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八四章 难度在哪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八四章 难度在哪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六八四章 难度在哪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正如赵曦估计的,探路者五队,进入青塘以西,便有了联络。

前队会给后队留下信息。

比如现在的折可行,就看着王舜臣给他留下的物资无语。

他都能想象到王舜臣咧开嘴傻笑大样子。

相比较王舜臣,折可行是世家子,想的要比往舜臣多。就说他们五队的排序,王舜臣第一队,第二队是他,接下来是周侗,再然后是种建中,最后是高敬亭。

狄青跟欧阳公,包括讲武堂的头把韩缜,看似因为他们争先采取了校场较量的办法。其实,即便是不较量,最后的排序也会是这样。

即便是这个简单的排序,无不带着朝廷为官的智慧。

折可行了解的事情,要比王舜臣多的多。他知道,原本在国朝跟西夏的交界,也是有路盗的,也是有马匪的,甚至在国朝各州府,都也有盗贼聚堆。

只是这些年新军驻防国朝各州府,那些盗贼没活路了而已。

对于盗匪,其实也是有规矩的。基本上是谁的肥羊,其他人就不会染指。

同样,盗匪在做买卖时,也是有区域和时间间隔的。

在看到王舜臣留下的信息后,折可行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像王舜臣那样,有作战机会,还能为后队留下物资。

五个探路队伍,功劳不会有多大差别。可他、种建中以及高敬亭,按照盗匪的习惯,无疑是相对安全的。

折可行可不想这样。

在看到王舜臣留下的信息后,他直接把向导控制了。

在水源地,就是王舜臣干掉的那股盗匪的据点。折可行想尽一切办法折腾向导,目的就是让他联络他熟悉的盗匪…~

而王舜臣给他留下的物资,他只带了少量,毕竟他还没搞到牲口,不能像王舜臣那般嚣张。他也需要给后队留物资…~

葡萄酿、馕饼、青盐、波斯毯、香料,包括国朝过来的安南稻米都有,货品还真全活,甚至连营造营地的牧民搭建帐营的物事都有,还真是长期占据此地的装备。

……

同样的情形,在周侗这里也一样。青塘往西,应该不必考虑暴露身份了,关键是前队已经清除了危险……

“兄弟们,看来搞不到一拔马匪,咱们真的这样磨蹭着走完这条路了。看看咱们的向导,会不会给点惊喜……”

周侗安排人找向导套消息,自己往西看……希望前面的两位,还能给自己留点吧。

这一次出任务,他们五个没人觉得有多危险。就是熬人耗人。

驮马,骆驼,从汴梁就备齐了,装备是按二百人战时装备携带的。

别看他们每队五十人,只要过了青塘,不被青塘的董毡和鬼章的大部骑兵阻击,没有招惹到回纥,没有三五百人,根本拿不下他们的一支小队。

所以,五个队,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完成官家让清理干净这条路的任务。这就需要,他们得作战。

其实对于他们五队而言,境遇是相同的。这一条路,并不只有一队马匪,也不会只有一个据点,第一队经历的每一队都经历了。区别就是,第一队是向导主动联络马匪,后面的都是在他们折腾后才被动联络的。

这根本就不是开拓商路,纯粹就是来占地盘的。当然,也有向导想多了,可想多了又怎样?

另外还有不一样的,就是他们五个领队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不一样。

王舜臣是猛将,好战,个人能力突出,身先士卒,适合做尖刀,冲锋最能体现他的能力。

折克行各方面都适中,有一定的大局观,是先锋官的最佳人选。而周侗持重,性淡泊,但做事相对要温和,是接应的最佳人选。

而种建中,是最具备帅才的人,这也是他居第四位的原因。

比如现在,种建中就不仅仅查看了王舜臣的战斗痕迹,还到水源地详细查看,并且以水源地为中心,方圆十里,让军卒们查看痕迹,以确定这帮马匪经常行走的路线。

种建中不仅仅考虑这一条路,他还在对照黄头回纥······

按照皇城司采集的信息,种建中结合官家给的大致方向,又翻阅了很多的资料,在工坊城的帮助下,基本形成了一个大宋、西夏、吐蕃、西州回鹘、黄头回纥的大致分界图。

其实,赵曦可以简单的画出地形图,问题是,自己只是凭记忆,很不准确。错误的引导探路队伍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没法说请。

把大致方向给探路者,还可以说是皇城司探听到的信息,若是直接画出地新图,就没法说清了。

赵曦看过由沈括、苏颂等人,根据相关信息绘制的大体地形图,总体来说还是适用的。剩下的就看探路者队伍的随机应变能力了。

讲武堂对五队探路者的排序,赵曦也非常认同。从队伍的先后顺序来看,王舜臣像突击手,折克行是先锋,周侗是接应,种建中居中做帅营,高敬亭断后,很合理的作战排序。

赵曦现在所担心的,也正是种建中现在考虑的。

这一段路程,基本还在吐蕃部落的控制范围。吐蕃分裂后,各部落相互征战,虽然这段路程在吐蕃的势力范围,在事实上,吐蕃根本就顾不过来,说是无主之地更契合。

这段路程对于任何一队都不存在危险,至于那些马匪、路盗,种建中不认为五十人的精锐近卫处理不了。

真正的危险在接下来······

若想完成这次任务,贯通并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必须穿过黄头回纥的势力范围。而关于黄头回纥的情报太少了。对黄头回纥没有准确的认识,只知道在前朝时,有被前朝击败的经历,也从零星的资料中知道,黄头回纥和西州回鹘原本为一族······

他们的战力如何?相互是否有联系?跟吐蕃关系怎样?跟西夏关系怎样?等等这些问题,根本短时间理不出来。这也让探路者队伍增加了难度。

种建中知道,他作为第四队,遭遇路盗和马匪的几率很低,他必须得考虑进入黄头回纥后的应对。

看时间和前队留下的信息,恐怕第二队都已经要进入黄头回纥的势力范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