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五二章 决断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五二章 决断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六五二章 决断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说是宣相关衙门议事,赵曦压根没准备给臣工们说话的机会。

“第一条,工坊城从今日起,停止汴梁到滑州的之间所有的客运和货运业务,现在还在轨道上行驶的马车一律离开轨道,腾出轨道线,为救灾准备,全力运送救灾物质。议事结束后,工坊城要在第一时间将库房的帐篷、睡袋等物质装车,卯时完毕。”

“即时召集工坊城所有工匠兵,轨道兵,全副武装,卯时集结完毕,奔赴滑州。”

“枢密院调集京畿道所有驻防军卒,除保留日常值守外,所有军伍一律全副武装,卯时集结完毕,等待轨道方派车······登车后统一开赴滑州。”

“工部会同都水监,提前遣人赶往滑州,在滑州安排合适的地方用于救灾指挥部的设置,以及军伍营地的布置。同时,要会同驿递和皇城司探知,随时奏报滑州灾情。”

“民部查阅滑州原居民总数,朕授权民部在京东路、京西路、京畿道甚至京兆府,调集所有常平仓粮食,备足灾民用度。”

“厚生省,要组织可以动用的所有医官,必要时由开封府配合,以强令召集民间医生,备足相关救灾和防疫药材,交予工坊城运送,并提前安排人先行进入滑州,布置临时医馆,放置药材。做好大疫防治准备。”

“监察衙门监管所有过程,杜绝一切消极怠工事情的发生,杜绝大灾面前贪渎行为。同时,监察衙门要会同滑州驻防新军,先行控制滑州水泥厂负责人,监督排查滑州官员。”

“内阁大臣,根据自己分管的衙门,居中协调组织。诸位臣工,滑州溃坝,到底是怎样的情况,现在暂不明了。朝廷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倾国朝全力救灾······因为,受灾的是我们的子民!此事容不得半点疏忽!现在,开始行动!”

工坊城的诸位,不管是王陶还是苏颂、李诫和申天赐,在赵曦命令结束后,没有任何疑问,直接离开……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

而其他衙门,在官家眼神的逼迫下,跟着分管内阁也离开了勤政殿。

还有一个时辰,这对于工坊城而言,应该不是问题,但对于其他衙门,赵曦不确定。

他们没有经历过这阵仗,也很难适应这种战备命令的做法。

幸好,相对于其他衙门,不管是工坊城,还是新军,对于这样的战备命令适应,应该不会出什么茬子。

至于其他,随后备足也是可以的。

赵曦这样下达命令,相信富弼能领会他的意图。

富弼能理解官家的意图,并不代表内阁大臣都能领会官家意图。

都还被官家这样雷厉风行的做法给搞晕了。

滑州溃坝,内阁大臣都知道了。

接下无非就是安置流民……对于这个活,别说内阁大臣,就是随便一个议政,应该都能处理好。

国朝又不是第一次出现灾民。

就以现在朝廷的物质和粮食储备情况,还真不怕一州一府的灾害。

问题是,听官家的一连串命令,似乎并不是针对安置灾民的,像是在安排救灾。

救灾?怎么救?这不是大旱,形成灾民需要时间,朝廷也有时间去准备。

这是黄河溃坝呀!是天威,根本不由人。

现在的滑州,恐怕已经全被黄河淹没了,估计连踩脚处都没有,谈什么救灾?

“富相,官家这般安排是何意?”

张方平开的口,有了张方平,韩琦倒不是急性子了。

虽然开口的是张方平,倾听者是所有人,包括内阁大臣。

官家安排部署时,没人去随意打断,毕竟在灾情面前,多嘴没好名声。

还有工坊城干净利索的执行,多嘴也显得自己事妈。

现在,需要从富弼口中得到真相了…~昨晚是他跟吕公弼职守。

“官家是在布置救灾!不错,是前往滑州救灾,不是部署流民安置。并且,官家还决定亲自前往滑州…~”

“官家已经授权我富弼主持朝政,由皇后娘娘监国!”

“富相,万万不可呀!”

“富彦国,你居国朝首相之位,应担负首相之责!官家之于国朝,之于我大宋中兴的作用,毋容多言!你居然怂恿官家亲临险地?”

“富相,黄河溃坝是何等凶险,富相不会不知道?如今滑州情况未明,官家如此贸然前去,所临的风险有多大,富相可知?”

……

除了吕公弼,就王安石没有责问富弼了,就连韩绛都说了声:万万不可!

确实,无非是屁民而已,死了的就死了,活着的等这波水患过去,朝廷只需要安置灾民即可。

“有何不可?滑州溃坝,子民受灾,官家为何不可前往滑州?某王安石陪同官家!”

“王介甫,这时候莫要置气!”

陈升之虽然对王安石的脾气对眼,可这时候觉得真不是较劲的时候。

内阁大臣应该统一口径,把官家的鲁莽劝下来。

“陈公,非安石置气!是安石对官家之为的感动!这才是盛世之明君!视子民为亲人……这才是万世大宋之为!”

“诸位,我等不该劝阻,而是应该庆幸,在这样大好的时代遇到了真正圣贤之君,辅助这样的君王,是我等之福分!”

王安石很擅长宣讲,也很懂得蛊惑人心。但是,这时候,王安石是真的被感动后说出的这番话。

他都没想到,官家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正如介甫所言,我等确实应该庆幸,庆幸在这样的时代遇到这样的明君。”

“我曾劝过,宝臣跟我一起劝了!但是,我富弼惭愧,居然不如妇道人家!”

“因为我无法劝阻,便引来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只是告诉官家:大宋的子民在等着他,朝廷不会放弃他们!皇后娘娘告诉官家,她会守好朝廷……”

“诸公,我真的惭愧!我等熟读圣贤书,谁曾真正奉行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化?官家是用行动在履行!”

“另外,官家在得知滑州溃坝时,首先表明的态度是:灾情就是军情,所有救灾的命令都是军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