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五四章 没法救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五四章 没法救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六五四章 没法救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汴梁轨道总站,是设在汴梁城外的。

卯时未到,工坊城的工匠兵、轨道兵,以及汴梁驻防部分新军,已经全数整装待发。

这一次出征,军卒并没有携带武器……

还不错,虽然朝廷各衙门的准备暂未就绪,工坊城和军伍,还是严格执行了命令。

赵曦没指望朝廷可以真的在第一次这样的集结时,就能严格执行命令,毕竟,大宋习惯了安逸,习惯了醉生梦死,习惯了得过且过的日子。

即便是面对灾情,他们也习惯等着老天,而不是自救。

溃坝与旱涝灾害不同,只要没到溃坝的灾难地,你看到的只会是如常时一般的日子。虽然大雨还在下,透过车窗王外看······沿途被雨水浇灌的庄稼青翠,郁郁葱葱特醒目。

赵曦的心里却相当忧虑·······

“官家,此行又是为何?”

连王安石都不理解官家的这一趟出行。没意义,这是天威,是黄河溃坝,不是什么大旱,面对遮掩的灾情,人力真的很有限。

在王安石看来,朝廷应该重点放在灾后救济上,而不是这样,为让汴梁子民认同官家的仁爱而劳民伤财兴师动众。

在汴梁东南,布置临时安置点,储备相关粮食等等,待灾民从水中幸存了,朝廷用心安置即可。

这样算什么?带着几万军卒臣工,浩浩荡荡的赶往滑州,然后看着漫延的黄河水······是要去诠释望洋兴叹的意思吗?

“朕想让更多的子民活下来!”

赵曦理解他们,哪怕是富弼和王安石这样的臣工,具备了忧国忧民的心,也没经历过这种救灾。

“可这······”

算了,不说了,来都来了,再多说也无益。就当是陪着官家去收买人心吧,反正耽误不了救灾。

人没见真正的灾难现场时,永远不可能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不管文字多具体,不管描述多生动,永远比不上视觉上的冲击。

赵曦自认为算是见识相当广博了,在接近滑州溃坝的那一刻,还是管不住自己被感染······一个惨字······

都水监和皇城司寻找的安置点,位于滑州黄河坝的北面。离溃坝处应该有三五里的路程,是一处凸起来的丘陵。

溃坝已经过去六七个时辰了,看着黄河水不断的在冲刷着缺口,堤坝一点一点的溃塌,水流在经过缺口时,骤然收窄,然后因堤坝落差,冲出缺口时的咆哮声,在三五里以外一样震耳欲聋。

水流翻滚着冲出缺口,在已经是一片汪洋的滑州城外肆虐······站在这片缓坡的丘陵上,似乎能听到滑州城里还在坚守的子民呼喊声······

赵曦希望能看到幸存者,能看到已经淹没在水中的人们,能在溃坝的冲击下活下来,然后自救,活着等朝廷的救援。

然而,没有。在将士们搭建临时营地的空档,赵曦已经溜了一圈······不能再靠近滑州,所有跟随的臣工都不同意,死命的拽。

“缺口堵不上,滑州城外的水流缓不下来,人们就是想活都活不下来。当务之急是堵上缺口!”

赵曦大概明白了此时的情形。

“官家,根本没法堵上缺口!水流喘急,丢什么就冲走什么!”

谁也知道,唯有堵上缺口,方能解滑州之急。这时候,从现场的情况看,滑州城似乎还在利用城墙在堵着水流,尽量减少城内的灾情。

倘若能堵上缺口,就意味着完全解救了滑州城内之急,让滑州城不至于受溃坝之害。

可如此喘急的水流,怎么可能堵上呢?

“官家,即便堵上缺口,在短时间内军卒也无法进入滑州城,滑州城也无法出人。滑州地势偏低,堤坝高企不说,再往东往北,地势同样比滑州城要高。”

“堵上堤坝也只是将滑州城外的水流减缓而已,终归还是要看天意!”

随行的臣工都明白,滑州几乎没救了。现在的滑州,就是一湾水塘,一湾很大的水塘,把整个滑州浸泡着······

“或许舟船可行!”

“舟船?黄河水溃坝吗,冲进来的不仅仅是水,还有太多尔等泥沙,如此浅的水位,再加上滑州城外的地势不明,舟船根本无法行进!”

臣工们议论纷纷,可赵曦似乎有些走神······

后世,曾经的后世,赵曦记忆中的那一次大洪水,当时的军伍是怎样做的?真正的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洪水。而此时,哪怕是新军对他赵曦有绝对的忠诚,赵曦仍然不敢去尝试让新军军卒去舍命堵缺口······

不说新军军卒会不会执行命令,就是随行的臣工,包括率领新居前来的校尉将帅,也不会同意赵曦这样做。

拿朝廷费劲训练出来的新军,去拯救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屁民······任谁也不会赞同,甚至会让新军的军卒对赵曦有其他想法。

以现在的价值观,赵曦不敢去尝试,不敢去相信自己那一套似是而非的忠诚教育。

舟船?估计是真不行,滑州不是江南,没有什么竹筏之类的常备物质,舟船多是搭载货物和客人的,吃水和载重的设计,很难说能在这种泥浆和水交杂的地势行进。

这时候没有冲锋舟,也没有皮筏,甚至滑州周边连竹子都不多······

该怎样进去施救?至于堵上缺口,赵曦没见过也听说过,即便不让军卒用血肉之躯堵缺口,也一样不是难事。

“苏颂,工坊城收买羊毛,可曾收集过羊皮?朕曾有过让尔等收集羊皮的命令。”

“回官家,工坊城确实有羊皮,也曾遵官家令,对羊皮进行分割,目前进展不大,并未向官家禀报。”

苏颂有点愣,想不明白官家这时候怎么会想起来说羊皮的事。官家是说过,说是羊皮可以剖成好几层,然后做靴子之类。虽然当时官家并不是命令,而是闲聊,官家的闲聊,苏颂一直很上心的。这时候说这个,好像不太合时宜。

“工坊城可有西北过来的工匠?”

“回官家,有。”

“速派一列轨道车回工坊城,将储备的整羊皮,以及西北的工匠,一并带到此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