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五七章 萧卓尔一口老血

第五五七章 萧卓尔一口老血

"爱书网"访问地址

听说陛下将曹家家主叫进宫里训斥了,听说若不是曹太后求情,陛下说不定会治曹家人的罪。

这些传言仅限于朝臣中,因为有人看到了铁青着脸离开的曹太尉。

而真相只存于内苑。

“官家,蹴鞠快报之事,是臣等许可的。”

富弼的品性,做不到让人背锅了而无动于衷。再说了,他认为此事并无错。

“富相,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先朝太宗之言是为至理。但朝臣是否有罪,在法度、在条令、在朝廷,而不在舆论。”

“蹴鞠快报的行为,在本质上有引导舆论方向的作用,甚至到了左右朝廷决策的地步。这很严重。”

“先不说这些臣工是否存在通敌叛国,而现在,在舆情上已经成为了通敌叛国,就连朝廷组织的调查也不得不敷衍了事,不了了之。这不正常。”

赵曦义正言辞,仿佛这些事真的跟他无关,也确实让相公们感觉真的与他无关了。

“诸位相公,子民并不具备鉴别能力,并不能做到明辨是非,他们靠的是一腔热血,是情绪,而这种情绪很容易左右他们的行为。”

“看一看这些臣工家眷的日常生活就知道了,就这一篇文章,就让他们在汴梁寸步难行了。是故,舆论需要监督,需要引导。”

“政事堂议一议吧,出台关于舆论监督和引导的法案,以避免诸如此类的发生。”

“至于这一次就这样吧。看能否让工坊城这边些帮助,让他们扶棺回乡吧”

“另外,让蔡确就任礼部侍郎,同时兼任监察衙门佐官,负责筹备由朝廷主导的类似时论、蹴鞠快报的抵报印社。并承担监督和引导民间舆情的职能。”

“此抵报印社要分两种,一类面对朝廷四品以上官员的内参,一类面对天下子民的民报。”

“至于作用吗宣讲朝廷政策、普及教化、甚至刊登民间诉求等等。内参以刊登一定程度上的朝廷议事内容,并专门开辟专栏用于监督天下百官行为,研判朝廷政策和决策。”

这才是曹太尉离开内苑铁青着脸色的原因。

不管是蹴鞠快报,还是时论抵报,这都是原本都不看好,官家执意要玩的营生。

任谁也没想到,最终会是如此规模的产业。

如今的报社,几乎覆盖了国朝的所有州府郡县,所产生的利润,甚至不比养一支蹴鞠球队差。

在老六家眼里,他们跟官家就是朝廷,就能代表朝廷意志。可如今,官家居然要朝廷主导办报纸

说实话,并不是没有朝臣有过这想法,当然,他们的想法不是朝廷举办,而是有些朝臣看到了利润,就想着分一杯羹。

有中人跟老六家商量过,老六家把这门关死了老六家要真想关一扇门,在国朝还真没有谁家能推开,敢推开,何况他们还有官家在背后。

可没想到官家亲自推开了这是让朝廷跟他们分羹了,根本没法拒绝。

百姓对朝廷和对老六家的认同,不用对比也能看到结果,这就预示着,抵报这一行肯定要受到冲击了。

希望官家所说的河东地能真的有另外的大收益吧

赵曦不能想的太局限了,他需要具备帝王视野。

随后的三级决策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朝会上朝臣们的七嘴八舌,很有可能会遭到抵触。

借这个由头,赵曦先为那些总喜欢没事找茬的人开一扇窗,然后再关门的效果会好一些。

从来就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就比如这次所谓的内奸之乱,赵曦想让这个起的作用很多

萧卓尔快要郁闷死了,特憋屈。

这才几日,北上的人恐怕还没有抵达上京,还没拿到大辽朝廷关于宋军夹攻河北道大辽大军的消息,可汴梁的乱局让他感到越来越压抑。

别人不知道这些死去宋臣是怎样回事,可他萧卓尔知道。

在上次出使大宋时,大辽的密谍司给了自己一份名单,而这次汴梁死于非命的那些人,都是名单里的

早知道这样,他真不该两次出使都跟他们联络。

如今的宋国强盛了,留着他们比现在弃掉作用更大

还好,萧卓尔不得不庆幸,还好没有全军覆没,一些隐秘的棋子并没有被一网打尽

事情就这样了了,让观望的朝臣云里雾里的,本以为朝廷会给个说法,当抽调成立调查组的人员,一个个回归后,大家终于明白真的就这么结束了。

怎么可以这样这不相当于死去的这些人,坐实了投敌叛国吗可所有人都只是心里非议,没人去为死去的同僚奏本谁也不傻。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些死去的臣工家属,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

这是祸及家人了,这样的结果除了投敌叛国,还有什么罪行可比

也有人拐弯抹角,旁敲侧击的问过相公们相公们能说啥能说是因为政事堂同意蹴鞠快报刊登那些文章,从而导致了这些朝臣的家眷在汴梁无法生存吗

还是言明这一切都是朝廷为了保护那些家眷都不能说呀

没有彻查,就没有真相,就让人投鼠忌器,不敢随意掺合这可是投敌叛国呀

国朝不杀士大夫投敌叛国根本就不再此列

没几日,好像就在那些死掉朝臣家眷消失的第二天吧,政事堂就收到了几份辞呈,还没处置呢,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辞呈递上来了。

理由极其充分,有伺俸双亲的,有年迈不堪重负的,有力不从心的等等,反正都是坚决致仕的。

官家和政事堂都按陈例,驳回了辞呈,热情挽留了,但都是决意要离开

“把写辞呈这些人的履历理一下”

富弼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股风刮的莫名其妙。

当诸位相公仔细查看这些人的履历以后

“官家,既然他们执意远离朝堂,官家还是恩准了吧,也好成全君臣之义。”

不再劝留了,富弼在劝放

“准了准了可成全君臣之义”

赵曦饶有风趣的看着各位相公,很平淡的问。

“回官家,确实如此”

朝廷批了,恩准了近三十名朝堂的辞呈

又是一件莫名其妙的,很诡异。

这时候都亭驿里的萧卓尔,喷出一口老血晕过去了

这不是单纯失去那些棋子的事,恐怕他萧卓尔回去大辽洗不清了,是他导致了大辽在宋国朝堂上的棋子全军覆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