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

战车难出雁门关,轨道更是到忻县断了线,作为对军备依赖相当大的新军,出关作战才是真正的考验。

从这次东西两路推进包剿就可以看出,有战车和没战车的新军在跟辽夏联军骑兵对战的区别很大。

大多数军卒的伤亡,都是来自于东西两路。

赵曦在跟狄青的密旨时也有过交代,一旦东西两路战损超过两成,收复云州之战将无限期延后……

而如今的战损,希望当初围剿时不是辽夏联军的困兽之斗,战力烈度是真实的战力吧…~赵曦不敢肯定。

所以,他对于这次大军出关作战,比前期定襄、忻县之战更担心……

还有一点,政事堂相公也考虑到了,就是大军出关之前的赏赐…~都担心重蹈太宗覆辙。

工坊城运送军资的马车,同时带去了这一次围剿胜战的赏赐。

“文相,枢密院下令调江南、成都府新军北上吧。由成都府辅助秦州、环庆一带防御,江南道辅助河北道防御……”

真正的捉襟见肘呀!赵曦很无奈,闲置着五十万大军,却不敢也不能让其开赴前线……担心这般禁军的老兵油子会让整个防线溃烂了。

他们没有战力,没有勇气,更别说家国天下之思想,甚至连廉耻都没有。

如今,在整个边境守军中,参杂了一成的禁军,已经是最大限度了。赵曦不敢再冒险。

“陛下,雁门之战大胜,辽夏还有南侵之心?”

富弼疑惑,诸位相公都疑惑。

当初拖延接见使臣,并强硬拒绝使臣,就是依仗着围剿之战的大胜,可以震慑辽夏不敢轻易发兵南侵。

当下是我大宋大胜,且还将近十万的辽夏联军围困忻县,怎么还需要再次调兵?

“记得咱们当初做战略部署时,曾经对所谓的辽夏联军做过剖析……那就是被丢出来的势力,是为辽夏内部统治服务的。当然,不否认这部分队伍有试探我大宋军力的目的。”

“而今,所谓的借刀杀人也好,还是试探军力也罢,都算是有了结果,并不能真正的打疼打怕北辽西夏。”

“若我朝大军止步于雁门关,继续保持守势,想来辽夏不会有扰边之意,可现在我军北上,有意收复云州、应州、朔州,不说西夏,北辽是肯定不会视而不顾的。”

“这次辽夏同盟,首倡议者肯定是西夏。一旦我军北上,北辽出兵是必定的,而西夏为这次联盟也不得不出兵……”

这是赵曦跟狄青推演的结果,一旦北出雁门,北辽绝对会出兵……

赵曦说完,相公们又一次围拢在沙盘前……

“恐怕陛下所言会是事实。西京道的辽兵入关,整个西京道空虚,北辽若想解云州之危,只能尝试围魏救赵之策。”

“陛下,我大军出关应该延迟,必须待江南、成都府北上新军到位后,方可发动收复云州之战!”

韩琦久任河北道,对于河北道的情形算是最为了解,在明白了官家所说的可能后,直接由原来的激进转变成了守成。

河北道一旦失守,绝不是一个雁门关可比的,那真的会是国朝的灾难……

“陛下,战前我等曾建议调南兵北上,被陛下所拒。既然陛下有考虑,如此大事岂能回避?”

文彦博难得有这样的直言的时候。

“宽夫,当初雁门关失守,南兵北上,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市井,产生的影响大不同,一有不慎,可能导致整个国朝出现大骚乱。”

“如今南兵北上,对于市井和朝堂来说,是扩大战果之战。而当初南兵北上是在露怯,是对雁门关底气不足的表现。所产生的结果大不同。”

“况且,国朝轨道联通诸州,如今调兵与当初调兵在效用上并无二致,不存在紧迫和疲兵。此事官家与老臣有过沟通,非官家之过,未置于政事堂讨论,是我富弼的建议。”

“诸位,国朝几十年战事,也就近十年才有了对西夏大胜的战事,而对北辽,想必朝堂包括诸公并无必胜之想。”

“若当初调兵北上,朝堂臣工又会有何等乱局,诸位应该清楚。大战之前的繁乱不利于前线战事。”

当初赵曦确实跟富弼谈过这事,就是不确定该不该把可能发生的情形放在议政厅讨论。

他本意是不说,因为他不相信相公们的坚定。但全盘瞒着相公们,也不可取,才想着把富弼做个挡箭牌的。

只不过没想到富弼当初也是极力反对…~

“边境全线开战,还是回到了最初设想的最坏的结果……”

王安石这句话,代表了政事堂所有相公的想法。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

全线开战,这对于国朝而言,肯定是相当吃力的,那怕是一点偶然的意外,也有可能导致全线崩盘…~

“陛下,臣安抚秦州吧!”

韩绛觉得自己需要出面了。不管是不是知兵事,他出秦州有利于控制秦州防线的局面……整个对西夏的防线,将领们互不统属,没有一个可以镇的住场面的。

“不必!我的建议:整个面对西夏的防线,全部收缩,少于千人的边寨一律放弃,我朝边境退守百里!”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

……

赵曦的话音未落,相公们就打断了。

“诸位稍安勿躁,待官家言明!”

富弼不相信官家会妥协,更不相信官家是个出尔反尔的性子。

就像雁门关失守一样,面对西夏的退守,未必没有深意。

“出兵雁门,是西夏撺掇北辽,而如今辽夏扰边会是北辽强迫西夏,两者大不同!”

赵曦顿了顿……

“陛下之意可是要以破辽夏联盟作为破边境危局的切入点?”

只要顺着官家的思路,不难明白官家所指……

“若如此,朝廷应遣使前往西夏……”

“着令雁门大军,释放西夏俘虏,同时对被围在忻县的西夏军卒喊话…~”

“撤掉都亭西驿的驻防守军,放西夏常驻使臣离开……”

“恢复对西夏的榷场,开放与西夏的边境线,允许客商过往……”

纯粹的军事,政事堂相公未必真的懂,可要说玩这种称为谋略的把戏,一个个真的都是精英。

一干人,根本用不着赵曦再去启发,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便完善了整个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