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

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

组建物价部门,包括组建审批部门,是赵曦让工坊城授权和出售工艺和产品一事的终极目的。,

而这时候提出来,就是在等各方谈判的这个形式。他需要这个借口或者由头。

赵曦自始自终没有脱开时代背景去推行什么。包括幼时那些产业,赵曦都是在基于当下这个时代下,超前那么一点。

只有这样,人们才认为你是聪慧而不是妖精,才不会被所有人排斥。

或者说赵曦被这个时代同化也可以。

后世有句话叫符合国情,赵曦最为信服。沙滩上建不了高楼大厦,什么样基础决定什么样建筑。这道理放在他赵曦和这个时代上也是如此。

这不是前朝,勋贵和世家共主的朝廷,这更不是后世满清,君王有绝对的权威。

这是经过五十年更换了五个朝代后勉强算一统的赵宋,臣工对帝王的认知没那么高高在上。有国朝太祖构建了相公制衡君王的体制,养士百年,并不是帝王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代,也没这种土壤和环境。

所以,赵曦做什么事都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借助于各种由头,还得尽量避免对立于整个朝堂臣工。

这样的体制倒没有让赵曦难为,反倒有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感觉。毕竟,在赵曦的概念里,权利是应该受到制约的。

由某个事件引出针对特定事件的措施和办法,而这些办法概念来自于赵曦后世的见识,再引导臣工们剖析,从而形成符合这个时代实情的办法和措施这是赵曦遵循的原则。,

就如现在,因为工坊城针对价格的谈判,赵曦提出了价格由朝廷统管的想法,这并没有脱离现实。

只是一点一点的把这事促成,有点耗时费力了。

“王相公,倘若组建物价监管部门,即可以解决大商贾垄断货品哄抬物价的行为,同时赋予监管部门对易货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如此,达到市易法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避开了与民争利的弊端”

“而由工坊城授权出售一事,朝廷还可以尝试对各种货品分类,由官方主导涉及国计民生的货品,抓大放就避免了干涉市场过多会导致商贸萎缩的可能。”

如今这个时代,管理部门还不需要分的太细。赵曦这是把改革发展、市场监管、商务贸易等诸多事务统一归拢到一个部门。

但是,他还是引导,而没有把自己成型的想法说出来。

只有由这个时代的人制定的制度,才是符合这个时代实情的。他要做的是甄别,是引导。

“至于这样的部门如何组建、如何运作,包括应该具备何种职能,官级和职衔怎样确定,还需要诸公集思广益,拿出可行性的方案来。”

对于勤政殿内阁现在的这情形,赵曦有准备。

都是精英,无非是就差捅破那一层纸。现在自己点明了,肯定这些相公的心里有所触动,就是内心掀起滔天巨浪也可以理解。

所以,对于相公们的愣神,赵曦不奇怪。那怕是司马光讨厌折腾,也对官家的这提法陷入了深思。

市易法的基础,是针对国朝物品交易被大商贾垄断的情况,目的是为了改变官势富姓在物品交易中具有绝对主动权的事实。

针对这样的情况,王介甫才出市易法,想以官营之法,来解决易货之道的弊端。

市易法一旦实行,或许国朝易货的弊端确实能改变一些。同样,市易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与民争利这一点不可忽视,官营在整个易货中占据了优势,对一些小商户所产生的危害甚至要高于大商贾的垄断。

同时,官营会把交易的所有风险由朝廷或者说官方承担了,鉴于国朝官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对官营的前景多数人并不看好。治政和从商不同,更何况治政也并不是全是好手,如何能确保官员从事易货的成效?

官家这一提议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官方不介入交易,不必担负交易中的风险,更是避开了与民争利。

其次,朝廷收回定价权,并对日常交易进行监管,就解决了哄抬物价的发生。

至于大商贾还是小商户,只要是合法经营,就不存在与朝廷的相悖,这也避免了损害某些团体的利益,朝堂反对的声音也就自然少了。

如此,朝廷置身交易之外,在整个交易中处于裁决者的角色,就如断案判案一般这才是官方本来的职能,这才是真正的市易法。

赵曦无意管饭,把大概想法提出来后,就把场子散了都回去想去,等想好了再议。

这时候议政厅正进行着激烈的价格谈判,每天的奏报上来,大家也可以从中看到各种物品的价格确定要素,为将来拟订这个新部门的职能做些参考。

这事急不得,也不太急。赵曦都谋划近一年了,已经到了最后一哆嗦的时候,没必要那么着急。

可是王安石急。官家再一次改变了他的市易法,而变了样的市易法,结果跟当初青苗法一样,让他没话说。

就是刻薄的王雱也不得不承认,官家这个设想是真的弥补了他王家市易法的所有漏洞,还更好的解决了市易法指向的问题。

官家这样的设想更加合理。让市易归市易,监管归监管。

“爹爹,既然官家的设想是基于市易法,咱们这边还是需要占据主动权。爹爹为推行市易法而预设的三司使制置司,无非是调整职能而已,需要向朝廷阐明了。”

王安石看了看有些兴奋的儿子

官家设想的部门,权限之大堪比三司使,甚至比三司使的职权还要大,如何可能置于三司使之下?

原本是准备让吕嘉问主导市易的。因为工坊城那事,吕嘉问又有意做官办产业的总督办,今日向官家推荐,被晃过去了。

这个新设立的部门看吕嘉问的意思,似乎又有想法了。

不仅仅是吕嘉问,就是蔡确、吕惠卿似乎也有想法

章惇被官家直接丢讲武堂了,自己手里能用的人真不多。

“这几天那边谈判的奏报,我会给你们复一份。都参考一下,各自针对市易法的具体职能、职衔设定以及具体运作考虑考虑,有了完善的操作方案,在新部门的主官上就能占得先机”

话虽这样说,但王安石对拿下这个职位的信心并不足。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