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三八章 先礼后兵的礼

第六三八章 先礼后兵的礼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由于案件的敏感性,成都府监察衙门的调查相当细致。

成百监察官,全数分布在阆州轨道的沿线上。从阆州轨道运行的频次入手,调查阆州轨道马匹的数量,并以此延伸到陈氏交易马匹的根源上。

从阆州轨道沿线的村镇入手,走访沿路的子民,对阆州轨道运行的安全维护做基本的了解,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草菅人命的事件。

连续乘坐阆州的轨道马车,以便了解阆州轨道马车上的治安情况等等。监察官当初在讲武堂的培训,有成套的办案系统,所展现出来的办案效率真不是吹的,确实震惊了整个朝堂。

真的太细致了,也太全面了,甚至可以称之为算无遗策。

也正是这样详尽的调查,让这次监察案件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期间,所回复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朝臣利好的。

富弼也有过几次单独跟官家的奏对,他很担心,担心这次事件对官家的威望造成影响······至于处置不处置,富弼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然而,官家的好像依然胸有成竹,一副了然在心的样子。

就是范纯仁也是一脸的担心,他跟宗监察衙门的几位总监察官,几乎把监察条例翻烂了,哪怕是如此,一样找不到可以对阆州陈氏做出处置的依据。

甚至,范纯仁还不止一次的让总监察衙门的官员下成都······

这是监察衙门第一次如此声势浩大的调查,难不成真的要虎头蛇尾了吗?虽然监察衙门只负责调查,但是范纯仁心里实在不是得劲······他是真的反感阆州陈氏的做法。

“总衙,监察衙门只负责调查,只要是调查真实,这就完成了我监察衙门的职责!”

蔡确劝范纯仁。

“我知道!”范纯仁不死心,但不得不接受现实。他也知道,不管怎么说,阆州陈家也算是耕读传家了,不可能做出那些天怒人怨的事。可就是这心里过不去。

“总衙,调查结果一出,监察衙门也不再是众矢之的了!”

这话让范纯仁很不屑。监察衙门是国朝的监察衙门,是天子亲军,怎么能局限在自己是不是被朝臣关注的境界?

结果已经基本成型了。范纯仁不得不用这样的结果向官家奏报。

“官家,监察衙门的调查结果,阆州不存在触犯国朝任何刑律和法令的行为!”

范纯仁情绪是情绪,但他从来没有因情绪而影响过政事。跟官家的汇报是照实说。

“尧夫,这次事件,充分证明了监察衙门的办案能力。朕很满意,监察衙门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团队,很好。”

“尧夫,你要认识一点,调查并不是一定要查出问题才算。调查只需要调查过结果即可,这就是监察衙门的职责。你们做的很好。”

范纯仁以为官家是说反话,可看官家的神情,似乎很真诚。问题是,官家极力决断的这次调查,最终如何收场呢?

所有人都忽略了皇城司······

在监察衙门明面上调查阆州轨道时,皇城司也对整个阆州陈家和阆州轨道的东家情况展开了调查。

“你是说陈家除了在大理矿城有份子外,在广南的锰矿也有份子?还在长江的航运也参与了?还有成都府水泥总厂?”

王中正汇报的内容,让赵曦有些惊讶。不得不佩服陈氏这近百年的经营,啥事都没有落下。

“回官家,确实如此。虽不是陈氏本家参与,也有亲家参与。陈氏这百年,在成都府,乃至国朝西南一带,通过姻亲,与许多士族家族都很亲密。”

“直接是陈氏本家参与的多少?”

“回官家,大理矿城和成都府水泥厂。其他都是陈氏出钱粮,或者与其他亲家合份子。”

这就有的玩了。

赵曦在知道陈氏参与大理矿城时,对于如何处置阆州陈氏,已经心中有谱了。

现在居然还有其他的因素……赵曦觉得还是尽量不惹众怒。

虽然这只是最后的后手,也有与朝廷大义相关。不到最后的地步,赵曦还不想使用这点。

威慑,放在手里才是最有效的。

“宣内阁大臣进殿议事……”

结果已经出来了。成都府监察衙门把完整的调查报告上交了。

这事,是该着往下一步进行了。

估计朝堂上对此也清楚了。

“诸位阁老,这是成都府监察衙门最终让调查报告。附所有的证言证词以及调查过程说明。”

赵曦指示着内监,抬出了一沓沓的纸张…~

最终的结果没有传出去,但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少:朝廷并没有拿到陈氏触犯大宋刑律的证据。

这不难猜测,毕竟现在陈氏族人还一如既往。

不知道算不算有所收敛,基本上并没有改变原本的轨道计费办法。

调查过程没人在意,都是大家已经了解的,并且,监察衙门的操守,在国朝如今是杠杠的。

都关注结果…~

“官家…~”

富弼无语了,真不知道怎么开劝慰官家。

这调查结果,很明显对朝廷不利,也预示着官家决断的这一次调查,就这样没事了。

切切实实的虎头蛇尾。

这样的结果,如此大的声势,对于官家的声望…~虽不至于损害多少,毕竟是有了这样的记录。

关键是,挑开这样的调查,又是这样的结果,即将会导致朝廷某些事上的动荡。

“没事!诸位阁老,朕的意思是先礼…~也就是说,朕将下达诏令,告诫国朝私自运营轨道的地方州府郡县,要求他们在一月内,执行朝廷统一的资费标准!”

“官家…~”

不仅仅是富弼,韩绛、吕公弼、张方平等都喊出声了。

官家这是要干嘛?这事到了这地步,越继续,最后对官家对朝廷的声誉影响越大。

适可而止,公布公正的调查报告,为陈氏正名,这是弥补这件事对官家对朝廷造成损害,降到最小的办法。

而看官家的意思,这是还要继续吗?

发布诏令,告诫地方,但是如果没有地方响应呢?这对于官家的威望,不是雪上加霜吗?

“诸位阁老,就说朕下达这样的诏令,内阁是否有封驳的理由吧!”

“臣等不敢!”

说什么好呢?官家很明显是带上情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