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腾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腾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腾

ntent

习惯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今朝堂的这些臣工,还不能完全从先帝四十多年的执政习惯中脱出来,还习惯在官家跟前指点江山。

当被官家莫名其妙的打断后,退出的不仅仅是勤政殿的朝议庭,还有他们被点燃的那份热情。

待勤政殿外的夜风吹过每个人的脸颊,都各自醒悟了…~工坊城是什么地方?那几乎是官家的私人领地。工坊城的新兴产业又是什么?那一样都脱不开官家,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项产业脱开过官家。

这时候大家都意识到了这点:没有官家的许可,韩缜韩玉汝有多大胆,敢在朝会上提议出售工坊城新兴产品工艺的事?

而在整个议政事,大家都忽略了皇家的利益……失误呀!

幸好,这只是第一次讨论,还有补过的机会。

从来没有一项事宜像工坊城出售各种产品工艺这样受热衷,就是边境有战事都不会这样大的关注度。

可惜,因为保密法令的限制,昨日议政的信息没有丝毫的透露,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朝廷是真有意出售那些工艺的。

有这就够了,剩下的无非是钱多钱少的事。所以,市井便有了各种各样的传闻。

事情才过了一夜,居然就发酵了。也是,昨天相公们议政,整个国朝都在议政。

商贾们以为,这是他们的领域,官员总归不是内行,这类事就该让他们评议,朝廷只需要议定是否出售即可,至于价值……

至于价值,一些憋不住的牙行已经开始预估各种工艺的价格了。

说真的,这些年工坊城的产业真让人眼红。从桌椅板凳,到水泥马车,从蛋糕饼干,到羊毛纺织,几乎包含吃穿住行,再没有比工坊城更赚钱的营生了。

关键是整个国朝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但国朝所有军州对工坊城产品早已认同了,听说就连北辽西夏,也以拥有一套工坊城的桌椅为荣,以拥有一辆工坊城的那车为荣。偏偏工坊城侧重于军备,这些产品都是限量销售。

只要是有点见识,都清楚谁能拿到工坊城产品的秘法和工艺,就是拿到了几代人源源不断的财源。

一些大商贾,包括牙行,忙不迭的开始展现他们的存在感。

因为市易法的原因,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潜藏,甚至串联着想给朝廷施压,别让朝廷盲目的推开市易法。

之所以朝堂臣工踊跃抨击市易法,就是这类人背后使大力了。现在有了这样的事,终于可以显身手了。

所以,从《蹴鞠快报》到《时论》,都有了关于工坊城产品工艺出售的相关文章。

《蹴鞠快报》侧重于分析并解说工坊城的产品……倒是不用工坊城去做广告了。

而《时论》却着重分析工坊城产品工艺出售后,对国朝税入的作用。

昨晚就向赵曦请示了……一个词:放任。

一大早,昨日议政的诸位,利索的把日常公务处理完,快速的在政事堂集合了……

“昨日议政,对于工坊城出售工艺一事,诸位臣工的意向基本是同意。所以,今天就别再谈是否出售,或者出售工艺的利弊了。”

赵曦的直白大家已经习惯了。

“但因为工坊城所奏事发突然,我昨晚慎重考虑过了,对于工坊城这次请奏之事有几点要求:工坊城说白了还是以军备为主,即便是出售工艺,大多也是由军备延伸出的产品。”

“比如马车,跟战车并无二致;比如饼干,又跟军粮相关;比如水泥,乃是修筑城墙及其他防御工事的利器。就是锅炉,由于盐铁管制,也与军备关联颇深。”

“我不希望在与他国征战时,被别国用我大宋的战车与我军作战,更不希望他国的防御工事是由我大宋的水泥修建。”

“所以,即便工坊城出售各种产品的工艺,也必须确保这些产品和工艺不被他国窃取。关于工坊城产品工艺出售一事,必须基于这一点,这是底线。”

“对于工坊城产品工艺的出售,一律以授权形式,工坊城不能丢掉主导权。另外,市易法正处于讨论期间,但对国朝易货垄断的弊端基本达成共识,这次工坊城诸多产品工艺的授权,将会杜绝垄断现象的发生。”

“考虑到部分产品跟军备相关,在工坊城产品工艺授权一事上,我决定以官办民助的形式为主,至于具体怎样运作,今日诸位就基于这个底线讨论吧。”

“诸位经过讨论,并达成一致后,经在座各位签署后,以奏折形式递给我……”

赵曦不想听他们挂羊头卖狗肉的借口,自己留在这,也不能让他们把利益摆在台面上明说。

在言明基本原则和底线后,赵曦就离开了议政厅,留下一群懵逼又凌乱的臣工。

昨日议政,因为事发突然,大家在议政结束后,赶紧相互走串了,并且在各种交换中形成了怎样瓜分那些工艺的意向,也为皇家留足了利益。

本来都满怀信心,认为今天的议事,完全可以把工坊城出售工艺的事敲定了。

可结果……这还没开始,官家一个原则和底线,就把大家好不容易谋定的事扯的七零八落的。

议?怎么议?必须基于官家要求议,这相当于推倒重来,还没得反驳的理由。

一是垄断,那怕是对市易法反对的臣工,也认识到了大商贾垄断对朝廷的损害。

二是军备,自庆历年开始,国朝能由败转胜,谁都清楚是因为军备上的提升。

这两点,谁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反驳官家。

虽然大家本质上是为利益,可真正拿的出手,说的出口的,还是得有能放在台面上的理由。

赵曦是有完整的方案,之所以这样挤牛奶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往外挤,目的还是想让这般精英把心思放在为国谋事上。

因为市易法,赵曦在朝堂上装模作样的发了一次火,也提点了一下臣工们私心。

但他并没有指望那一次就能让臣工们彻底醒悟了,或者几句话就可以让那些老狐狸改弦易辙忠贞报国。

有些事需要慢慢来,不管是改变老爹原本的作风,还是树立自己的威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或许这样做有点故意折腾臣工的意思,也可能真有这心思吧。赵曦看来,只有这样折腾几次,才能让臣工真正用心,并逐渐转变到契合自己的风格上来。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