出,价低时高价入,由朝廷储备货物之量调控物品价格……

好吧,相信你用心了,可这需要朝廷建多少库,储备多少物品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朝廷颁布法令,对商贾囤积货品的量予以限定,从而杜绝囤积居奇的可能……

推出高价税,以税比来限制各类物品价格浮动…~

赵曦翻看着奏折……很明显这一次大家对市易法的臧否与早先大不一样,所说的内容还是不是市易法都没法说清。但有意解决国朝易货一事倒是真的。

这时候已经谈不上是支持还是反对市易法了,说是在提出自己的市易新法更合适。因为所有的奏疏里,赵曦没有看到一份还硬扛着不可以动市易这块的奏折。

王安石不知道能不能理解自己的做法,总的来说,赵曦这一次的乾坤大挪移应该算是见效了。

当人们集中在市易法该不该推行,市易法推行的利弊时,赵曦把市易法推出的背景提到过比市易法还重要的位置。

这就让各个立场的臣工都没有继续揪着市易法的理由,不得不沉下心来考虑国朝易货的现状,并考虑怎样改变现状。

市易法一直就是幌子,被赵曦用来破局的幌子。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