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七四章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七四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六七四章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富弼代表内阁大臣,以及被官家点名的衙门和官员,向官家奏请,恳请官家议事时间延后。

没办法,现在的朝堂臣工,谁都知道官家务实,这又是国朝具有相当意义的重大议事,谁也不想在这次议事中做一个旁观者。

官家对臣工的了解,议事时的表现,是最直接的方式。

一时间,贡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甚至打扰了司马光的修史。

臣工们关注的一个是汉,一个是唐,而关注的点,都是西域······

“刚愎自用,穷兵黩武!汉唐之鉴,我大宋要重蹈覆辙吗”

没人跟司马光说过详细情况,司马光却能看清楚。这就是他对现在朝堂的评价。

汉唐以强盛,也是以强亡。司马光的还没有整理唐史,但是,对于汉史修撰已经完结。

从汉史来看,司马光以为,举全汉之力,只为了炫耀武力,将国之精锐,皆数驻守在蛮荒之地,耗费钱粮无数,导致国内空虚,是强汉走向衰败的诱因。

然而,他对现在的朝堂已经完全不操心了,主要是官家根本听不进他的意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专心修史,以备后来者借鉴。

至于重臣一窝蜂开始钻故纸堆,他欣然,因为,也好让大家都有所感触。

可惜了,所有钻故纸堆的重臣,注意力并不在旧时朝政,而是西域相关的记载······诸如《大唐西域记》之类的,才是各位重臣的重点。

议事终于还是来了。

这一次议事,用后世的话,应该叫做内阁扩大会议。保密层级很高······别看此事在重臣之间算是众所周知,对于不相关的臣工,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议事的人员包括内阁大臣、枢密院、工坊城、讲武堂、市易寺、司牧寺等衙门主官。

之所以召集市易寺,是因为赵曦知道市面上一直存在西番的货品,也就是说,国朝跟西域的商贸一直存在······

那些明显带着阿拉伯特征的货品,赵曦认为不该是全部由海运而来。

“此次议事,保密级别为绝密。议事的主题是西进,形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之势,最终对西夏征伐,以东西夹击,完成兴庆府的收复。”

赵曦想看看臣工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资料,得到了多少信息,对包夹西夏又有多大的信心。所以,他只是开了个头······

“自王子纯上言《平戎策》,朝廷遣王韶开边河湟,国朝就拉开了围猎西夏的序幕。经过多年经略,河湟一带已经在本质上实现了归属,也具备了以河湟作为基点,向西进发,北上征伐西夏的基础。”

“河湟一带,至今只留孤零零的青塘城,周边吐蕃部落,几乎全数内附,接受国朝管辖。是真正的接受管辖,并非羁縻州的模式。这也是如今朝廷有意西进,并谋略西夏的原因。”

富弼阐述的,好像也是开个头的意思,是在跟臣工们解释这次议事的背景。

接下来,王韶对河湟目前的统治情况作了介绍。比如,河湟督府这些年接受内附多少部落,增加多少外族子民,都从事何种营生,番骑兵的松散建制和管理,以及朝廷对内附部落的封赏和政策等等。

甚至在沙盘上,大体的对河湟目前的疆域做了解释。

这些一直是有奏报的,平时人们并不会太注意,这时候被王韶介绍,才有点直观的印象······原来,王子纯开边,居然打下了如此之大的疆域,并且,没有耗费朝廷多少钱粮,甚至已经有两年有税入入朝廷了!

“围猎西夏,预示着国朝要恢复前朝的陇右道、安北、安西都护府。臣翻阅资料方知,陇右道于我大宋也并非全境,贯通陇右道,也需要一路征战,更何况安北、安西皆属西夏管辖。征伐西夏不难,形成围猎并夹击,恐怕要有难度。”

“确实如此。经略河湟功成,实际上仅仅是将秦州对西夏之势的延伸,也就是对西夏的南部形成包围,甚至可以说是替代了原本青塘吐蕃对西夏的态势。西夏与青塘吐蕃不和,也多有交锋。如此说来,目前并没有改变国朝对西夏的战略态势。”

从讨论的内容而言,赵曦也承认,诸位臣工是用心了。最起码对西夏、青塘以及前朝陇右道的地理有过了解。

“河湟督府拿下青塘,我朝算是完成了前朝兰州和鄯州之地。以大雪山、祁连山为界,以北一带也就是前朝的甘州、凉州,全数在西夏境内。而西夏由于跟青塘吐蕃交恶,在兰州和鄯州边境,西夏布防重兵。以兰州、鄯州与麟府、环庆不足以形成官家所言的东西夹击之势。”

“兰州和鄯州以南之地,前朝属于羁縻州,是吐谷浑辖地,前朝记载缺乏,后由吐蕃占领,目前并无相关资料,对地形地貌完全不熟悉,更何况再往西行?”

“前朝,乃至汉,所有的记载,中原王朝统治西域,路径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秦州始,向西北而行,过兰州、青塘,到凉州、甘州、肃州、沙洲,最终形成对西域的统治。”

“其实,以目前的情况看,国朝谋划西夏,想要达成官家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是有难度的。王子纯西进,也就是要从青塘作为起点,然后一路向西打过去,这基本上等于在西夏腹部开战,也就预示着会全面开战。”

······

确实是用心了,可惜,或许是臣工们过于相信记载了,也或许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有可能是忽略。所有人都没有提及过大雪山以南的地区······

赵曦只是听,听臣工们的讨论。谋划西夏,对西夏作战,这一点并没有异议。只是对于自己提出要在形成包夹之势之后,才全面开战的说法不太认同,或者说想要达到这个结果太难。

“谁知道前朝的大非川之战?”

赵曦的突然问话,让诸位臣工一下有些愣。

大非川······大非川不就是大雪山以南吗?不就是现在部分吐蕃部落占据的地方吗?不就是原本的吐谷浑吗?

前朝时,大非川之战,起因便是吐蕃进攻安西四镇,唐王朝欲从吐谷浑断绝吐蕃后路,从而进攻逻娑······

史书的记载,作为成为国朝重臣的众人,没人不清楚。这是唐王朝兵锋渐弱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